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刘姨的舍与得 ——郭继锋

季健2年前 (2023-05-09)散文随笔3911

   刘姨的舍与得

郭继锋

刘勤50岁略开外,人长得精神,做事勤快,说话一脸笑,年轻人都叫她“刘姨”,有些年岁比她大的人也跟着年轻人喊“刘姨”,她也乐呵呵地应着。

刘姨家住如城城郊结合部,门前有条东西走向3公里长的绣品河,这是一级河道如泰运河的支流,向下流经两个居民小区、一座如城小学及一个幼儿园,承担着沿线几百亩田的排灌任务,这条绣品河其实就是老百姓的希望河、丰收河。

家住绣品河畔的刘姨总是骄傲地说:

“我家的宅园是个风水宝地,儿子考了个好大学,找了个好工作。门前水流似财源滚滚来,规模养猪十多年顺风顺水地挣了不少的辛苦钱。”

刘姨确实值得骄傲的。10多年前,刘姨与她老公田叔就是守着3亩多的责任田,一熟稻子一熟麦地轮种着,农闲时节间或去城里打点临工,日子过得平平常常淡而无味,看到人家买汽车、在城里买商品房,虽然内心着急但却苦于致富无门。后来下决心多方筹措了些钱,盖猪舍,学技术,第一批先是养了10头小猪,精心服侍,猪出栏时又刚好碰上了好行情,这一把猪子就净赚了6000多元。这下子刘姨夫妻俩兴奋了,趁热打铁养猪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正常的圈存量都在100头左右,问起年收入刘姨总是呡着嘴笑不肯说具体数字,但明眼的邻居们一看便知刘姨家这些年赚了啊,城里的房子买了,家里的小汽车、小卡车买了,一长溜三排的猪舍以及磨生猪饲料的粉碎机、仓库等都值不少的钱,人们都帮刘姨家欢喜着呢。

刘姨是读过高中的人,有些文化还又肯吃苦,所以这个家田叔就总是让刘姨做主。刘姨家能走上今天的致富路,用刘姨和田叔两口子的悄悄话说:我们是舍去了舒适,舍去了慵碌,舍去了安逸,才得来了财富,得来了希望,得来了幸福。

 

刘姨用她的舍,换来了她应有的得,心里是美滋滋的,她就想:我再吃十年的苦继续在养猪上多挣点钱,等帮儿子成家立业了,再留点钱给孙子了,咱老两口就舒舒服服的歇歇了。

刘姨是辛苦并快乐着的,她总想将内心的喜悦与人分享。

那一天,社区干部小袁来到刘姨家,刘姨拉着小姑娘的手往屋里让,小袁说咱们就站在门口河边说说闲话呗。

刘姨对小袁也是蛮喜爱的,小姑娘嘴甜,说话干脆,像刘姨一样的直性子。但刘姨万万没想到,小姑娘的“嘴直”会真说出让刘姨不开心的话来:

“刘姨,你养猪挣钱我们也帮着开心,但你看这门前的河水越来臭味越重了,鱼都养不起来了,下游河南的小学、幼儿园遇到东北风也总是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您看……”

敢情你是来找我茬的呀!没等小袁把话说完,刘姨就打断话把:

“是谁眼红我家挣点儿辛苦钱,自古以来哪有个养猪不流点粪水到河里的呀,有点臭味我能关得住吗?”

刘姨急,小袁却依然心平气和:

“现在政府出台规定,划了一定的禁养区,对影响生态环境的畜禽养殖项目要求关闭,这可能确实影响了你继续养猪发家的前景,但长远想是好的呀。你想如果将来你的孙子还是在这条鱼都养不起来的黑水河边生活,在闻到臭气味儿的学校里上学,你心里舒服吗?”

刘姨听了,心里盘算小袁也说得在理,看看这两年河水确实越来越污,是与自家几排猪舍总是在下雨后冲刷粪污下河了有关,但刘姨声音虽然矮了点,理上却不点不肯认输:

“河道不像样了,也不总是我家的责任。你看河边长的些杂草比人都高,河坡两边倒的秸秆、建筑垃圾走路总要踢脚,你不管别人家,就专门盯住我家砌得齐齐整整的几排猪舍!”

“你放心,刘姨!我们现在每条河都有河长,责任到人,一清到底。”

“如果你们真的开始彻底清理了,我决不拖后腿!”刘姨是个不愿认输、不甘落后的人。

 

也就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刘姨看到社区真的开始动手清理河道了,关键是还看到了那么多的老百姓一起帮助清理,东西3公里长的河道两侧,锯杂树的、割杂草的、运垃圾的,人声喧闹,车来车往。有十多个河边搭建的棚舍也都被全部拆除了。

这一夜,刘姨与田叔是真睡不着了,商量到很晚。最后还是刘姨下定决心:

“罢了,舍了我一家的小养殖,得来绣品河全线的清洁水。只要肯吃苦,咱肯定还能找到致富的新路子!”

刘姨不等社区干部再次找上门,主动联系了小袁:“宽限我10天时间,把圈内的存栏猪子全部卖掉,拆下来的碎砖碎瓦,你们帮助拉去修路用掉吧。”

 

关了养猪场,手上有些积蓄的刘姨两口子不肯让自己闲着,也不肯让余钱闲着,又去邻村承包了160多亩的农田,挖掘出积淀在脑海里的种田经验,买了翻耕机、播种机、农药喷洒机等全套机械,搞起了规模种植。

刘姨两口子天天晚上都会回到家里,回到绣品河畔,沿着河边的步道散会儿步,看沿河两岸绿树成荫,心情格外舒畅。清晨,刘姨也会陪着田叔提个鱼杆,站在河边看看水中倒影,偶尔提起一条小鲫鱼两人嘴巴都笑得合不拢了。远处如城小学传来的朗朗书声,刘姨和田叔听起来都会格处亲切,就好像是自己的孙子就端坐在教室中一样。其实他们的小宝贝还在儿媳的肚子里,还有两个月才出生呢。

刘姨对绣品河的偏爱,让田叔都有点吃醋:“烟头不许扔水里,送垃圾箱”、“屁股不许坐草地上,只能带小凳子”……

教育田叔,刘姨理直气壮:

“社区用绣花的功夫为我们打造出了美丽的绣品河,咱要像爱惜自己的新衣裳一样守护好咱们的绣品河。只有舍去了我们的自由随意,才能为子孙留得水清景秀!”

好一个“精明”的刘姨!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69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那时的陀螺

那时的陀螺

那时的陀螺刘正林小的时候,我很喜爱陀螺。初时,缠住父亲,削了个粗糙的陀螺,我连蹦带跳,挨家挨户找小伙伴们炫耀了好半天。后来,条件改善,我“忍饥挨饿”,积攒了好些天的馒头干,在学校门口小贩那里换了个精美的陀螺。同学们喜欢带陀螺到学校,下课铃一...

最是书香能致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如皋市实验小学五(11)班初冬,雪未至,霜早降,背一阙宋词,丘壑苍茫;诵一首唐诗,唇齿留香;读一本好书,一路芬芳......入冬了,我们的读书征程又一次起航——1.喵,洋芋来了      朱艺丹这...

笑谈盐米茶

笑谈盐米茶

笑谈盐米茶渔樵耕夫   谢通古代大儒孟老夫子说:“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嘛,人类要延续嘛。我国民间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吃的是盐和米,说的是情与理。”一些西方国家迎接客人的时候,就是请刚刚见面的客人,象征性地尝一点盐巴...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刘关碧踩着起起伏伏的古石板路,扣响一扇扇写满故事的木门,内心莫名的激动,如同遇见从未奢望能够遇见的故人。这弯曲悠长窄窄的小路,宁静得让人心痛。远处穿街而来的风如同异族的歌者,呜呜地来,轻轻捋过我的发丝,就从从容容地跑去,从头顶上从...

梦里梦外思石庄

梦里梦外思石庄

梦里梦外思石庄冒建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读着这首唐朝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名诗,让我想起的不是江南,而是我的故乡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我知道,多年来,虽然自己一直在外地工作,但是故乡石庄一直...

凉暄不变记

凉暄不变记

凉暄不变记龙檀石(岁在壬寅,孟夏之期,思卿切切,属文以记。)吾自渝州多辗转,一枕江南寸心安。千里湖山,万顷晴岚,皆横作小窗屏暖,且寄千千眷。巷陌花繁,水绘漪澜,既归向陈情漫谭,岂负万万年。惟属意贞专,凉暄不变。寰宇浩瀚,况味诸般。年华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