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明:品茶浪酒糊涂烟
品茶浪酒糊涂烟
作者:曹桂明
吸烟喝酒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情,和吃饭形影不离。不同的是,烟酒更多的是情绪表达的催化剂,人们借烟舒缓压力,借酒增进友谊。某种意义上讲,烟酒是一种仪式感,也是一种排场,是人际交往的必需品和敲门砖。
对烟,我一般只吸二手的。最初的二手烟,是小时候依偎在父亲怀里的时候。闻着甘字烟的味道,听着水烟袋咕噜咕噜的声响入眠。
父亲的烟品极好,七八十年代家里来客他会拿些凤凰、大重九的过滤嘴香烟招待客人,而自己则专注他的甘字水烟,大家在烟雾中聊天。烟香让人着迷,我也忍不住来上一口,但品味不到他们的那种神仙快意。好多品种的烟我都试过,无一例外。偷偷吸烟父亲是知道的,但也没有责怪。但我从不把烟带到学校去,也反感在学校抽烟的学生。
父亲并不劝烟,第一支烟是敬意,有点客人进门第一杯茶的意思。递根烟,划上火,客人侧面猛吸,火就很快点上了。一缕香气从彼此的鼻息间弥漫开来,大家相视默契而笑。遇上风大时候,点烟的那个人还须双手攥成梨涡,火苗在掌心撩拨,烟头则要精准对着火焰的中心,这样吸烟的那个人才能点火成功。当然也有意外的时候,一个是火烧了眉毛,一个是火柴梗烫了手心。也有点烟时,还带些玩笑话的,主要是调侃发烟的人诚不诚心的意趣,害得点烟的那个人要不就是烫了手,要不就是一连划上好几根火柴。发烟点烟的那个人自然有客气的本意,但也难摘讨好和巴结的嫌疑。段子手有时候还会在火柴点燃的时候加上一两句简短的引言,火焰最熊时才会把烟和头凑过去,双手又伸过来握着对面的那双手,害得对面的人既小心翼翼又紧张胆怯。烟头微熏,云雾缭绕,却害得一旁的小姑娘眯着眼睛直跺脚,大家面面相觑,随即莞尔一笑。
烟是酒的前奏,客人陆续而来,大家彼此招呼,烟与烟的搭对,酒与酒的碰杯。父亲的劝酒令那可是山路十八弯,一道一道的,上坡的时候让你起劲,下坡的时候却让你扑朔迷离。用他的话讲:酒是粮食精,越喝越认真。多少是你的意思,反正我是真诚的。山南海北的酒令似乎让年轻的后生大开眼界,即使脸涨得通红,也要一干而尽。酒席上的呼噜是醉饮的最高境界,好多人说,和父亲饮酒是他们一辈子最开心的事情,通透豁达。
父亲的酒,并不耽搁他的事,也不会耽搁他回家的路。一串响铃从远处传来,大青狗拨开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我打开大门,让堂屋的灯光延伸到门路。不大一会儿,父亲拎车而入,我紧随其后转身关门。
我从货架上取下他的酒盏,二两花生米是他的最爱。说是酒盏,其实是茶盏,杯子厚实盈润,口感特别好。我以此盏饮茶,模仿父亲饮酒的样子。帮父亲理好位置,主要是椅子要背北朝南四平八稳。父亲的酒里有说不完的故事,而母亲说父亲就是我们的江山。椅子算是一家的权威,母亲从未觊觎。父亲出门在外,母亲让我坐上靠背的椅子,说今天你当家。我顺手从货架上取下杯子,一杯茶饮灌醉了懵懂的少年。
烟袋酒杯还在,化着眷眷思念,父亲的尊容笑貌就在这缕缕的香烟中牵绊。我一贯滴酒不沾,和父亲雷同的是,有许多抽烟喝酒的朋友,仗义执言者留,虚情假意者远。世间那有真糊涂,浮烟散尽酒浇愁。品茶浪酒糊涂烟,二两上头飘若仙。烟酒烟酒,研究研究,聚拢一团和气,散开一片祥云。彩霞若烟,朝朝暮暮;世间温情,长长久久;悲喜交加,分分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