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我和母亲拉家常

季健4年前 (2022-04-02)散文随笔3754

我和母亲拉家常 

张松军

 

自从老家拆迁后,母亲几乎常年被三个姐姐接去赡养,一是他们已经退休,有时间陪护老人,二是因为我在家排行最小,姐姐们都体谅我们全家人,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所以,平时我们陪伴母亲的时间并不多。 

去年冬月,母亲被我们早早接回家,也好让儿孙陪护左右,享受属于母亲晚年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母亲今年95岁,虽然年事已高,反应有些迟钝,但老人家对过去的事情记忆特别清淅。晚饭过后,我常和母亲一边看电视,一边唠嗑。 

我问:“妈,年轻时,你想过能过上今天的日子吗”? 

母亲嘴角上扬,不假思索随口而答:“根本没想到哪一天我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 

母亲沉思片刻,接着向我娓娓道来。 

“我小时候生活在乱世之中,从小受尽了恶霸地主的剥削,佃户全家人辛辛苦苦忙碌一年,秋收后田租一交,粮食所乘无几,孩子多的家庭甚至断顿,全家人挣扎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 

母亲语音越渐沉重,她继续说:“那时就没过上一天太平日子,结伙的土匪横行乡里,抢夺财物,老百姓整日提心吊胆,东躲西藏。接下来日本鬼子侵占家园,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小姑娘、大媳妇成天躲在家中,惊恐万分,不敢出门,惶惶不可终日”。 

我接着问母亲:“妈,后来太平了吗”? 

母亲叹了一口气接着说:“日本鬼子被八路军赶出中国后,本想天下太平了,人们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了,哪知国民党反动派再次挑起内战,抓壮丁,抢粮草,祸害百姓,民不聊生。幸亏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人民得解放,我们从此才过上了真正的太平日子”。 

我又问母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受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那时候大家的日子一定很难过吗吧”? 

母亲摇了摇头对我说:“记得五六十年代,刚从三年困难时期挨过来的国家,底子薄弱,经济确实困难。上到油米肉蛋,下到火柴煤油,布匹棉被,样样都离不开计划供应。那时候全家人一天三顿糁儿粥都无法保证,更别说吃鱼吃肉,穿新衣服了。我和你父亲、大姐在生产队里一年劳动到头,到年底能得到几十元钱的收入就已经很开心了。不管怎么说,过年时总得给你们姐弟每人做身新衣服,这样也有个过年的样子”。 

此时,母亲眼角湿润,嘴唇微微颤抖,她回忆说:“一年熬到头,过年煮上一大碗红烧肉,先要祭祀祖先,然后你们姐弟四人每人只能分一两块肉,剩下的还要留着招待正月里来拜年的亲戚,所以大人几乎肉汤也舍不得尝”。 

母亲顿了顿,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开来,她的语音也变得轻松了许多,她说:“后来农村责任田包产到户,我们家的日子就渐渐好过了。劳动强度不但没有生产队时候苦,粮食产量也高了很多,收获的稻子小麦吃不完,每年都有余粮卖给国家。后来国家免去了农业税和三粮五钱,农民的日子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母亲越说越激动,她饱经风霜的脸庞终于露出了惬意的笑容,她骄傲的说道:“苦日子过去了,哪像现在天天像过年,季季添新衣,顿顿饭菜不同样,四季水果都新鲜,我们只愁没肚子吃噢”。 

如今,我们家拆迁住进了安置小区,永远告别了“土地里刨食”,政府为失地农民办理了失地保险。母亲耄耋之年领取着政府每月1000多元的生活费、基础养老金、尊老金,母亲和其它乡邻一样,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享受着农村老年人最大的生活保障。 

每天,母亲和大伯大妈们晒晒太阳,拉拉家常,他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新中国好,共产党好,让我们老年人过上了神仙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日子一天一个样”。 

祝福母亲,健康长寿!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16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淮安情结

淮安情结

淮安情结渔樵耕夫   谢通淮安,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因为那是一代伟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踏上淮安的土地,急于寻访周总理的故居,却在无意中撞上了总督漕运部院。这是旧时代主管航运的官府衙门,外观显得相当气派。门前两...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张源源我想天堂一定很美,奶奶才会一去不回。我出生那年,奶奶五十二岁,我十岁那年,奶奶六十二岁,我结婚那年,奶奶七十五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奶奶八十九岁。这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您选我做孙女三十六载。2022年2月15日中午11:...

奶 奶

奶 奶

奶 奶——谨以此篇纪念我们敬爱的奶奶喻忠祥今天是我们敬爱的奶奶~黄布兰的忌日,奶奶若在世的话,今年115岁了!虽然奶奶离开我们己经32年,但她老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梦中、浮现在脑海中。奶奶她为人淳朴、善良、默默无闻、勤劳、任劳任怨的品质值得...

木蔷花开

木蔷花开

木蔷花开如皋市实验小学  邹健美 又到了木蔷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记忆跟着感觉慢慢变得鲜活,爬满了墙头,飘香了村口。“人间四月芳菲尽”,当春天被一场花的暴风雨席卷而过之后,一切都趋于平静,该长叶子的长...

母亲

母亲

母 亲曹桂明父亲去世以后,舅舅们劝母亲把家庭的事务交给我来打理,母亲默不作声,显然,她还没有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缓过神来。母亲一辈子克勤克俭,为这个家辛苦操劳。我接过长辈们的话安慰母亲,说她还是这个家的主心骨。早上蒙蒙亮,母亲轻轻推开房门,她...

凉暄不变记

凉暄不变记

凉暄不变记龙檀石(岁在壬寅,孟夏之期,思卿切切,属文以记。)吾自渝州多辗转,一枕江南寸心安。千里湖山,万顷晴岚,皆横作小窗屏暖,且寄千千眷。巷陌花繁,水绘漪澜,既归向陈情漫谭,岂负万万年。惟属意贞专,凉暄不变。寰宇浩瀚,况味诸般。年华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