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蓓蓓 第5页
陈蓓蓓

陈蓓蓓 网站编辑

暂无介绍

164 篇文章 0 次评论

李梓豪: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挺直中国人的脊梁

陈蓓蓓1年前 (2024-07-15)4772
李梓豪: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挺直中国人的脊梁
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挺直中国人的脊梁    作者:李梓豪“为国争光”不再是一句口号,如今我也可以身披五星红旗,站在法国安博堡曹秀美国际声乐比赛的领奖台上,挺直中国人的脊梁!7月6日,来自世界各地的24位选手齐...

《我陪着玫瑰,等一起醒来》——何燕叶

陈蓓蓓1年前 (2024-07-13)2961
《我陪着玫瑰,等一起醒来》——何燕叶
《我陪着玫瑰,等一起醒来》作者:何燕叶 看云的日子也同世界上一般日子一样每一秒尽不相同心境不同,看的风景自然不同人间的路,径庭相似却又是巷向深处延各人由路随看各花就如同天上的云,片片秀丽又变幻莫测,万象满天 下过雨的夜晚...

《好故事源于生活中的感动》 ——如皋举办著名作家卓牧闲读书分享会

陈蓓蓓1年前 (2024-07-10)3605
  《好故事源于生活中的感动》  ——如皋举办著名作家卓牧闲读书分享会
  《好故事源于生活中的感动》——如皋举办著名作家卓牧闲读书分享会 7月9日下午,著名作家卓牧闲先生来到如皋新华书店三楼,与如皋的文学爱好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卓牧闲,江苏海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

如皋印象——张路峰

陈蓓蓓1年前 (2024-07-07)4190
如皋印象——张路峰
如皋印象作者:张路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如皋东大街是我见过的最生动的历史文化街区。这条街始于南宋,现长约420米,宽2.5米,空间尺度宜人,总体感觉是一条正常的、真实的街道,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街道,丝毫没有讨好游客、惦记游客腰包的意图。街...

《如 果》——许婕

陈蓓蓓1年前 (2024-06-30)3613
《如 果》——许婕
如 果● 许婕头缕阳光抚慰着百叶窗才发现给你连夜的诗语未完萧瑟一夜秋凉风徐金桂芬芳青石板街转角徒留 折返的路上将你喜欢的歌轻轻哼高涵养的曲调 庭间何以笙箫默学院旁糖果店你微笑的回眸彼此十指紧扣记忆里微甜还在逗留...

写给八(8)班学生们的一封信——田红飞

陈蓓蓓1年前 (2024-06-21)4002
写给八(8)班学生们的一封信——田红飞
写给八(8)班学生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八(8)班的学生们:见字如晤。转眼,和你们一年的相处时光已接近尾声,最后的句号,我们一起来画,就算不完美,也是属于我们八8班独有的记忆。依然记得2023年8月28日,很普通的一天,我们在九华初中...

【散文】气球飞累了——王益明

陈蓓蓓1年前 (2024-06-21)3537
【散文】气球飞累了——王益明
 气球飞累了作者:王益明    看着憋了气的气球, 被细绳系着,下一秒,脑海里便浮现它飘到空中,飘向消亡。最终,它还是要挣脱这细绳,乘着风消散远去。“气球他累了,不想飞了。”看着快要泄了气的气球,小孩...

《我的“宝马”自行车》作者:邬荣世 点评:吴国忠

陈蓓蓓1年前 (2024-06-20)3746
《我的“宝马”自行车》作者:邬荣世  点评:吴国忠
我的“宝马”自行车作者:邬荣世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地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蹬踏脚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也有叫钢丝车的;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

致敬天堂里的舅舅——顾小宁

陈蓓蓓1年前 (2024-06-20)3567
致敬天堂里的舅舅——顾小宁
致敬天堂里的舅舅作者:顾小宁舅舅,您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让我们措手不及,心痛不已。您的一生,充满了辛勤与付出,您的离去,让我们深感失去了一位至亲的长辈,一位慈祥的舅舅。舅舅,您是我们家族中的中流砥柱,您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您...

【散文】“石籽儿”豆——吴国忠

陈蓓蓓1年前 (2024-06-13)2832
【散文】“石籽儿”豆——吴国忠
“石籽儿”豆作者:吴国忠 “石籽儿”豆,你吃过没有?什么是“石籽儿”豆?没听说过。“石籽儿”豆就是用土灶铁锅炒出来的香蚕豆。脆而不焦,香味浓郁。与鲁迅文章中孔乙己吃的茴香豆口味不同,我觉得比它好吃多了。如果你牙齿还坚硬的话,嚼过一...

《外公的“遗产”》作者:陆燕秋 点评:朱彪

陈蓓蓓1年前 (2024-06-03)3527
《外公的“遗产”》作者:陆燕秋 点评:朱彪
外公的“遗产”文:陆燕秋外公于三年前在老家病逝,葬于村里公墓,成为千百个水泥墓冢中的一员。公墓面积很大,占地数十亩,入口在一条乡村小路旁,行人远远地就能看到。四周农田环绕,低吟的风吹来生者无尽的思念。外公身无长物,几乎没有什么遗产。翻开家庭...

蝶恋花——许耀宇 许婕

陈蓓蓓1年前 (2024-06-01)3707
蝶恋花——许耀宇  许婕
蝶恋花□许耀宇  许婕犹醒春眠  故道边  红青杏小花褪残巷陌秋千  在摇曳  东风无力多纠结看绿水  绕庭前  无心掳走零落柳绵繁花间  双飞碟 ...

冷嫩 ——陈曦霞

陈蓓蓓1年前 (2024-05-31)3184
冷嫩 ——陈曦霞
冷 嫩作者:陈曦霞三人一起吃饭。一个盱眙的,一个贵州的,还有一个,如皋的。窗外是一望无际金色的麦地。饭桌上聊的自然离不开食物。盱眙的先开聊:“地里的蚕豆已经老了,嫩蚕豆没了。我们小时候2分钱买一小杯煮蚕豆,藏在裤子屁股后面口袋里,馋了摸一粒...

《雨中行思》作者:张源源 点评:时鹏寿

陈蓓蓓1年前 (2024-05-31)3208
《雨中行思》作者:张源源  点评:时鹏寿
雨中行思作者:张源源 初夏,清晨,雨中,空气格外清新,让人忍不住想出去走走。调皮的雨点在路两旁绿植上跳跃着,或轻或重,或急或缓,那错落有致的声音,如同跳动的音符,让人不由得把烦心事暂时抛开,且向着目标前进。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

芒种 ——陈曦霞

陈蓓蓓1年前 (2024-05-29)2885
芒种 ——陈曦霞
芒  种作者:陈曦霞写下这两个字,登时就有了“燥”的感觉——如芒在身,刺挠刺痛,面朝黄土背对天播种,汗水。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到了,这应该是农作中最苦最累的节气。田梗边的油菜是被收割的第一茬农作物,在它们还没有完全发黄时就被农人们割...

带着诗歌去远行——曹桂明

陈蓓蓓1年前 (2024-05-28)3200
带着诗歌去远行——曹桂明
带着诗歌去远行作者:曹桂明每次出行,我的文件夹旁边都要放上一本书。有时候,爱人暗笑我的迂:今天好忙,书都来不及看?!事实上,我一路奔波,往来的朋友多,单是写作和回复信息就需要占据不少的时间,应酬安排更谈不上看书了。选择夜行,有我的道理。夜里...

《外婆的纽扣》 作者:朱 婧 点评:卢小健

陈蓓蓓1年前 (2024-05-26)3812
《外婆的纽扣》 作者:朱 婧 点评:卢小健
外婆的纽扣作者:朱 婧“呵呵,婧婧又长高了呢,都齐到外婆的第一颗纽扣了。”午夜梦回,儿时常听见的爽朗笑声似乎又在耳边,鼻头一酸,轻轻眨一下眼睛,一滴晶莹的液体无声的坠落。儿时,最喜欢的,应该就是去外婆家了,那里有一桌又一桌变不完花样的美食,...

家乡的那一片冬麦——曹桂明

陈蓓蓓1年前 (2024-05-25)4109
家乡的那一片冬麦——曹桂明
家乡的那一片冬麦作者:曹桂明雪融情窦初开,东风再叙未来。三月青涩懵懂,五月片片金黄。直节而上不弯腰,仗剑天涯刺苍穹。五星闪耀震寰宇,山河莽莽缠玉带。我随西风遁凡尘,葬花别秋再深耕。冬含雨露春含柳,笑意盈盈始见真。最是一年好光景,笔下生辉绣前...

寻迹东塘——隐溪闲叟

陈蓓蓓1年前 (2024-05-20)2840
寻迹东塘——隐溪闲叟
寻迹东塘作者:隐溪闲叟 甲辰年五月,最吸引眼球的中国军事新闻,无疑是8万余吨的福建号航母进行海试。由此中国海军进一步迈入辉煌的高光时刻。本文始,亦是关于中国海军,主要以解答两个历史问题作引子,一是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渡江时期...

丁堰烧饼——陈曦霞

陈蓓蓓1年前 (2024-05-19)2951
丁堰烧饼——陈曦霞
丁堰烧饼作者:陈曦霞前两天,《扬子晚报》副刊的一篇《如皋烧饼》引发了一阵小骚动,圈内朋友们纷纷点赞,文章的第一句“如皋人的一天是从一个烧饼开始的”引起了众多的共情。文章的确是篇好文章,其中对烧饼的食材有研究,对烧饼的做法有探究,而借助一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