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永不消失的“大厂” 》作者: 韩美华

陈蓓蓓9个月前 (08-14)散文随笔6230

永不消失的“大厂”

韩美华

仅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万夏《本质》

直到在姑父的葬礼上又看到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们如记忆中一样衣着考究、端庄得体,略有不同的是,额头眼角或深或浅的皱纹,似乎在诉说着这些年的岁月沧桑。

他们吊唁的花篮在一众简朴的花圈中尤为显眼——中心雪白的菊花,周边衬托着同样雪白的玫瑰,大片的莹白色,肃穆宁静,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他们与姑姑的亲朋故旧寒暄着,哀悼着老厂长的离去。阿姨让我和他们一一打招呼,望着那些在我童年时熟悉又亲切的脸庞,我的思绪慢慢被拉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时代的鼓点铿锵,催人奋进

我是在如皋城东的国营编织总厂里长大的。八九十年代,如皋城里有许多国营大厂,那时改革开放的浪潮正席卷小城,如皋市工艺编织总厂就这样在改革的春风中乘风崛起。厂里陆续建了车间大楼、综合楼、职工食堂、宿舍楼、电影院、小卖部……厂区的小花园绿意盎然,有喷泉假山,几棵高大的松树四季挺拔,不时还可见几只小松鼠跳跃其间……彼时家里的很多亲戚都在厂里上班,姑父是副厂长,姑妈是车间主任,我的父亲在保全部,母亲在样品组,阿姨在设计部……厂里兴盛的时候有不少外商来投资,并开办了三四家分厂,职工多达三百多人。

那时侯,农村生产队干一天农活也只有几毛钱,可在厂里能赚几块钱,进厂是多少人的向往啊!老厂也给周边乡镇创造了千万个就业机会,厂里定期会外放一些手工勾针、编织的单子,农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不仅学会了一门手艺,更是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印象中,远在海安丁所、李堡的人夜里两三点钟起来进城,排队领任务,那种为了生活的拼劲,至今让人念念不忘。

父亲常常带着我在厂车间里玩耍,记忆中那些车间的小姑娘都很好看,说话声音也好听,她们拿出自己带的炒米、爆米花,哄着我唱歌给她们听。

我也常住在姑姑或阿姨的宿舍里。一次睡梦中,听到外面熙攘的人声,人们纷纷攘攘,不停念叨着:快点走啊,分房子了,不走要分不着了……鼎沸的人声在工厂后的宿舍区炸开,我一骨碌爬起来,看到外面才刚蒙蒙亮,宿舍区里家家户户都已经整装待发,我茫然问道:“这是去哪里啊?”“分房子啊!去排队啦!”一个阿姨兴奋地告诉我。

那天,青绿瓦黛下一滴一滴慢慢坠落的雨滴声,青石板上有节奏的奔跑声,人们的奔走相告声,就这样沉淀在了我的记忆里,犹如声声欢快的鼓点,常常在我梦中敲响。

那些年的夏天,跃进路上的梧桐枝繁叶茂,蝉鸣脆亮,绿豆棒冰冰凉爽口,时髦的厂区子弟衣着鲜亮,笑语连连,人们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满怀着希望,努力向远方奔赴着……

时代的一粒细沙,轻轻落下

1997年金融危机波及到了这座小城,原本红红火火的厂子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衰败了。厂办门口的空地上摆满了编织机、布匹、办公用品等物资,人们沉默着,呜咽着,排队领走抵工资的物品,黯然离开。那年我上初一,突然发现父母不用出去上班了,家里开始购置机台,并且辟出一个房间安放编织机。我父亲一边帮别人修机台,一边接一些外贸单子做。那年家乡园子里的石榴正红啊,桂花也正香呢,秋高气爽的季节,却似乎笼着一层厚厚的愁云,常常能听到人们的叹息声,谁谁又下岗了,哪个厂也破产了。

我的父母没有抱怨,也许是没有时间抱怨,他们仿佛不需要任何情绪宣泄,默默接受了现实,开始自谋生路。后来,家里建了一个小小车间,由一开始的人工编织机渐渐转为了电脑机,车间里几台电脑机日夜不停哐当哐当地响着……

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在热气腾腾地生活着,努力着——东边这家在经营手工绣花编织,西边那家在经营纺线纺纱,南边的姐姐家在“放网”,北边的嬢嬢家几十个工人在车间里劳作着……随处可以听见编织机的“哐当哐当”声,随处可以看见五彩斑斓的毛线在工人手中翩跹起舞,声音铿锵,动作流畅,眨眼间,织成了一件件多彩的华衣。这样的声音在我耳边足足响了十多年,伴随着我从少年走向青年;这样的声音支撑着我们姐妹俩完成了大学学业,也仿佛成了我们的人生基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新旧更替,时代不会为个人止步,唯有真正勇敢的人才不会淹没在时代的嬗变里。我尊敬每一个从“大厂”里走出来的人,他们没有屈服,没有自怨自艾,甚至在以后的许多时光里成为了我人生的榜样。他们在时代的洪流里一直在努力适应,顽强奋斗,即便微不足道,但那也许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最不可泯灭的力量。

如今,老厂早已拆迁,一座座高楼在原址上拔地而起,我们再难寻到熟悉的痕迹。但我相信,这个厂或者千千万万相同经历的厂,在那一代人的心中永远不会消失,那裹挟着青春与奋斗故事的“大厂”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93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哈尔滨印记

哈尔滨印记

哈尔滨印记任小萍(一)吾有一女,文静、端庄。吾有一儿,憨厚、壮实。吾女是我所生。吾儿系我女婿。人说:女婿顶半子。我说:女婿就是儿!说到女婿?儿,就会想到哈尔滨。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去过许多的城市,比如高冷的拉萨、慢时光的喀什、神秘的额济纳旗、...

看戏

看戏

看  戏陈彦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

怀揣美好,赴一场春的邀约

怀揣美好,赴一场春的邀约

怀揣美好,赴一场春的邀约王晓宇春天,万物萌发,孕育着生命和希望。你不经意间的一个抬头,就见那纯净透彻的蓝天作底,桃红柳绿作画,莺歌燕舞作曲,好一幅动人的春之画卷。听,万物跃动,蛰伏的生命,正在积蓄向上的力量,春姑娘凭着实力演奏出一曲美妙的春...

大地孕育生命

大地孕育生命

大地孕育生命钱孝诚(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六年级学生)    去年,家里的一盆紫藤枯了,叶子由绿色慢慢变成了黄色,每根枝条都像一只无力的手,耷拉着,像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我摘下它最后一片绿叶(这片叶子也有些泛...

听,轻雨

听,轻雨

听,轻雨徐 丹滴答,滴答,滴答......听,古屋檐下,拂风沥沥,雨声淅淅,悄然惊扰而又盈盈诉说,如清泉流水般清脆;围着伞尖旋转的雨,像个调皮的孩童,簌簌作响,那是天使在唱着动听的歌;聆听雨意,且看雨丝,树花落成溪,微雨曼妙,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