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守松如松

季健3年前 (2021-12-08)散文随笔4398

守松如松

赵宏建


杨守松也是属于走在路上没人多看一眼的人物黑且瘦虽然也着西装戴着眼镜但满脸的沧桑我先是在扬子晚报繁星副刊上读到杨守松的散文后来在南通与苏州两市文联共同主办的活动中与杨先生初次相遇且在宾馆促膝长谈

19958月的一天我去南京参加一笔会活动之余去晚报副刊编辑陆华先生的办公室谈写稿事宜期间聊到昆山文联的杨守松主席得到一册报社内部编的资料作家杨守松》。

杨守松,194312月生于盐城郊区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昆山工作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杨守松文集》(19)

我长期在昆山工作对于昆山的一草一木对于在昆山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和工作的同志和朋友也有着自己特殊的感情。”因此上世纪90年代初他写出了当年引起文学界经济界政界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的报告文学作品——昆山之路》《苏州老乡》。

我只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人活得有分量文章才有分量。”很少见到这样性格鲜明的人也很难理解他那毫不魁梧的身材里何以蕴藏火山般的热情却又如冰山一般冷静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感状态总是在他心中交织诉诸于文字强烈地感染读者杨守松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谈得来的他会拉住你不让你走他所鄙夷的即使在一起坐半天他也不与你说半句话他喜欢做的和认为对的事呕心沥血头破血流也要去做他酒喝多后随手打各级领导电话开骂50岁学开车、60岁学电脑、66岁研究昆曲并著书

 20107昆山巴城老街在杨守松工作室杨主席与我聊60年代在南大中文系读书被子破了许多洞书包当枕头一直睡到毕业离校聊他在海南采访经常烧一锅粥吃3聊发表作品时为自己的署名加黑框聊昆曲他说,“文学是属于人民的无论歌颂还是暴露都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只是我的个性未变看不惯的人和事总要说还要管。” 

还记得那年夏天与苏州文联的杨主席等领导还有苏子龙台长尤世玮主席等夜游濠河还记得杨主席陆续寄给我20多本大作还记得杨主席写给我的一段话:“爱上就恋喜欢就追也许没有什么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过程人生就是一个过程。”

最近十多年杨守松先生从事昆曲的采访写作和宣传推广已写了三百多万字的昆曲著作昆曲之路》《大美昆曲》《昆曲大观》,最近又出版了昆曲字辈》,埋头苦干不辞辛劳留下这些宝贵的昆曲史资料真是功德无量啊!

杨守松常说一个作家文章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家人品的优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守松守信且如松

守松是棵不老松!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4.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圩田人

下一篇:最美的姿势

相关文章

《传承者》序

《传承者》序

《传承者》序丁  捷传承,从来都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存在;传承者,背对潮流,特立独行,在固执而寂寞的行走中,苍老着青春,燃烧了韶华,却难得有人为之喝彩。只有岁月历练者,跋涉了桑田,阅尽了沧海,才能拨开世俗的厚尘,顿悟并发掘其中的奇巧与...

不睡觉的“大白”

不睡觉的“大白”

不睡觉的“大白”钱孝诚伴着“呜——”的声音,一辆大巴打破了小区的宁静。里面,一位位医护人员走了出来,羽绒服外裹着洁白的防护服,活像动画里的大白,在黎明的微光中显得格外明显。我在凌晨起夜时,这一幕映入眼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疫情如同一头猛兽...

竹园梦忆

竹园梦忆

       梦里总有一片竹园,是那样真实的存在着,醒了却不知所去。但我知道她是真实的,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随着家乡的经济快速发展被“大浪淘沙”了。她陪我度过了清贫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n...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邹健美在故乡,风是大自然全年馈赠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不管是初春的东南风,还是寒冬的西北风,来了,你都要照单接受。当父亲朝着东南方向手搭凉棚,迎风微笑,眼中泛光之时,便是东南风吹起之时,这个时节,他会格外地忙碌起来。会天天念叨...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作者:殷再宏街头又开始有粽子的香味弥漫,芬芳、浓郁且诱人,我又不由自主想起母亲。母亲离世18年了,亲情真的是血浓于水,我还是经常想起母亲在世的片段。母亲在世时,每年都要包粽子吃,自家包的基本是淡粽子、再就是放点蜜枣或红豆之类的,不像现在什么...

木蔷花开

木蔷花开

木蔷花开如皋市实验小学  邹健美 又到了木蔷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记忆跟着感觉慢慢变得鲜活,爬满了墙头,飘香了村口。“人间四月芳菲尽”,当春天被一场花的暴风雨席卷而过之后,一切都趋于平静,该长叶子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