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亲在,我仍童年——曹桂明

季健2年前 (2023-06-01)散文随笔3187

亲在,我仍童年

曹桂明

老相框里夹着一张儿时的照片,照片上的两个人表情相仿,一高一矮,高的是父亲,矮的自然是我。那时候我穿着迪卡的绿军装,戴着褐色的皮帽。皮帽上方的五角星闪闪发光,军装的红领章夺目鲜艳,这是当时潮童的高配,因为我的装备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的良哥是部队的军医,父辈们都由五爷认养,堂族的关系更近一些。相片中两个人的眼睛眯成一条线,一半是开心,一半则缘于灼热的光线。当时的照相机功能有些,摄影师说借太阳补光更好些。这是我和父亲合影仅存的一张。

父母亲一辈子没有生育,视我为己出,不知让我少受了多少风雨。母亲教给我至诚,而父亲却让我保持了童真。他们初为父母,我做儿子则练达许多,知道爱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需要多大的勇气。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凡事掏心掏肺即可,相处并不复杂。

母亲是个好劳动,庄稼的一把好手。父亲则是有名的机修师,十里八乡自是不消说,更是出县出省进行柴油机的全国维保。父亲两大好:水烟和老酒。父亲面前,喝酒吹牛的居多,因为酒量是硬道理。而我更喜欢父亲的胡茬和身上烟味,这有点像我晚饭后的点心,闻着闻着就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我是学校第一个有排球的,大家围成一圈,自然我是半个裁判,有时候引得大人也跟我们一起玩。退伍老兵的一记快拳,“蹦”的一声,排球从手上飞将出去,引得小伙伴一起欢呼。

《儿童书画报》也是我装酷的标配,这种含蓄的斯文在农村很少见,我在墙头的小黑板上沾着粉笔灰调成的石灰水写着一撇一捺,告诉小伙伴们,这叫书法,他们对模糊的字迹一阵起哄。而被太阳烤熟的黑板,慢慢让腐朽化为了神奇,字迹渐渐清晰,立体的效果刻入眼帘,他们被彻底地征服了,一阵惊呼。

思绪一旦被拉回到童年便一发不可收拾,但条案的双亲照片似乎又凝结了所有轻松快乐的情绪。

亲还在,我仍童年;双亲远,只能回首前尘。


(2023年6月1日于儿童友好城市苏州)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1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烟火南门桥

烟火南门桥

 烟火南门桥邓兮童年记忆里的菜市场杂糅着许多的印象,有些吵闹凌乱,也有些多姿多彩。孩童时期常常被大人带着去买菜,听着里面的吆喝声、讲价声,看着各式各类的蔬菜、肉类、鱼类,只觉得新鲜好玩,未曾想过要和这个地方深深结缘。南门桥是母亲最...

又见腊梅香

又见腊梅香

又 见 腊 梅 香郝晓霞又到了数九寒冬、腊梅飘香的季节。“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特别欣赏朱自清先生形容荷花香味的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似有若无、隐隐约约;桂花的香味呢,则是甜丝丝的,有一种世俗的烟...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吴宏匀香熏袅袅的雨天,和着咖啡的浓厚气息,站在高楼上往外看,天地苍茫,帘幕低垂。路上的汽车仿佛大海中的一粒芥子,飘摇孤独地驶向视线之外。与好友倚在窗边,看上去她仿佛隔山隔水。我们俩经常是这样守在一起,各自想着心事,偶尔只是为了验证对...

榆 树

榆 树

榆 树陈光瑞当春姑娘潇潇洒洒、悄无声息地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人间,桃花还含苞未放,迎春花零星地露出点笑容,而榆树却已经繁花满枝了。远远望去,榆树像一把撑开的绿色的大伞,努力地吸取阳光,为下面的人们遮风挡雨。走近细看,它的花小巧玲珑,如同一粒粒小...

彩虹“鸡尾酒”

彩虹“鸡尾酒”

彩虹“鸡尾酒”张颢龄 今天我听说有一种酒能够变成彩虹的样子,我觉得非常有趣。事不迟疑,我想做个实验。我从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出了实验需要的材料:几瓶不同颜色的色素、又细又长的试管、几个又高又粗的量杯、一根又细又高的滴管、一个短短的胖胖...

淘书乐

淘书乐

淘 书 乐季健逛商场是一种乐趣,逛风景也是一种乐趣,而我觉得逛书店乐趣无穷。小时候,买不起新书,只能到图书馆去借阅。逢周日,早早去新华书店看“白大”(方言,免费的意思)书,一坐半天。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每周去看一部分。有些书甚至还没看完,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