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季健4年前 (2022-03-30)散文随笔3059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郭继锋

写点闲散文字,记下眼中所看的、心中所想的、日常所做的,这是我的爱好。我的父母常成为我文字中大小不等的一些角色,读文字给父母听,让他们知道被我写进了文章,这又是我的一个喜好。

十年前,5月份,农村做秧亩的季节,那时机插秧还没完全推广,家里是做的人工抛秧秧盘。那天是休息日,我就围着父母,围着秧田边,看,问,心里默默地记。父母知道我想写点啥,就边干活,边把翻耕、理平、放水、施肥、布秧盘、填浆、撒种、补浆,直至盖上薄膜等一整套做的过程说给我听,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让我不但看了,而且弄懂了。那天晚上,我就趁着记忆犹新,写下了《秧亩映记》的闲散小文,念给父母听,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把文章发在QQ空间,Q友们直以为我是个农技专家在科普知识,着实让我得意了一阵子。

写点文字,寻些开心,就成为我的一个习惯。读点文字,让父母开心,也是我的一个乐趣。

2020年4月份,我第一次发了一篇小文《满目花开  满院花香》给《悦读如皋》,很快地,《悦读如皋》配音朗读、点评点缀、图文并茂地发表出来了,着实让我激动、兴奋了好些时日,我第一时间回乡下,将赞美我家各式花香的文章配音,放给文章的主人公我的妈妈听,把妈妈听得开开心心。我注意观看妈妈的表情,在听到“纵使妈妈已是79岁的老人,她的心中一定也藏着属于她的一朵花”时,感觉出妈妈心中的那份羞涩。

昨天晚上,回老家陪父母晚饭,就是我和父母三人,青菜煮馓子,红烧肉,新蒸的菜馒头,一碗米粥,简简单单。餐桌中间,我的手机倒立着,最大音量地播放着《悦读如皋》录用我的几个文章,从最近期的《和妈妈唠“瞎话”》《稻花香里说丰年》,到稍前些的《妈妈的小菜园》,到第一篇《满目花开  满院花香》,让他们听徐从容、朱亚林、杨新明等几位老师不同的音质,不同的风格,就坐在餐桌边边吃边听,感受朗读大咖述说我家闲情琐事的声音魅力。我很得意地告诉父母,有的朗读者我都近距离地认识了,看到了生活中的大师。让父母感觉到了我的骄傲。

妈妈是个文盲,她不懂什么叫《悦读如皋》,我告诉父母:这个群体包括写文章的、朗读的有几百上千人,我每次发去文章,他们会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最适合的声音,再请一位老师点评,还有幕后编排的工作人员,一群爱好者,组成了如皋的悦读大家。

妈妈被我说得动起了心思,脱口而出:那你再把最近刚写的我家的几个房子的文章发给他们,请他们读出来听听。

我哈哈一笑:那个文章我写得很毛糙的,如果想发给《悦读如皋》,还需要认真修饰。文章优美,读起来才动听。

回城的路上,我边开车边听朗读的声音。其实我知道,我写的闲散小文很朴素、很平实,之所以能让人愿意听,能带给大家快乐的享受,完全得益于朗读老师的潜心研读,他们从平实文字中体会出我想要表达的心境。朗读老师的二次创作让朴素得如泥土般的文字得以升华,真真是难为他们了。

鼓励我敢于发稿件给《悦读如皋》,点评老师功不可没。我在朋友圈上转发《稻花香里说丰年》时,自己调皮的荐言:“不登大雅的小文,被妙笔生花地点评,直让人摇头晃脑”。真心感谢点评老师,能从我一个个本无章法的文字中,指点出诱人品鉴的若干理由,特别地令我佩服。

正是因了饱含深情的声音演绎,锦上添花的点评点缀,让我爱好文字的兴趣更加坚定。我的文字、述说我父母日常琐事的亲切声音,带给了父母快乐,弥补了我不能常在膝下尽孝的遗憾。更让父母爱上了《悦读如皋》,常常因《悦读如皋》而眉开眼笑、眼中沁出细细的喜悦泪花,让我心生宽慰。

那我,唯有,更用心地,多用文字记录点生活,多用文字记录点父母,多让父母听到《悦读如皋》上讲述的他们的生活趣事。

这,确是我爱上《悦读如皋》的一个理由。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14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传承者》序

《传承者》序

《传承者》序丁  捷传承,从来都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存在;传承者,背对潮流,特立独行,在固执而寂寞的行走中,苍老着青春,燃烧了韶华,却难得有人为之喝彩。只有岁月历练者,跋涉了桑田,阅尽了沧海,才能拨开世俗的厚尘,顿悟并发掘其中的奇巧与...

圩田人

圩田人

圩田人张松军 每次路过故园,我都会问孙女,我们的老家在哪里?孙女总会扬起小手指向前方,用稚嫩语音说,我们的老家就在那里。是啊,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已将自己的衣胞之地深深烙进骨髓里, 忘不了,磨不掉。 我...

扎进天山的怀抱

扎进天山的怀抱

扎进天山的怀抱                渔樵耕夫  谢通 当年读著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一天,我能走近天山,亲近...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渔樵耕夫   谢 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史的框架中来考察,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现在我想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来彰显这种民族自豪感,好比...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低眉 “岁月的拐弯处/林子里/有鸟鸣自花叶间飘落/一只蓬松着羽毛的青春在行走/液体的思绪/在滴落”天呢这是我十八岁时候的笔迹,谢老师今天找出来发给我……世上怎么有这样好的老师……我早就忘记,年少的自己,是什么模样。那青...

听,轻雨

听,轻雨

听,轻雨徐 丹滴答,滴答,滴答......听,古屋檐下,拂风沥沥,雨声淅淅,悄然惊扰而又盈盈诉说,如清泉流水般清脆;围着伞尖旋转的雨,像个调皮的孩童,簌簌作响,那是天使在唱着动听的歌;聆听雨意,且看雨丝,树花落成溪,微雨曼妙,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