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母亲

季健3年前 (2022-05-08)散文随笔3876

母 亲

曹桂明

父亲去世以后,舅舅们劝母亲把家庭的事务交给我来打理,母亲默不作声,显然,她还没有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缓过神来。母亲一辈子克勤克俭,为这个家辛苦操劳。我接过长辈们的话安慰母亲,说她还是这个家的主心骨。

早上蒙蒙亮,母亲轻轻推开房门,她的粗糙的手上攥着一叠钞票,还有存款的单据。显然,她已经做好了交接的准备和安排。我双手伸过去,然后四只手紧紧的攥在一起。许多年来,我都没有这么仔细端详过母亲。母亲的皮肤白皙,银发却藏着年岁的沧桑,四目相视悲喜交加。我和媳妇儿劝回了母亲的一再坚持。

母亲不再安排我的家务,头几天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显然,我们彼此都还没有转换各自的家庭分工。我们家都是主动干事的人,母亲则更为辛劳一些,显然她要完成父亲的遗愿。但我劝慰母亲,多给媳妇儿一些经济上的自由,毕竟是您中意的儿媳,多体恤,则温暖更多。见我这么说,母亲便不再言语。婆媳之间相处七八年,她们从未红过脸拌过嘴,这在庄上也是少有的。

母亲的脸色发黄,四肢乏力,我们劝她去医院做检查。医院的单据让大家都很震惊,母亲关注的是签名前的尾数,我看的却是医生的诊断。我推说去找一个熟人支开母亲,但医生的提醒已经不容乐观:胰腺癌的晚期病变。

母亲是个爱干净的人,出门便会更加体面一些。我给母亲铺了新的床单,母亲很开心,她说那是我们结婚时买的,那一床,颜色和花型是她仔细挑选过的。

妻子怀芳在苏南的一家纺织厂工作,路途遥远也很辛苦。帮母亲擦洗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有时候岳母也会过来帮忙。母亲说我和父亲一样认真。年轻的时候母亲子宫肌瘤开刀住院,同病房的人都说父亲仔细、体贴、周到。母亲一辈子不能生育,我则几经辗转,有幸成了他们的宝贝和希望。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懂得彼此的珍贵,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家庭的温馨。

父亲去世的第三年,母亲也随他而去,大家说这是夫妻最贞的关系。他们的墓葬就在自家的田地里,清明时节去探望更为便利,相信他们在里面也会安逸和舒适。可惜,今年疫情不能回去,所以只能补写此文,作为清明的遥寄了。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3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信者,心之信仰

信者,心之信仰

信者,心之信仰张源源桑吉奶奶说:“雪,是埋不住人的!人嘛,就是要靠气息,有的时候人走了,气息还在,你就会觉得,这个人还在这里一样。”这是看完电影《信者》最直抵我内心的一段话。这是一部旋律动人、景色宜人、故事感人的暖心之作。电影中藏族同胞们乐...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胡萱萱父亲一直以来就喜爱看电影,从年少到年老几十年兴趣不减,无论中外,大陆港台,也不管枪战还是文艺片,一律照看不误。父亲平日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电影,父亲会换作另一个人,兴致勃勃,神采奕奕。记得我上大学时影视课布置了一个作业,...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沈小菲周末回家,94岁的奶奶正笑眯眯地坐在灶前烧火。妈妈告诉我,奶奶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兴奋得很,一早便起床,梳头洗脸,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年迈的奶奶在前年骨髋节摔断之后,尽管现在尚能拄着拐杖行走,但行动着实大不如从前...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任小萍我决定好了的事,一般是难以改变的,除非遇到不可逆的天灾人祸。尽管我在上海看完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之后在赶回旅店的公交车站摔了一跤,摔到前趴后仰,摔得膝盖充血,腰肌扭伤,摔坏了新买的手机的镜片,但我还是毫不犹豫...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低眉 “岁月的拐弯处/林子里/有鸟鸣自花叶间飘落/一只蓬松着羽毛的青春在行走/液体的思绪/在滴落”天呢这是我十八岁时候的笔迹,谢老师今天找出来发给我……世上怎么有这样好的老师……我早就忘记,年少的自己,是什么模样。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