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核桃树

季健4年前 (2021-12-08)散文随笔4052

核桃树

曹霞

老房子前面有两棵核桃树,一颗是母亲树,一棵是女儿树. 两棵树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门口的路人称羡不已,常常问我们——这么高的核桃树,长了多少年了 。

这次先生回去过节,来时却告诉我说家里的核桃树死了。感觉心里的那根弦,“咔啪”一声断了。“两棵都死了吗?”我不甘心地问。“都死啦!”先生缓缓的说着,声音低沉。“ 死就死吧”我亦无奈的哀叹道。

先生七岁时种下核桃树,都不知道关于核桃树有一个说法,未成婚的男子是不能栽核桃树的 。如果栽了那就得等到自家怀孕生子才能吃到核桃。听起来荒谬无比,仔细想来, 却正是怀孕的时候,家里的核桃树才开的花 。当时我俩在深圳,公公专门电话过来。当时我还觉得公公大惊小怪,果树开花了也要在电话里说。 却原来花儿是因着宝宝的到来而盛开的 。

宝宝啊,宝宝,那是怎样的一个宝宝啊 !

宝宝是在预产期后第15天出生的。很多小孩出生时,身上会有胎脂或是其他, 而他却是干干净净的。从子宫里抱出来,就睁着他的那双大眼睛看着他大伯,好像说我在里面住的好好的,你把我抱出来搞哪样。事后他大伯说起这件事,总是好笑不已。只是后面再说,眼睛就慢慢的红了 。

宝宝的长相承继了我们的优点。大眼睛,双眼皮,大脑袋,前额很饱满。朋友说就跟马云的头型一样。一看就是个很有灵气的孩子。事实上,他也没让我们失望过。小小的他,也知道自己很帅。常常自称帅哥。有一次,他爸爸说旁边一家店铺的女儿可以做他媳妇儿。他想了一下,慢吞吞的说:“爸爸 ,我觉得她不太漂亮。”瞬间把他爸爸气得 ……

可能因为没有约束他的缘由,宝宝很野气的 。收核桃的时候,因为有的树枝长得矮,鲜核桃又是甜甜的,嫩嫩的。常有外地来拉水的司机,从树上摘几个尝个鲜 。他知道后,就在树旁,两只小手叉着腰,拉着脸,大声地喊着:“谁偷我家核桃啦!”树叶轻轻的摇着头,哗啦啦地笑着,把这稚嫩的声音传去,好远好远 !

宝宝六岁的时候,他表姐结婚。我们带着家人回了江苏。在酒店吃饭的时候,宝宝手里拿了一个瓶盖正玩得不亦乐乎。旁边一个十岁的男孩看到了就跟他要。宝宝停下来,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这是我的”。那个男孩听了,扭头走了。一会儿,拖着他妈妈一起出现了。他妈妈打圆场,说让哥哥玩一会儿吧。儿子说:“这是我的”。把瓶盖拿得紧紧的。那个小男孩看见妈妈来也没拿到瓶盖,不由得哭了起来。宝宝见了,走上前去,牵着小男孩的手说:“哥哥,我带你去找。”后来,还真被他找到了一个瓶盖。两个人一起玩了好久。

宝宝吃着核桃,核桃树陪着宝宝。岁月静好!

直到宝宝进了重症病房。先生听了病友的话,让爷爷在家祭拜了核桃树。只是后来宝宝十天后还是去了。今年核桃树也去了。母亲树和女儿树一起去了。我想在那个世界里,他们还是会相遇的吧。只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会有新的生命从这里破土而出。世间万物,终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初识丁立梅

初识丁立梅

初识丁立梅彭红霞周末,参加如皋市作家协会举办的作家丁立梅《美的感知》阅读分享会,第一次面对面的认识丁立梅这个女作家。说实话,名人和作家也见过一些,但她给我的印象仍然有一些些的不同。首先这是个会害羞的女作家,写过那么多的作品,做过那么多场演讲...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渔樵耕夫   谢通旅游专列十八个车厢,满载着上千人的旅游大军。火车从江苏常州出发,拉开东北五省游的序幕,跨长江,过黄河,闯关东,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去撒欢,到中俄蒙边境去遛弯儿、、、、、、东北壮行钢铁洪流机声隆,旅游...

神游葛仙山

神游葛仙山

神游葛仙山渔樵耕夫   谢通江西拥有许多名山。不必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道教圣地龙虎山,风景秀丽、蜚声天下的庐山,也不必说奇峰飞天宛如蟒蛇出洞、堪与张家界天子山媲美的三清山,更有中国革命的摇篮、朱德总司令毛泽东主席率领红...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妩 媚北京的秋天,来得特别清,来得静,早晚很冷,一夜之间这个城市老少,年轻人都戴上了帽子,网球帽、鸭舌帽,船形帽、无檐软帽、大檐帽,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帽子。北方的风有些刺骨,稍不注意,就会着凉头疼。秋天的北京,你能看...

万物清明

万物清明

节气|万物清明文/余慧 相比清明的细雨,我更喜欢清明的阳光;相比清明的忧伤,我更爱清明的明朗。它清亮、明媚、朗润,在清明,我们以一种轻盈的心态,向早春致敬。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果说三月的春意最是朦胧,那么四月...

校  魂

校 魂

校  魂郝 然一九九一年春天,年轻的我调任周村小学校长。周村小学总共二百多名学生,教职工连我算上不到十人。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了点,教学人手少了点,可是我很满足,精神饱满,工作起来丝毫不觉得累。顾名思义,周村小学就位于周村,座落在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