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系在杏花梢 ——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氏风筝传承人单锋(第二章)
风筝系在杏花梢
——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氏风筝传承人 单 锋
作者: 季健 黄赟
第 二 章
“爹,您怎么又抽上了!”石维林走上前去抢下来大烟,“这东西害人不浅,您戒了吧,啊!”
石紫绶弓着的身子微微舒展一点点,左手臂撑着床沿正欲起身争论,却见儿子身后一个小孩儿。
“这是谁家的娃子?”
“郭雍南郭家的大公子。”石维林将烟枪收好,藏到了家中柜子的最上头,“几次去他家做客,闹着要我教他扎风筝,拗不过。”
“郭大秀才的公子呀,好呀!”石紫绶伸出颤抖的手,指了指那男孩,“细孩儿,叫什么名字?”
男孩看着床上骨瘦如柴的老人,心中有一丝丝恐惧,扭头看了看石维林,不敢吱声。
“跟您说别抽别抽,您瞧瞧现在都什么样子了,把孩子都吓得不轻!”石维林看着小孩儿木讷的表情,无奈地对自己的父亲责备了两声,“他叫郭文和,还上着学呢。”
“孩子,为啥想学风筝呀?”
老头子僵硬的表情略微舒展开,这让郭文和稍微松了口气,“因为喜欢玩……”
石紫绶没有闭嘴作罢的意思,继续问,“大街上卖风筝的到处都是,喜欢就去买一张呗,何必来学?”
这句话说得郭文和开了话腔:“我听说您老人家是制扎风筝的大师,还什么‘石氏风筝’天下第一,拿了一堆奖,怎么分不清个好坏?”郭文和做出一副恶心到了的表情,皱着眉头吐了吐舌头,“就那风筝,送与我我都不要!”
街上卖的那些个风筝,要么造型幼稚蒙混小孩儿,要么做工粗糙用不长久,简单玩玩儿还罢,真要细致把玩还不得脏了手眼?暂且不说彼时年幼不懂事的郭文和所说是否准确,单就是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就让人刮目相看。谦卑、平和,一直是我们宣扬和赞赏的高尚品德,这自然是没有错的,但是个性同样是需要尊重和守护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一身傲骨总是好过唯唯诺诺吧。
“孺子可教!”方才还躺在床上的“病秧子”一下子跳了起来,原本暗淡的双眼射出炯炯光芒。
“咋的了,爹?”石维林笑着看了看自己的父亲,“找到了比鸦片还带劲儿的事物了?”
石紫绶轻瞥了一下嘲弄自己的儿子,招呼郭文和在床沿上坐下,“你父亲我知道,虽然是末科秀才,但也是个风流妙人呀!”
的确,郭雍南是有名的风流才子。17岁考取末科秀才,20多岁时即以文章、诗词和书法闻名乡里。他席丰履厚,又是独子,父母钟爱异常。长大之后的郭雍南轻财好客,有冒巢民之遗风,家有初遁园,种奇花异草,又好古籍、书画、文玩。眼前这个分明就是又一个小郭雍南,甚至比自己的父亲有过之无不及。他不仅仅好奇自己所不知道的,而且拥有超越他父亲的品鉴和批判的能力,这一切足以支撑他走进这个领域而不是站在门外窥探。
“我记得,你父亲元宵赏灯、清明风筝,这些个喜好是一个不落,这爱玩儿会玩儿的劲儿,都传给你啦!”
郭文和不常听人这般评价父亲,现在倒是觉得他越来越有趣。
“那……我是跟您学吗?”
石紫绶摆了摆手,“别跟我,跟我老头子没出息!”随后指了指自己的儿子,“你还是跟着维林吧,他如今可比我强上百千咯!”
郭文和立刻跳下了床,对着石维林就是一跪,“师傅在上,受弟子一拜!”
石维林正欲上前扶起,石紫绶盯着他摇了摇头。
待送走了郭文和,石维林折回来坐到父亲身旁,“爹,您之前去大户人家教手艺,不要人跪;儿子先前教了那么多人,您也不让人跪,今天怎么就……”
石紫绶道:“你不懂,受人一跪,责任重大!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爹我有了你和你大哥两个人已经吃不消了,你还想怎么样?”
“瞧您开玩笑的……”石维林笑着应了声,见父亲没有反应,知道父亲并不是说笑,立刻严肃了下来,“那今日这孩子……”
“今日……今夕不同往日!”
石紫绶没再说话,呆呆地看着西边儿渐落的夕阳……
“日落算是看够了,明儿早上记得喊我起来,看朝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