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妈妈的眼神——张玉兰

季健3年前 (2022-08-15)散文随笔2989

妈妈的眼神

张玉兰

我九岁时,妈妈剪花样,手把手教我学剌绣,因为妈妈也是九岁开始学剌绣,十五岁就学会了剪各种花样和刺绣工艺,并且以她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事业,负责全家五口人的生活。   

记得当年妈妈天天逼着我学剌绣,但是,我不愿意以此作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因为到了我该上学的那个年龄,上学的女孩也有了,我也要求上学。可是又不敢违背家庭的意愿。这也是当年的社会风气,女孩子要坐绣房,男孩子上学读书。

从童年到少年,也许很快会在我的这种虚幻中度过,该上学了,看到别的孩子背起书包,那股兴奋劲,别提有多神气,作为我本人来说,因为当时还处于无主权的情况下,再看看妈妈那个无奈的眼神,只好将自己的希望转换为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放             

     

image.png


(上图是妈妈剪的花样,我十三岁绣的枕花)

学的同龄孩子们了。于是,当时妈妈的眼神,忧虑、遗憾、期待,多于平静。很多的时候妈妈出现伤心的样子,从她的叹息中,她的眼神告诉我:生在那个封建社会的女子,确实很累,任凭女性用耗尽生命力的方式,对付一个强大的社会势力,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女人总是给男人当蚂蚁一样踩在脚下,她们拼命挣扎,可是怎么也敌不过现实。

我的童年时期,多半的时间是在“明窗净几”的绣花房里和田间度过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时的妈妈看到我在偷偷学文化时,从妈妈的眼神里,能看出她那少有的兴奋感,在他们尝到当年生活艰辛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儿女们的身上,也希望自己的儿女读书,能成龙、成凤。不再像他们那代人受苦受难。有了知识,才是走向新生活的最基本。因为父母都懂得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读书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传统说法影响了几代人。妈妈也心疼我,当她看到这个频频向学校张望、羡慕别的孩子背书包上学校的女儿在家(偷学了小学的1—5年级的全课程)。转眼间站在了青年入口处了,该怎么办?当妈妈蓦然回首,才发觉,女儿丢失了最宝贵的是时光。于是妈妈冲破种种阻力,又把我送进了学校。进校后,妈妈常说起古人的“悬梁刺股”读书的故事给我们听,以之鼓励我们好好学习。

今天的我们,回想曾经走过的路程,有悲也有喜,昨天努力的学习,不断的向前,只为今天的这一旅程打下基础,你拼搏了,付出了,便会有硕果。

所以我陪妈妈生活了大半辈子,她的眼神是我前行的方向盘。我们只要按照她指引的方向走,就不会有多少偏差。

当然,这是对我们几个子女而言,日常生活中,妈妈多数出现的是:那慈爱、无奈和疲惫的眼神关注这个世界。有时不知她在想什么?她常常低头凝眸,像在默默沉思着什么重大问题,一点不为我们的笑声或喊声所打动。从我们懂事之后,我认为,如果没有妈妈那威严的眼神和正能量的“家风”不会有我们的今天。有了这个“家风”就有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妈妈也识几个字,上过古学堂。相当于我们的小学生)

小的时候我好胜心很强,妈妈是我的榜样,我默默地下过决心:要像妈妈那样什么花样都会绣,什么衣服都会做、会裁剪。将来我也要跟妈妈一样善于动脑筋、灵巧、能干。谁知,待我长大后,我的思路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理想不再是坐绣房了,而是要出去上学和工作。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甚至想走遍全国万水千山。不过,这些的想法,觉得是梦想,在无法辩别真像的情况下,我把梦想告诉了妈妈。因为妈妈很有权威性(当过村妇女主任,帮助过游击队员藏身打敌人)

这时妈妈带着深不可测而又充满希望的眼神对我说了一句:“好呀,现在时代不同啦,你有这个想法好,应该这么做”我傻笑了一阵子。因为我明知这幻想是“天马行空”,但我又觉得这不是幼稚,妈妈又说:“你别呆笑呀,有决心就要有行动去努力!”

当时我想,这也不是“天马行空”,而是一种童心的向往,也许将来有一天,通过努力和追求会达到我的目标。

作为我们自己来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成年阶段,知识的增长以及对社会的初步了解,也慢慢懂得了一些浅易的道理,为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自已做过很大的努力。希望自己能有个好前途,找个好工作。理解了妈妈的眼神:那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渐臻佳境,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洒下最美丽的那一笔色彩。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前进路上的人们机遇都是均等的。大自然因为色彩而美丽:黄、橙、红、绿、青、蓝、紫,渲染出多彩的世界;如果我们没有拼搏和开拓,哪里还有成功之说。

所以我想,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道,必须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前行。在前行中,若遇到困难,一定要越过障碍挺胸前进,用心灵之剪,在这条人生之路上,裁剪出一条宽广而幸福的大道。

进了学校。经历了多少年的苦读,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参加了工作之后又想不能满足于现状,人生有学不完的东西,此时妈妈的眼神又像试卷一样在我面前晃动:“我给了你们的机会,这就要考量着你们如何实现理想和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了?”我用行动回答了妈妈:“请妈妈放心,我也懂得了自身的追求,我会去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会去追求一些切合实际的人生观,也会为此而去付出。最终交给了父母一个满意的答卷。

image.png

老家


“我们姐弟妹四个,在这座农村草房的穷家里成长、上学、工作。现在就有了:“一个是,医院主任医师兼职教授;两个是医院检验师和一个作家;一个部队军校团职干部、高级工程师。(因公牺牲)而我们的后代又更上了一层,有:部队大学,正团。有中国青年设计专家、中国青年设计领袖、书法家(中央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副院长)有钢琴家、中、奥音乐文化大使、萨尔茨堡旅游大使 。这都是从这个农村穷家走出来的后代。我们的根就是 在这里。

妈妈是我们的好老师,在那个初春的季节,九十一岁的妈妈永远离开了我们。走时没有留下离去的遗憾。她高兴地说:“我很放心,你们各人都有很好的事业,希望你们认真做好工作。”

我们也向妈妈许下过若言:“请妈妈放心,我们都向你保证过:决不会在鲜花和荆棘中迷失方向,因为时刻有你期望的眼神在关注着我们。我们并将你的教导代代往下传。事实验证了,在老一辈的精心“培植”下,现在有了成果。

亲爱的妈妈,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不是没有收获,而是硕果累累。你们的汗水和泪水没有白流,我们要把你们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许失传。


值班编辑   陈蓓蓓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2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婚礼上的反诈警察

婚礼上的反诈警察

婚礼上的反诈警察邓 兮 阿桑终于抽出一天时间来结婚了,婚礼前夕我问他,你想好了典礼上要说什么了吗?他拍着胸脯说,早就想好了,绝对和别人不一样。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婚礼这一天,我和阿桑站在台上,司仪问他,新郎,你有什么话要...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沈小菲周末回家,94岁的奶奶正笑眯眯地坐在灶前烧火。妈妈告诉我,奶奶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兴奋得很,一早便起床,梳头洗脸,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年迈的奶奶在前年骨髋节摔断之后,尽管现在尚能拄着拐杖行走,但行动着实大不如从前...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宋继高 去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启东吕四港,这里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次到访的地方。下午三点多钟,完成工作之后,正要登车返回,忽然发现,我停车的桥头,生长了一棵小树,我连忙赶过去看看,树很弱小,几根根须顽强的扎...

看戏

看戏

看  戏陈彦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

大地孕育生命

大地孕育生命

大地孕育生命钱孝诚(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六年级学生)    去年,家里的一盆紫藤枯了,叶子由绿色慢慢变成了黄色,每根枝条都像一只无力的手,耷拉着,像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我摘下它最后一片绿叶(这片叶子也有些泛...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郭继锋写点闲散文字,记下眼中所看的、心中所想的、日常所做的,这是我的爱好。我的父母常成为我文字中大小不等的一些角色,读文字给父母听,让他们知道被我写进了文章,这又是我的一个喜好。十年前,5月份,农村做秧亩的季节,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