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邮政是我家——徐虎

季健3年前 (2022-09-08)散文随笔5131

邮政是我家

 ————致我共事多年的兄弟姐妹们

作者   徐虎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再过一个多月,我就要退休了,即将告别我工作了43年,不,应该说是相伴一生,心心相印的邮政。因为从我记事起,在父亲的背上,在母亲的怀中,我就认识了邮政。我和我一家特殊的经历,让我对邮政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这即将告别之际,我不羞于说出我一个男儿的不舍和依恋,因为我的灵魂深处永远刻记着一句话:邮政是我家。

我出生时,我老革命的父亲和母亲都在灌云邮电局工作,我的家就住在邮电局大院里,每天看到和听到的,都是穿着邮政绿色制服的叔叔阿姨们,从门口进进出出的车铃声,邮戳盖销信封上邮票的叮叮咚咚声,也是我小时候感觉最动听的音乐。我经常伴随着父亲的汗水,在封发室报纸捆的墨香里睡着,也习惯了一个人在家里,等待着母亲藏在怀里,带回邮电局食堂那温暖的饭菜。那个时候,我最骄傲的是,每年都能在邮电局传达室门口的光荣榜上,看到妈妈戴着大红花的照片!小学时候的我最多的梦想,就是将来也能穿上邮政绿制服,骑着绿车子当一名邮政工人。1972年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了,临终时叮嘱我母亲和我们姐妹兄弟,无论将来到哪里,都不要离开邮电局。1977年,我母亲携我们兄妹四个回到老家如皋,组织上也满足了我父亲的遗愿,把母亲仍然安排到如皋邮电局工作。1977年7月25号,我母亲孤儿寡母带着我们一家五口一下汽车,受如皋邮电局局长张道芝委托,迎上来接我们的,是当时的秘书蒋厚甫(后任连云港市邮政局党委书记、局长)。一口气把我们一家接到如皋邮电局大院里安顿下来。相似的邮电局大门,相同的邮电局深情,当时还很年少的我流下了少有的泪水,我心里许下一个心愿,我要永远牢记,永远感恩,将来当好一个邮电人。

1980年,我子承母业进入邮电局工作,终于圆了我的梦想。我们全家七个人都在邮电局工作。我的第一个师傅是志愿军老战士退伍的曹振华,我们在报刊发行集邮的一个小小办公室里,风雨与共地相处了十余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最可敬的人生老师。他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近于严苛。对工作细节要求十分高,虽然报刊发行集邮这工种是十分平淡、琐碎的工作,但他在任何工作环节都不懈怠、不松劲,无论事情大小,确保一点一滴地做精、做细、做好,为此,我经常受到他的训诫和批评。年青气盛的我也时常有不满和抵触,但就在这种严格的传帮带中,我渐渐变得成熟,得到了成长,我按照师傅的要求,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苦练专业业务技能,成为江苏省邮政系统报刊发行集邮业务的佼佼者。到后来担任支局长,我一直传承了这位老战士,老邮政人,老师傅的平淡中追求精致,平凡中不失高尚的作风。在严格要求我的同时,师傅也给了我深沉博大的关爱。我少年失父,在当时社会上不断变化的风潮对我们年轻人的冲击影响下,师傅对我盯得很紧,总在关键时刻提醒告诫我,教育我与人为善,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之道,师傅对我如慈父般的教育和关爱,让我人生道路上避免了弯路,受益终身。虽说师傅已经退休几十年了,至今和我亲近如初,如家人般常常思念。

邮政是我家,这是一个怎样的家?退休就是我离开这个家的时候吗?轮到我自己走近退休的大门,我更加思念我以前的前辈,回想和我相处的同事,遥想今后的思念。人有聚散分离,家也有分分合合,铁打的邮政,流水的人。到这个时候,在邮政企业中、一个柜台里、一条邮路上,我们每一天的相见相遇、每一次的协调配合,一件件发展方案的制定执行,一次次业务发展会上的讨论甚至争执,都变得那样值得我永远的回忆和珍藏。

邮政是我家,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一种情?是我们在取得成功时,一起喝得酩酊大醉;是我们业务发展困境时,一起忐忑面对领导;是家里家外有事时,真切的关爱叮咛,是面临困难时,毫无保留的支持和理解。这不仅是同事,领导或者上下级关系,更是一种家人和亲情。

邮政,这就是我心中一片永远不会丢失的亲情和绿洲,无论将来我多么苍老和远去,你永远在我心中。不要忘记我们的师傅,不要忘记我们的徒弟,不要忘记培养教育我们成长成功的平台,不要忘记我们都是邮政历史的书写者,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请珍爱我们的家。

      

值班编辑:陈蓓蓓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4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守松如松

守松如松

守松如松赵宏建杨守松也是属于走在路上没人多看一眼的人物,黑且瘦,虽然也着西装戴着眼镜,但满脸的沧桑。我先是在《扬子晚报》繁星副刊上读到杨守松的散文,后来在南通与苏州两市文联共同主办的活动中与杨先生初次相遇且在宾馆促膝长谈。1995年8月的一...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渔樵耕夫   谢通旅游专列十八个车厢,满载着上千人的旅游大军。火车从江苏常州出发,拉开东北五省游的序幕,跨长江,过黄河,闯关东,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去撒欢,到中俄蒙边境去遛弯儿、、、、、、东北壮行钢铁洪流机声隆,旅游...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渔樵耕夫   谢 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史的框架中来考察,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现在我想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来彰显这种民族自豪感,好比...

听,轻雨

听,轻雨

听,轻雨徐 丹滴答,滴答,滴答......听,古屋檐下,拂风沥沥,雨声淅淅,悄然惊扰而又盈盈诉说,如清泉流水般清脆;围着伞尖旋转的雨,像个调皮的孩童,簌簌作响,那是天使在唱着动听的歌;聆听雨意,且看雨丝,树花落成溪,微雨曼妙,徐徐...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原创 石松 明月清泉2018 (高中毕业四十年聚会后记)毕业于十八线小县城的一所普通高中,毕业那年,全校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那是1981年,恢复高考没多久,据说大学录取率只有不到9%。就是初中毕业那年开始,城里的重点高中改成三年制...

奶 奶

奶 奶

奶 奶——谨以此篇纪念我们敬爱的奶奶喻忠祥今天是我们敬爱的奶奶~黄布兰的忌日,奶奶若在世的话,今年115岁了!虽然奶奶离开我们己经32年,但她老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梦中、浮现在脑海中。奶奶她为人淳朴、善良、默默无闻、勤劳、任劳任怨的品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