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迟桂香花满园——曹桂明
秋迟桂香花满园
曹桂明
从博恒幼儿园的檐后车位往回走,步行穿过楼宇间的幽径,这里绿树成荫。已是仲秋,天气还是些许的燥热,该是菊桂展颜的时节了。但今年的桂花姗姗来迟,八月十五不见踪影,国庆重阳也未粉墨登场。
秋雨把大理石的路面刷洗得干干净净,路道旁散落着被风刮落的银杏果,或三五一摞,或零零散散。杏仁的表皮泛出的白沫,那不是秋霜,而是素裹的包衣。
晨练的人们仍然是夏季的着装,这个季节没有唤醒他们对秋的感知,我像往常一样迂回在苏杭的幽径里,徘徊在夏末初秋的诗意中。
一袭暗香,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些许的薄雾冥冥,那是一种久违的感觉,我屏住呼吸慢慢找寻。三四朵小金花躲藏在厚厚的叶片下面,显然她们还没有艳惊整个秋天的准备。我把手伸了过去,又缩了回来。在传统民俗中折桂意味着喜事登门。尽管近来的心绪烦躁,我还是克制了自己的欣喜,只是微眯了双眼,凑近了鼻息,我用《秋不语》的诗篇,把这个季节细微的触摸温热了朋友圈,分享与故乡的亲人们。
三天后故乡发来庭院桂花盛开的视频,雉皋渐凉,烟波浩渺秋江上,几株桂树像着了米黄色的风衣,亭亭玉立,金风玉露。文友们则更是欲罢不休,纷纷发来桂花盛开的美文美景。而九百多年前的宋代词人李清照,却对“暗香盈袖”有着别样的理解: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间追溯到九十五年前的秋天,镰刀斧头和五角星辉映,开启了红色革命的新征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把视线从历史的聚焦中拉回,五年前的十月,菊花轩按照年初的规划,十月十八日从盛泽文化中心正式开启了青少年书画作品的省际巡展。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省际巡展得到了来自北京的呼应,这也为后来的全国巡展拓宽了思路。与十九大的不期而遇,笔墨当随时代,我及时调整了展览的主题:“喜逢十九大,雏鹰展雄志”。展览的行程中也另作了安排,于是才有了“兵家护卫至珠城,鬼斧神工韩将军”的慨叹!
金秋,满园的桂香让人陶醉,金桂、银桂、丹桂次第开放,路道边、河堤岸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而今,我们又迎来了二十大的召开,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形势格局瞬间万变,中华民族能不能屹立东方傲视群雄,我们正翘首以盼拭目以待。
“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也许又是一个春天的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