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百年回眸,吐故纳新——曹桂明

季健2年前 (2023-05-25)散文随笔3863

百年回眸,吐故纳新

——纪念新南社成立100周年、南社后人回娘家系列活动

曹桂明

每次的相遇总有印记,也许是一年一度,或者等待期年之后的再次重逢。盛泽行政服务中心、盛泽文化中心、红梨新南社纪念馆三大主题会场合成了一个巨大的齿轮室,围绕“百年路,同心筑”、“百年党史百年新南社”的两大轴芯主题,每一次热烈的掌声都是新南社的发条从历史的脉动中传递的。红梨新南社纪念馆就是一个传动轴,首端是历史,末端是未来!

吐故纳新,抽丝剥茧,蚕宝宝的每一次的化蛹成蝶都是涅槃重生的飞跃,新生命的诞生为打破旧的世界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有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亦有可能是内心世界的觉醒和顿悟。

1909年,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于苏州虎丘张公祠发起成立南社,其立意“操南音,不忘本地”的意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而新南社亦保留了惠及桑梓的故乡情怀。当时的活动中心主要是上海,社员总是1180余人。

南社的第一次“雅集“中有14人是同盟会会员,这些人以提倡民族气节,策应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南社弘扬爱国热情,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时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的盛誉。当时吴江县的南社成员人数在全国居第一,发起人中三人占据两席,陈去病是主要奠基人,柳亚子是南社的主帅,实际的领导者。当时的南社人才济济,精英辈出,可谓“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在这里上海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相融交织。

时隔一百年,我在盛泽镇政府和盛氏集团的双向扶持下,在东盛步行街成立书画馆。机会总是眷顾拼尽全力的人,同年实现三馆联动。十四年来我们在盛泽地区的公益展览八次,并把活动现场的拍卖款项全部捐赠。          

1923年10月14日柳亚子、陈望道等在上海成立了新南社,注重引进世界思潮。成立大会上选举柳亚子为社长,邵力子、陈望道、胡朴安为编辑主任,从“美”“善”为主。

时隔100年,菊花轩“学习恩来展宏图,书画传情润童心”走进淮安周恩来红军集团山阳小学。活动得到了盛泽文联、如皋作协、淮安宣传部和恩来社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纪念邵力子先生诞辰140周年的南社文献俞前等编馔的《邵力子》、沈莹宝先生的《盛泽探源》等五本盛泽故事、红梨书画会的《王林书画作品集》等介绍盛泽吴江历史人文的书籍我也一并赠予了山阳小学。作为吴江盛泽新南社研究会的新任理事,我也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在如皋市作家协会的支持下,我把“南通市级五一工程奖”的获奖作品张奎高先生的《李渔大传》和中国作协会员郭姜燕的畅销儿童读本《明亮的日子》和《暖暖的姜黄》等也带到了诗歌朗诵、赠书展览的现场。三地的文化融合,使我受益匪浅。

而此刻南社的后裔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握着柳光辽先生的双手,凑近老先生的耳朵,向历史问安,并按下快门,记录下我和先生会面的瞬间。在盛泽新南社文化园,柳、郑两家的后裔望着祖先的照片久久不愿离去。大家在二贤堂前留影。行程将近,车过留痕,挥手道别,期待着下次的重逢!

(2023.5.24于苏杭天鹅湖畔)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0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秋   水

秋 水

秋   水 傍晚的龙游湖,渐渐被晚霞映红。我静静地独坐在湖边,感受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慢慢的觉得这秋水渗透进了心湖,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   &n...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陈曦霞这年代,有两个地方不能有家人:没有家人在医院,没有家人在监狱。道理不言而喻,但是2019年3月,我们进了医院,确切地说,是我爱人住进了医院——他发生了一起不应该的工伤事故,在拍片检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肾脏里...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沈小菲周末回家,94岁的奶奶正笑眯眯地坐在灶前烧火。妈妈告诉我,奶奶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兴奋得很,一早便起床,梳头洗脸,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年迈的奶奶在前年骨髋节摔断之后,尽管现在尚能拄着拐杖行走,但行动着实大不如从前...

奶 奶

奶 奶

奶 奶——谨以此篇纪念我们敬爱的奶奶喻忠祥今天是我们敬爱的奶奶~黄布兰的忌日,奶奶若在世的话,今年115岁了!虽然奶奶离开我们己经32年,但她老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梦中、浮现在脑海中。奶奶她为人淳朴、善良、默默无闻、勤劳、任劳任怨的品质值得...

我和母亲拉家常

我和母亲拉家常

我和母亲拉家常 张松军 自从老家拆迁后,母亲几乎常年被三个姐姐接去赡养,一是他们已经退休,有时间陪护老人,二是因为我在家排行最小,姐姐们都体谅我们全家人,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所以,平时我们陪伴母亲的时间并不多。&...

万物清明

万物清明

节气|万物清明文/余慧 相比清明的细雨,我更喜欢清明的阳光;相比清明的忧伤,我更爱清明的明朗。它清亮、明媚、朗润,在清明,我们以一种轻盈的心态,向早春致敬。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果说三月的春意最是朦胧,那么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