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站在这山望那山——吴蔚

季健2年前 (2023-09-21)散文随笔3268

站在这山望那山

作者:吴   蔚


去年底,我从部队退休被组织安置到南京后,才得知南京有座山,名叫老山。这不禁让我想起了38年前自己曾亲身参战的云南老山。一样的山名,不一样的地域,两者究竟有何异同?有无联系?带着疑问,借着清明踏青,就与家人一道,按照导航指引,驱车40多里,直奔南京老山而去。

大约十点钟左右,车到一岔路口,就看到“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几个白色大字掩映在前方山脚植被之中。沿着山路,向左继续前行3公里,就来到了公园南门外停车区域。将车停好,抬头一望,右前方一块刻有“老山”两个红色大字的巨石就映入我的眼帘。我疾步走到巨石前,用手抚摸着“老山”这两大字,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又绕石走了一圈,妻子见我如此着谜,便提醒说:一起照个相,留个纪念吧!于是全家人分立巨石两端留了影。到了售票处,工作人员看我拿着《军官退休证》,就递给我一张导游图并让我直接进到了园内。环顾四周,园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宽阔的进山大道两侧依次排有滑草、射击、攀爬、品茗、烧烤,以及儿童游乐、网红打卡、野营训练、歌舞表演、书画长廊等项目景观,大人们带着孩子纷纷感受着清明时节放飞心情、娱乐健身的美妙体验。

翻看导游图,上面介绍:老山地处古城金陵近郊,长江北岸,横贯浦口区境内。自东北至西南绵延近百里,总面积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最高海拔442米,年均气温15.3℃,素有“南京绿肺、江北明珠”之美誉。1991年国家原林业部批准南京市建立“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乘坐园内观光车不到10分钟,我们就来到了老山主峰脚下。随着众多游客,沿着人称“老山云梯”的登山步道,我们也开始拾级而上。沿途树木参天、翠竹林立、花草遍野、鸟语虫鸣、薄雾缭绕、空气清新,直教人忘却了登山的疲惫,连我不到6周岁的小孙子也是蹦蹦跳跳、边爬边喊、上冲前行。不到1小时,全家人就成功问顶。到了山顶,发现还有一高约20余米五层六面的瞭望塔,一鼓作气,又带着家人登上了塔顶。待心绪渐渐平静后,我就沿着塔顶环形廊道细细观赏起来。远眺东南,长江如带如练,主城若隐若现;迎望东北,新区高楼林立,建设如火如荼;俯瞰西北,村落星罗棋布,田野油菜花开;放眼西南,群峰连绵起伏,树木挺拔苍翠,更有山腰云雾飘绕,竹林随风摇曳……看到这里,我心头一震:眼前的一切,不正是距此5千多里、我曾为之战斗过的云南老山的再现吗?

此时此地此景,不由得勾起我对西南边陲那座老山的深深记忆。当年那座曾让世人聚焦、让国人牵挂的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境内,海拔1422米,面积8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5.2℃。占据该山,北可通视中国境内纵深25公里的广大地区;南可俯视越南老寨、清水以南至河江省省会27公里的众多地域,是扼守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驻守山上,你可时常领略“一日不同天、四季不同景”的奇特景观。东方破晓,红日冉冉升起,光照云海,尽显锦绣;临近午间,云雾时来时去,盘旋翻滚,宛若仙境;傍晚落日,霞光漫山倾泻,穿云透雾,醉人心田。春天山花遍野、蝶舞鸟鸣,夏日层林叠翠、植被茂密,秋季红黄棕绿、色彩斑斓,冬时薄雾弥漫、天地浑然……1979年我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胜利回撤后,越南当局不甘失败,屡屡派兵越过边境一线,对我实施挑衅、袭扰和蚕食,并侵占了我雄伟壮丽、风光无限的老山。凭借老山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越军频频向我境内农场、村寨、学校开枪开炮,致我军民伤亡惨重,边民被迫离乡,良田无法耕种,学生不能读书,我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遭受到了严重威胁和损失。为驱除越冦、巩固边防、锤炼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原昆明军区指挥所属部队于1984年4月28日凌晨,突然对敌发起进攻,一举收复了老山及其周边众多地区。尔后,针对越军的不断反扑和袭扰,军委又先后抽调南京、济南、兰州、北京、沈阳、成都军区的部分部队开赴云南老山前线,执行对越轮战任务,进而既确保了我边防稳定、领土完整和边疆各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更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极其宝贵的长治久安的外部环境,由此也催生出《望星空》、《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等荡人心魄的歌曲,更诞生出“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献至上”这催人奋进的“老山精神”!

作为兰州军区所属炮兵某部的一员,我有幸随所在部队于1985年12月义无反顾地奔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经受住了历时一年半之久的血与火、生与死考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离开云南老山不知不觉已有30多个年头了,但就在当下,伫立南京老山,郁郁葱葱、鲜花竞放、百姓乐业、山河无恙的实景仿佛触手可及;遥望云南老山,向死而生、血洒疆场、丹心映照、固守边关的身影变得更加清晰。倏然间,我深深感悟到:在远离战火硝烟、充满欢乐祥和的今天,两座老山隔空相望,何尝不是在告诫人们时时莫忘战争与和平?何尝不是在提醒内地与边疆时时都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

站在这山望那山,

穿越时空俩相伴。

老山精神永传承,

众志成城坚如磐。



作者简介:

吴蔚,男,江苏如皋人,硕士研究生。17岁参军入伍,历任旅、师、集团军和军区机关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兰州军区司令部某局局长,甘肃省白银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曾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喜好文学,有近百篇诗歌、散文、回忆录等在军内外刊物发表或获奖,并多次被评为优秀作者。


联系电话:17368717288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9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哈尔滨印记

哈尔滨印记

哈尔滨印记任小萍(一)吾有一女,文静、端庄。吾有一儿,憨厚、壮实。吾女是我所生。吾儿系我女婿。人说:女婿顶半子。我说:女婿就是儿!说到女婿?儿,就会想到哈尔滨。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去过许多的城市,比如高冷的拉萨、慢时光的喀什、神秘的额济纳旗、...

​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

​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

【谨以此文献给看似普通其实并不平凡的所有女性】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渔樵耕夫   谢 通 去年浙江旅行,走了一个大环线,从湖州到杭州,到台州,到温州,到宁波,到绍兴,再到杭州,最后到千岛湖,名山秀水,历历...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郭继锋写点闲散文字,记下眼中所看的、心中所想的、日常所做的,这是我的爱好。我的父母常成为我文字中大小不等的一些角色,读文字给父母听,让他们知道被我写进了文章,这又是我的一个喜好。十年前,5月份,农村做秧亩的季节,那时...

万物清明

万物清明

节气|万物清明文/余慧 相比清明的细雨,我更喜欢清明的阳光;相比清明的忧伤,我更爱清明的明朗。它清亮、明媚、朗润,在清明,我们以一种轻盈的心态,向早春致敬。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果说三月的春意最是朦胧,那么四月...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刘关碧踩着起起伏伏的古石板路,扣响一扇扇写满故事的木门,内心莫名的激动,如同遇见从未奢望能够遇见的故人。这弯曲悠长窄窄的小路,宁静得让人心痛。远处穿街而来的风如同异族的歌者,呜呜地来,轻轻捋过我的发丝,就从从容容地跑去,从头顶上从...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邹健美在故乡,风是大自然全年馈赠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不管是初春的东南风,还是寒冬的西北风,来了,你都要照单接受。当父亲朝着东南方向手搭凉棚,迎风微笑,眼中泛光之时,便是东南风吹起之时,这个时节,他会格外地忙碌起来。会天天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