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武穆古槐春渐深—— 曹桂明

陈蓓蓓1年前 (2024-04-08)散文随笔3137

武穆古槐春渐深

作者:曹桂明

武穆古槐春渐深,

雉水四月花更明。

龙游杏乡寿高地,

双凤还巢舞搬经。

前几年,家乡正在申报“中国民俗之乡”,我以为家乡地道的美食传统、仁孝的育人特色、长寿的人居环境,甚至是乡人对神灵的敬畏也会一并收录在非遗的文献中。我以为老百姓的信仰才是根,是一切信仰的基石。爱这片土地,才会去乞求一方神灵的护佑,这是一种心理暗示,与我们祭奠英雄的初心并无冲突。烧香还愿,对于靠天吃饭的庄稼人来说是先辈的遗风,这是一种善良淳朴的民风。

这次采风古槐前面的小庙,就因为里面悬挂了岳飞的造像而得以留存。为画这幅造像,我让画师进行了两次的修改。初稿中,岳元帅的红缨枪的比例有点短,枪尖到达的位置在战马的前腿关节处。元帅长期悬腕持枪,又不在冲杀的状态,画面失衡且吃力。复稿中,元帅端坐千里驹上,左膝与画面呈直角,且又在构图的中线上,人物的设计上有些拘谨。

马掠槐花叶,帅饮西乡水。此刻应该有点武穆王酒足饭饱之后小憩的安详随和。当时,岳元帅抗金途经加力,乡里人送水送食,符合这样的历史事实。

画家王大渊老师是绸都手绘丝绸的传承人,其三易画稿,我落笔题字:

仙槐岳帅,佑百姓康宁;

土地泽福,保四季平安。

我多次邀请乡贤刘桂江先生和张奎高先生到我家叙旧,老槐是必经之路。岳飞抗金的历史一直是我们关切的话题。他们二人长期在地方主政主文,很注重乡情民调,也有拓展古槐园地的思路情怀。

  这次作协甲辰明后采风的第一站就有我们村,我是非常开心的。看着采风的全家福,我不由得慨叹:

八九不离实不至,

十有八九是吾师。

我在苏杭寻桂子,

樱花缤纷贺成诗。

家就在古槐向西的第一条河线上,临水而居。河道的疏浚工程即将开始,绿化带也会同步跟进。村里的规划是,村部改善和河道疏浚工程完成后,邀请回乡互动一次。借用几年前我在苏州获奖征文的最后一句话:

诗意般的生活,这也许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吧!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8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那时的陀螺

那时的陀螺

那时的陀螺刘正林小的时候,我很喜爱陀螺。初时,缠住父亲,削了个粗糙的陀螺,我连蹦带跳,挨家挨户找小伙伴们炫耀了好半天。后来,条件改善,我“忍饥挨饿”,积攒了好些天的馒头干,在学校门口小贩那里换了个精美的陀螺。同学们喜欢带陀螺到学校,下课铃一...

如皋水土

如皋水土

如皋水土渔樵耕夫   谢通如皋的土壤是富硒的。如皋的土地是美丽富饶的。在如皋这片热土上,孕育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这,自有历史学家、地方志专家、骚人墨客、传媒高手挥毫记载,我只能用我的一支秃笔,写下...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胡萱萱父亲一直以来就喜爱看电影,从年少到年老几十年兴趣不减,无论中外,大陆港台,也不管枪战还是文艺片,一律照看不误。父亲平日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电影,父亲会换作另一个人,兴致勃勃,神采奕奕。记得我上大学时影视课布置了一个作业,...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郭继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陪妈妈看眼睛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妈妈由于白内障在医院治疗,我与姐姐一起陪妈妈住了两晚,早中晚一起吃了七餐,一起超市闲逛,削个苹果一起吃,打个呼噜一起听,心里特别满足。翻看记忆,妈妈的右眼也是白内障...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邹健美“我一直在想季节的转变,我今年不想错过春天,草变绿的那一刻,我要在身边。”《听客溪里的朝圣》中的这句话提醒着我不要错过今年这个春天。“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立春时节须得“咬春”,咬住不放,不许春天轻易溜走。...

乡村二月春游乐

乡村二月春游乐

乡村二月春游乐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年级(4)班陈光瑞“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城市里的春天才星星点点,而乡村里的春天却已欣欣向荣,一派繁华。这次的春游,我推荐大家跟着我去乡村玩一玩。乡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