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陈曦霞作品《年年有余》

陈蓓蓓3个月前 (01-27)散文随笔2551

年年有余

作者:陈曦霞

我爹盼今天这个日子,盼了好些天了。日也思,夜也想,估计这三五天他老人家做梦都在到处打电话,找人。

找人干嘛?找人到我家门口的池塘里起鱼。

对,我们这里从池塘里捞鱼,尤其是年底从池塘里捞鱼,叫“起鱼”。这“起鱼”的说法由来已久,我没查典故,一厢情愿认为,作为人,将池塘里自由自在活着的鱼儿捞上来千刀万剐变成美味佳肴,不说杀戮,至少是杀生。不用“捞”和“捕”,用“起”,应该是人类对鱼这种在地球上比我们更早出现的动物的敬畏,或者说,我们人类的远古就是海洋生物、动物,几亿年的进化后,我们变成了所谓的灵长类高级动物,而鱼,还是鱼,还是几亿年如一日地在我们无法生存和依然在探索的水下世界自由翱翔——如果海洋是天空的另一种体现。所以,我们用“起”鱼来描述捕鱼,应该是表示一种人与鱼较量的沉重感。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弱肉强食,水里的鱼儿几乎从来不会反抗人类的杀戮。说实话,每次我杀鱼时,看着它那呆痴的眼睛,被刮干了鱼鳞破开了肚子还在苟延残喘的嘴巴,痉挛的身子,于心不忍的同时我仿佛会看到自己未来的命运:在死神面前的人类,也是这样的无助啊。然后我恶狠狠掏出它的心肝:我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还掌握不了你?!

我记得我之前的一个老板,并非素食主义者,但他一直坚称自己不吃活鱼——就是不杀生,只吃死了的鱼。鱼从活着到死了的过程是有些残忍,但既然你也吃鱼,那就不要矫情了。借别人的手杀生,你享用,这就有点那个了。

扯远了。

中国的古老传统,尤其是辞旧迎新时的各种考究,源远流长。年年有鱼,年年有余,任谁都喜欢这样的好彩头。我家门前的池塘已经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了,有名有姓,谓为“陈家池塘”,远近闻名。之前池塘河水清澈,味道甘甜,现在自然不敢夸这样的海口了,毕竟现在整体的自然环境是不如之前了,我家门前池塘又不属于村里重点清理整治的对象,加上周围农田的农药污染,垃圾的排放,水质是肯定不如早些年了,好在池塘不算小,也并非一潭死水,欲取之必先予之,所以我爹这些年一直持续地投鱼苗,但并不喂养,只让鱼儿吃水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鱼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鱼,口味一直不错,为我家这块“风水宝地”加分不少。

腊月二十开始,我爹开始电话联系之前每年来我家池塘的那位起鱼人。一问,哦豁,对方得胃癌了,去南通化疗去了。我爹连连叹息:他才六十多岁啊,去年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就得了胃癌了???没办法,找做鱼贩子的邻居家联系有没有帮忙起鱼的,第二天答复,找不到人。我爹思考了一天,跑到他的发小家。这发小会撑船,会撒网,是偷鱼专业户,这起鱼的活儿对于他来说易如反掌。结果我爹又被震惊了:和他同龄的发小住进了人民医院,心跳150,等着心脏搭桥手术!

这消息对于我爹来说,真不是个好消息。起鱼是小事,发小这心脏搭桥后,就不能生龙活虎度过余生了,我爹又是连连叹息。日落西山了,他又跑去找一位认识四五十年的专职起鱼人家——又是被拒了!

眼见着没几天要过年了,这鱼不上岸,除了家里的我在翘首以盼——我就喜欢吃鱼,和青菜。还有其他几个我爹年根岁底有礼尚往来送礼的朋友和亲戚,我爹认为人家也在等着我家池塘里的鱼。老爷子曲线救国: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将大鱼起上岸,找卖鱼苗的老板!还真给他找到了,对方答复:等会儿帮你联系。

结果,第二天,我二表嫂那里急我爹所急,一大早电话我爹:舅舅啊,我在我娘家那里帮你找了个起鱼的,他马上就往你家池塘这里出发啦,已经在路上啦。我爹开心极了。彼时,卖鱼苗老板来电,说帮忙找了个起鱼的,我爹傲娇地回答:我昨晚找你帮忙联系,你一直没回复,现在我家有人来帮忙起鱼了。不用了。

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这电话是昨天上午9点接的,然后,我爹,还有我们一家人,等那位“已经在路上”的起鱼人,一直等到夜幕降临。

我爹脸都黑了,骑着他的电瓶车赶到我二表哥家,一顿抱怨。二表嫂表示,对方属于“起鱼”达人,业务兴隆,当天实在是没办法脱身,还有业务没扫尾,明天,明天,一定到你家!

今天一大早,我8点起床后得知,我爹已经又跑了我二表哥家一趟了。二表嫂再次驱车去她娘家。这次我二表嫂信誓旦旦:今天,马上,就来!她一路押送,终于,可算是将起鱼的护送到了我家池塘。

过程是非常坎坷的,结局是相当欢庆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事多磨。二表嫂娘家那里的这位徐老板是泥瓦匠出生,手艺好,近几年又承包了上百亩良田,家有收割机,而看他撑着小小的塑料船在池塘里灵活穿行,撒网,用竹竿击打水面,刺激得鱼儿在池塘里跳跃,一问,原来,该徐老板起鱼已经有了二十多年历史了,自然是技艺精湛。所以,我们永远不能小瞧身边那些看起来脏兮兮苦哈哈的农民老大哥,说不定他就是身价百万的隐形富豪。

今年起上来的鱼比往年更多,更大,惹得我爹笑眯眯地在寒风中一条条过称,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爱不释手。

至于究竟今天我家池塘起了多少条鱼,最大的有多重,我这里就不剧透了,免得你们都想着来我家池塘分一杯羹——钓一条鱼。真想吃陈家池塘的鱼?请带一壶浊酒来我家,煎炒蒸炸,我来烹制“百鱼宴”,咱们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97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最是书香能致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如皋市实验小学五(11)班初冬,雪未至,霜早降,背一阙宋词,丘壑苍茫;诵一首唐诗,唇齿留香;读一本好书,一路芬芳......入冬了,我们的读书征程又一次起航——1.喵,洋芋来了      朱艺丹这...

如皋水土

如皋水土

如皋水土渔樵耕夫   谢通如皋的土壤是富硒的。如皋的土地是美丽富饶的。在如皋这片热土上,孕育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这,自有历史学家、地方志专家、骚人墨客、传媒高手挥毫记载,我只能用我的一支秃笔,写下...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张源源我想天堂一定很美,奶奶才会一去不回。我出生那年,奶奶五十二岁,我十岁那年,奶奶六十二岁,我结婚那年,奶奶七十五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奶奶八十九岁。这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您选我做孙女三十六载。2022年2月15日中午11:...

万物清明

万物清明

节气|万物清明文/余慧 相比清明的细雨,我更喜欢清明的阳光;相比清明的忧伤,我更爱清明的明朗。它清亮、明媚、朗润,在清明,我们以一种轻盈的心态,向早春致敬。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果说三月的春意最是朦胧,那么四月...

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彭红霞不出意外的,今年父亲的生日我仍然不可能回家给他祝寿了。自从远嫁异乡,回家便变成奢望,尤其是自上次回家因疫情一隔多久不能回来,想起就感觉后怕。怕什么呢,其实当然不是怕去了回不来,也不过是为了孩子要上学,还有需要那个能保生活的工...

母亲

母亲

母 亲曹桂明父亲去世以后,舅舅们劝母亲把家庭的事务交给我来打理,母亲默不作声,显然,她还没有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缓过神来。母亲一辈子克勤克俭,为这个家辛苦操劳。我接过长辈们的话安慰母亲,说她还是这个家的主心骨。早上蒙蒙亮,母亲轻轻推开房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