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钱进

季健3年前 (2022-04-18)《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2899

走在追梦的路上

——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钱进

 

读书亦是读人,见人方能见章。初见钱进,白白净净的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透着一股书卷气。相处久了,你才会发现,其实在他文人的外表下,骨子里流淌的还是军人的血,浑身上下散发出的还是那股不变的军魂。

钱进,有人说他有诗人的放荡不羁,也有人说他有词人的慷慨豪迈,还有人说他有散文家的多情善感。而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默默地走在文学道路上的追梦人。

他曾经告诉笔者:很小的时候,当语文老师的母亲教会了他一首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栗。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虽然儿时的他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但也似乎知道读书很有用。从此,他与书结缘。并按照母亲的要求,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段句。在这种“严苟”的要求下,经过日积月累,他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作文经常被拿到高年级去读,还多次在《少年文艺》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对钱进影响深刻,高玉宝从农家娃成长为军旅作家的经历,深深吸引着他。从那时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一个想当作家的梦想。为了让这个梦想早日成真,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文学书籍:《红旗谱》《红日》《青春之歌》《金光大道》《艳阳天》等,一本本书成了钱进文学的启蒙,打开了他追梦的大门。

初中的时候,他开始看四大名著,看世界名著《悲惨的世界》,经典爱情巨著《飘》《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时阅读文学经典《四世同堂》《牡丹亭还魂记》。许多作品让他震撼,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鲁迅的《故乡》《社戏》,钱钟书《围城》,张爱玲的《金锁记》等等。为什么这些作家能写出如此打动人的作品,他苦苦追寻着答案。

十八岁那年,他投身军营,成为新兵连唯一看过“四大名著”,能写写画画出黑板报的“新兵蛋子”,后来当上了战士报道员,真正和文字结上了缘,成为部队一个“舞文弄墨”的文化兵。转到地方后,钱进进了如皋国营印刷厂当了一名切纸工,仓库成了他的书房,纸垛成了他的书桌,看不完的新书是他的精神食粮。再后来,转到机关工作,依然是和文字打交道,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人生如诗、半生沉浮。“一篇诗,一斗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在钱进的身上,我们可以读到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慷慨豪迈。“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钱进的身上,我们也可以读到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气风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在钱进的身上,我们还能够读到唐伯虎的风流倜傥……

直到有一天,钱进忽然打电话告诉我,他的作品《站在的秋的路口》正式出版了!或许这也是钱进半生的写照。

我曾经多次问过钱进,到底是什么时候有了出一本书的想法的?他也从没有正面回答过这问题,只说,“就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吧”。岁月不负苦心人!每每酒后,钱进常会念叨,当兵时曾经在《解放军日报》发表过几个头版头条,转业后策划了哪些有影响的新闻报道,发表过哪些脍炙人口的文章。对于这些,他记得特别清晰,标题、甚至是行文的思路,就像是昨天的事情。这是一种执着,甚至可以说是执念。佛语说,拿起,放下。现在很流行,很多年青人都喜欢挂在嘴边,似乎是一种时尚,一种酷帅。其实,这里边又有多少人真正拿起了呢?也许,只有真正拿起了的人,才能知道“放下”有多难?

英国诗人叶芝曾写道,奈何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梦想便不复轻盈;他开始用双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实而非花朵。沉浮半生,钱进终究没能学会放下,于是就有了《站在秋的路口》。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向前飞。行过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心中有梦的日子是快乐充实的。祝愿钱进在追梦的路上脚步永不停歇!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19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时鹏寿,和他聊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他绝对算得上一个“绝顶聪明”且幽默风趣有趣的人。他说:“读书、藏书、写书是我人生的重要内容,是图书垫高了我的人生。”在时鹏寿成长的过程中,经历...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与余慧同事二十多年。她给我的印象是个内向且不多言的人,甚至害怕与别人打交道。然而,媒体工作却需要经常跟别人打交道,而且是很多很多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余慧曾经一度担心自己会人格分裂。外出采...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做个幸福的读书人——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朱洪海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做个幸福的读书人——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朱洪海

做个幸福的读书人——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朱洪海 朱洪海小时候就喜欢书,但拥有的书太少。隔壁的伙伴家境优越,父亲在煤矿工作,带回来很多武侠小说。《隋唐演义》《射雕英雄传》《童林传》等书,朱洪海都是在邻居家里读到的。小说里的精彩故事让...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1)——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1)——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培

 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培 小时候读书,是带着一份好奇、一份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了解去读书的。陈培的童年,是在“小儿书”的陪伴下长大的。每到星期六,他最迫切的心情便是等待夜幕的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历年来就被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而在咱们如皋就有一位研究鲁迅的专家,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如皋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根生。说到...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行走于读写间的深情告白——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身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定会是文章高手、著作等身。可谁会想到,潘爱萍竟有一段仇视读书、厌恶写作的心路历程。小学时的潘爱萍,活泼好动,性格外向。对读书写作,率性直言,不喜随流。她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