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1)——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康小亮

季健3年前 (2022-06-08)《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3700

读书是求师的桥梁

——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康小亮

 

周末的午后,我和康小亮相约在如皋书城,喝着绿茶,伴着书香,我们聊读书,聊写作,聊与文字打交道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小学阶段,康小亮开始读的是《水浒》、《三国》,接着读《白话周易》。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翻阅《古文观止》、《论语》、《道德经》、《菜根潭》、《小窗幽记》……然后开始读近、现代的散文、杂文和诗歌,如纳兰容诺、仓央嘉措、徐志摩、牛汉、黄裳、汪曾祺、季羡林等名家文集。后来他爱上书法,由于爱好率真洒脱的书风,对宋人米芾的系列丛书曾手不释卷,临帖时,其实是和古人的一种对话,并与之产生了一种共鸣。那一刻心情会无比激动,甚而夜不能寐。后来把书法、武术、禅道熔汇修炼,高古脱俗、旷达自由、从容流转、跌宕多姿的尚意书风是康小亮的追求。

一次偶然的机会,康小亮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1983年出版的《武林》杂志,几乎在同时段,康小亮正在学习通背缠拳,而这本杂志上正好有一篇陈国锁、孟乃昌写的《郭永福与通背缠拳》。由于当时公开出版缠拳的著作很少,权威性武术专业杂志刊发缠拳,使他认定缠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并珍藏了这本杂志。后来搬家,该杂志不慎遗失,让他痛心不已。

通背缠拳拳谱第一次公开出版是1936年山西洪洞荣仪堂书局石印发行,共八卷,由第七代拳师樊一魁历经十年编著而成。阎锡山、宋哲元、赵戴文、韩复渠等分别题词。2011年1月,台湾逸文武术文化出版公司影印再版。康小亮在网上购得一套,钤印珍藏于馆内,供学员和来访者研读。

有时康小亮买不到缠拳内部印制的书藉,就自己动手复印装订。也有让他产生意外之喜的事,十年前他逛靖海门古玩市场,向一古玩摊主买了几件古玩,闲聊时得知他家有一本古拳谱。他提出去他家看看如合适就买,古玩商说自己玩的不卖。康小亮软磨硬泡,加之临近中午,请古玩商去小饭馆吃了个工作餐,古玩商用摩托车把我带到距县城西二十多里的加力乡农村家中,接过拳谱一看,是民国七年(1916年)?宣纸石印本,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康小亮内心窃喜,玩古玩的都知道三种古书最值钱,一是拳谱,二是食谱(老菜谱),其次是乐谱。因为这三种老谱存世量稀少,在古玩市场很难踫到,故珍贵。康小亮在古玩商面前故作镇静地说,这拳谱没有价值,封面也残了,说着便掏了百元大钞塞去。古玩商摆摆手大气的的说,算了送给你,你今也买我东西还请我吃饭,就交个朋友吧!回来一细看,全书三十二幅手绘练功图缠拳都包括了。该书证明了拳经捷要篇与缠拳动作及名称极为相似。康小亮重新装裱了古色古香的封面,用古朴的隶书写了《拳经》二字,还原了原书的风貌。在内页用朱砂小楷题了一页跋。这本民国古拳谱也成了他缠拳馆馆藏珍品,对研究缠拳文化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康小亮四十岁前,一路坎坷。在坎坷逆境中,是书陪伴了他一路前行,告诉他,要做成功一件事,须厚积薄发,十年磨一剑。书籍告诉他,失败和困难是最好的修行,只有保持不惑的信念和心无挂碍的心境才能修出正果。《易经》、《道德经》告诉他什么是大道至简和天人合一的自然,如何做人做事无上智慧等等。

读书让康小亮爱上了文字,爱上了写字作文。20年前开始在各类全国、省市级报刊发表散文、通讯作品达上百万字。在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奖多次。出版了专著《秘传通背缠拳》、《通背缠拳技击精要》二本,其中《通背缠拳技击精要》一书还获得了2010年市政府的“体育科研奖”,散文集《岁月印记》、《紫罗兰》也相继出版,被全国及海内外读者争相购买收藏。

读书、写作,康小亮用一种无比芬芳的孤清自沉,且不管这自沉可是一种芬芳的泅渡。只任意,只欢喜,亦不管这欢喜里可还有沧桑氤氲的纯洁,可还有活色生香的坚硬,以及一丝丝纯朴的色。这些文字是他成长中一点点的蜕变,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倾尽所有。

读书是康小亮求师不可缺少的桥梁。

 

f95f41b2b96534b22fb49893bd4d75b.jpg康小亮,1977年生,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国家级非遗缠拳第十代传承人、市书协会员、市作协会员。有武学专著5本,散文集《岁月印记》、《紫罗兰》2本出版行世。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9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与余慧同事二十多年。她给我的印象是个内向且不多言的人,甚至害怕与别人打交道。然而,媒体工作却需要经常跟别人打交道,而且是很多很多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余慧曾经一度担心自己会人格分裂。外出采...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9)——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9)——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最是书香能致远——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康德老人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在接触它的时候,往往会感到一种惆怅。郭朝晖先生夜里刚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第二天一大早,便欣然如约接受记者...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历年来就被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而在咱们如皋就有一位研究鲁迅的专家,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如皋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根生。说到...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5)——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5)——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读书不觉已春深——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进了三月,寒潮就开始在春的追赶下,藏在了枯枝败叶里。一阵滚滚闷雷之后,烟雨湿了衣袖,花香染了乌鬓。在一个懒洋洋的午后,随着花开,璃华悄然而至。当她夹着自己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人生杂货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行走于读写间的深情告白——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身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定会是文章高手、著作等身。可谁会想到,潘爱萍竟有一段仇视读书、厌恶写作的心路历程。小学时的潘爱萍,活泼好动,性格外向。对读书写作,率性直言,不喜随流。她曾大...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9)——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9)——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岁月流逝涌诗情——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在文坛渐渐寂寞和冷落的时候,如皋女作家朱广英在文学园地里默默地耕耘三十年。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出版《青春的印记》、《心灵的独白》、《水边佳丽》著作,多次荣获各级政府文艺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