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信者,心之信仰

季健3年前 (2021-12-03)散文随笔4303

信者,心之信仰

张源源


桑吉奶奶说:“雪,是埋不住人的!人嘛,就是要靠气息,有的时候人走了,气息还在,你就会觉得,这个人还在这里一样。”

这是看完电影《信者》最直抵我内心的一段话。这是一部旋律动人、景色宜人、故事感人的暖心之作。电影中藏族同胞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纯粹的生命信仰,足以让我们放下心中的烦恼,重新审视当下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具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当电影镜头舒缓地铺开时,大片草原来到眼前。草绿绿的,花艳艳的,风吹得很远;圆圆的太阳,天边游走着;鸟儿欢快地翱翔着,牛羊悠闲地甩着尾巴。牦牛身上黑色的鬃毛,是黄昏里长出的另一种草,顽强,坚韧。暮霭起了,渐渐吞没了草,吞没了花,吞没了牛羊,吞没了房屋,也吞没了守望的人。天边成了黑沉沉的遥望,星星在头顶闪烁着,像一盏盏人间灯火。

这样的画面容易让人想到灵魂,草原的灵魂,牛羊的灵魂,人的灵魂。灵魂是很玄的东西,说梦想更现实一些。谁生来没有梦想?电影主人翁尼玛央珍,穿梭在滂沱的大雨中、无边的旷野中,在冰天雪地中,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独行的身影,更是一份独自坚守的灵魂。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不畏艰险,不仅是为了送“信”,更是将自己心中的信仰传递。当收件人接过信时,尼码央珍脸上露出的笑容是那样的纯粹,那样的满足。那一刻,你能感受到,一种幸福的暖流自然地在每一位观影人心中流淌、传递......

尼玛央珍跨着绿色邮包走在大草原上,邮包里一封封信件,成为了藏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影片中小女孩梅朵的父母外出务工,但其父母临走前告诉梅朵,只要写满100封信,爸爸妈妈就能回来。于是小女孩坚持不懈地写信。第一次看到尼妈央珍,她从独木桥上飞奔而来,满怀希望地把信交给邮递员,却因为地址错误收到了尼玛央珍带来的退信,小女孩失望地大哭着说:“你是个假的邮递员”。后来尼玛央珍来到梅朵的学校,看到课后梅朵十分用心的在为风筝画翅膀,因为老师课上讲,风筝是纸鸟;再后来尼玛央珍从老所长那里得知真相,多少年来梅朵父母早已音信皆无,所以老所长就把她每次给爸妈的信偷偷藏了起来。尼玛央珍突然深深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与使命。在小女孩心中,她不只是一个送信的邮递员,更承载了小女孩内心对亲情的殷切期盼与寄托。

当尼玛央珍带着彩色的纸鸟(风筝)从远处走来时,梅朵的眼睛里充满了意外与欣喜。尼玛央珍将梅朵的信粘贴在风筝上,风筝在空中展翅高飞,梅朵在草原上尽情地奔跑着。阳光下,尼玛央珍舒心的笑着,像梦想守护者一般,熠熠生辉。

邮差大哥多吉朴实的话语也让人印象深刻:“时间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要是想着它,就会过得很慢;如果你不想它,一天跟一辈子没什么区别。每次遇到困难,就会捡一块石头,困难越大捡的石头越大,然后把石头扔到河里,无论多么大的石头,河水总会把它变成泥沙。”

尼玛央珍负责的两个村的山路都崎岖难行,她只能背着沉重的邮包徒步、挨家挨户送信。她走过泥泞的小路,跨过皑皑的雪山。人生第一次尝试溜索道,第一次遭遇泥石流;目睹了死亡,她动摇过也退缩过,但最终她还是坚守了下来,一年又一年,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人这一辈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困难总是接连不断的,大到突如其来的变故,小到鸡毛蒜皮的琐事。因为年轻,我们总是习惯把每一次困难都当成是生活的苦楚、命运的不公。只有当数年后回首往事,才会发现那些曾经的困难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犯了错遇到困难,我们记录下来,认真总结,及时止损,积极改正,做到相同类型的错误坚决不犯第二遍。当我们在经历困难,面对人生低谷时,更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不能片面以别人的评价和事情的结果来衡量自己,只要心中有信仰,那么与困难共渡的过程中也能活出自己的价值。困难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被困其中,而要生长出正视它、战胜它的信仰之力。

一路带有仪式感的送信之旅,也让我读懂了邮递员尼玛央珍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她是怎么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并不是单纯靠着意志力,而是心中的那份信仰。

之前有朋友曾问我:你的信仰是什么?我难以回答,我只知道自己的信念是什么——每个人的价值不是他自己获得了多少物质财富,做多大的官来决定的,而是能别人带来多少帮助,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今天看了《信者》这部电影,我似乎明白了信仰的内涵:就是把自己的信念付诸实践,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努力、去接近自己的理想信念,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37.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萝卜情缘

下一篇:《传承者》序

相关文章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朋友的微博更新说“秋天来了”。不经意中,秋天真的已经走来了。坐在电脑前,不由自主地想敲打出一些文字。一段简单明了的文字,读懂或不懂,只是文字里带去的感觉是否遇对了人,没有难懂的文字,只有难懂的人,有无病呻吟,也有喧嚣里寻求的一丝静谧。这几天...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季健《阅读的力量》序汪  政在世界读书日前后,很高兴为季健兄的《阅读的力量》写几句话。 这是一本特殊的书,是一本为读书人画像的书。书中的读书人都生活在如皋市。我有幸在这座苏中小城工作生活了二...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陈曦霞这年代,有两个地方不能有家人:没有家人在医院,没有家人在监狱。道理不言而喻,但是2019年3月,我们进了医院,确切地说,是我爱人住进了医院——他发生了一起不应该的工伤事故,在拍片检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肾脏里...

笑谈盐米茶

笑谈盐米茶

笑谈盐米茶渔樵耕夫   谢通古代大儒孟老夫子说:“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嘛,人类要延续嘛。我国民间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吃的是盐和米,说的是情与理。”一些西方国家迎接客人的时候,就是请刚刚见面的客人,象征性地尝一点盐巴...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渔樵耕夫   谢 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史的框架中来考察,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现在我想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来彰显这种民族自豪感,好比...

万物清明

万物清明

节气|万物清明文/余慧 相比清明的细雨,我更喜欢清明的阳光;相比清明的忧伤,我更爱清明的明朗。它清亮、明媚、朗润,在清明,我们以一种轻盈的心态,向早春致敬。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果说三月的春意最是朦胧,那么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