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父亲喜爱看电影

季健4年前 (2022-01-30)散文随笔4036

父亲喜爱看电影

胡萱萱

父亲一直以来就喜爱看电影,从年少到年老几十年兴趣不减,无论中外,大陆港台,也不管枪战还是文艺片,一律照看不误。父亲平日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电影,父亲会换作另一个人,兴致勃勃,神采奕奕。


记得我上大学时影视课布置了一个作业,就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写一篇影评,打电话给父亲,听听他的建议,最后他说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影评的标题: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我曾经从叔叔那里不止一次地听说我父亲的儿时趣事,那时候我的爷爷奶奶经营着一家工艺品店,家境还算不错,家中孩子谁表现好,谁就可以得些小钱作奖赏。兄弟三人,伯伯拿了钱,通常喜欢租一辆自行车,围着全城猛骑一通,年纪最小的叔叔自是买些糖果解解馋,而我的父亲则是直奔电影院,尽享精神大餐。爷爷奶奶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晚饭则是伯伯负责煮,父亲负责往灶台下的炉膛里添柴火。如果有了新电影上映,父亲就会想着法,打个时间差,在爷爷奶奶回家前央求他的弟弟帮他加柴,而他溜进电影院过把瘾,回来时捎带些花生瓜子犒劳两兄弟,然后在灶台旁悄悄给他们讲述他刚刚看过的电影情节。三个少年围着灶台,一个兴高采烈地讲着,另两个津津有味地听着,炉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映红了三个少年的脸庞,也温暖着他们的童年。


父亲和母亲谈恋爱的主要方式也是看电影,结婚后有了姐姐和我,一家人的主打娱乐仍然一如既往。记得有年除夕,一家人喜气洋洋去了电影院,看完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突然大叫一声:“不好!”撒腿就跑,原来是忘了炖在炉子上的肉骨头了,上世纪70年代,吃肉还是件稀罕事,为这事父母懊恼了好长时间,但对电影的爱好并未因此消减。


我上初中的一个周末,下午放学早,回家的路上看到剧院门口一溜烟的人在排队买票,我也凑着热闹加入,进场时电影已经开始,猫着腰在黑暗中找到座位坐下,虽然事隔已有30多年,但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部巴基斯坦的电影,片名叫《不能没有你》,讲述的是一对父女情深的故事,在影院里我是哭得稀里哗啦,散了场灯大开,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外走,忽然在另一过道的人群中我看到了父亲!父亲也看到了背着书包的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回味着刚刚的电影情节,父女俩一路无言,回到家母亲奇怪父亲和我怎么都回来晚了,我俩相视一笑,这一笑将我和父亲彼此的秘密都埋进了心里,现在回想依然明朗清晰。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父亲退休了,更有时间看电影了,不过偏偏这时城里的几家电影院都相继关了门,父亲感到了失落。一天我回到家,看到电视机旁多了件装备,原来父亲买了台VCD机,妈妈在旁边嗔怪:“你看你爸潇洒呢,看电视还嫌不过瘾,这玩意儿一千多呢。”对一贯节俭的父亲来说,这的确是个大投入,但我知道父亲掏钱买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家庭影院的幸福憧憬。以后的日子里,父亲只要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有好片大片的介绍,他便会到城里的各个音像店去搜寻,邻居路上遇到父亲,招呼语基本上都是:“老胡,近来又看了啥好片子啊?”

2004年,我市大剧院落成,恰逢父亲66岁生日。中午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我问父亲:“老爸,想要个什么生日礼物?”父亲微笑:“闲生日,送个啥,不过你去打听一下,今儿大剧院放什么电影?”电影已深深植入父亲的生活,就像一根根茂盛的翠竹,充满绿色的诱惑。


那天大剧院放映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在买票的时候,父亲已是掩盖不住的欣喜:“这片子好,姜文和徐静蕾演的,剧本是一老外写的。”我笑道:“老爸,您哪像66岁的人,一般年轻人都没您懂得多。”银幕上徐静蕾用淡淡的忧伤口吻,在如泣如诉的幽幽琴声中,给我们讲述了她和姜文在岁月深处一段不为人知的情感,银幕下坐着一个任岁月流转仍对电影一往情深的老观众和他的女儿。我忽然领悟到,电影就是生活。一部电影能够折射出一段历史,浓缩出一个人生。父亲性格温厚宽容,淡泊名利,这多少也与他在电影里看惯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潮起潮落有关吧。


时光如流,电影看着看着,一晃父亲已82岁了。庆幸的是老人家身体健康,眼力还行。他的宝贝孙女参加工作,用领到的第一份工资帮他买了一平板电脑,并教会他如何在上面追剧看电影。父亲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我经常看着他,抱着平板,稳稳地坐着,沉浸在亦真亦幻的世界里,在光与影的交织中获取着满足和期冀。每每这时,我都在心里默默地说:“老爸,就这样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啊。”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1.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东北壮游

下一篇:又见腊梅香

相关文章

知味思归

知味思归

《知味思归》刘芸希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鲈鱼羹,张季鹰辞授归故里。远隔千山万水,家乡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嘴里反复咂摸的执着念想。莼菜鲈鱼羹,是吴中的山明水秀,是呢喃的乡音,是摇橹来去的小桥流水人家。家乡——此刻便是这唇齿间鲜美集合的所有。对...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陈曦霞这年代,有两个地方不能有家人:没有家人在医院,没有家人在监狱。道理不言而喻,但是2019年3月,我们进了医院,确切地说,是我爱人住进了医院——他发生了一起不应该的工伤事故,在拍片检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肾脏里...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邹健美“我一直在想季节的转变,我今年不想错过春天,草变绿的那一刻,我要在身边。”《听客溪里的朝圣》中的这句话提醒着我不要错过今年这个春天。“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立春时节须得“咬春”,咬住不放,不许春天轻易溜走。...

我和母亲拉家常

我和母亲拉家常

我和母亲拉家常 张松军 自从老家拆迁后,母亲几乎常年被三个姐姐接去赡养,一是他们已经退休,有时间陪护老人,二是因为我在家排行最小,姐姐们都体谅我们全家人,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所以,平时我们陪伴母亲的时间并不多。&...

榆 树

榆 树

榆 树陈光瑞当春姑娘潇潇洒洒、悄无声息地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人间,桃花还含苞未放,迎春花零星地露出点笑容,而榆树却已经繁花满枝了。远远望去,榆树像一把撑开的绿色的大伞,努力地吸取阳光,为下面的人们遮风挡雨。走近细看,它的花小巧玲珑,如同一粒粒小...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邹健美在故乡,风是大自然全年馈赠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不管是初春的东南风,还是寒冬的西北风,来了,你都要照单接受。当父亲朝着东南方向手搭凉棚,迎风微笑,眼中泛光之时,便是东南风吹起之时,这个时节,他会格外地忙碌起来。会天天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