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苍穹之上——张 娴

陈蓓蓓1年前 (2024-01-17)散文随笔2917

苍穹之上

作者:张娴

 

因为木心先生,又去了乌镇。这里是先生出生之地,也是先生落叶归根之处。整个下午,我都泡在木心美术馆看先生、读先生、听先生。 

世上有一种人,身陷囹圄,精神却在苍穹之上。看到先生这句:我是一个在黑暗里大雪纷飞的人啊!不禁热泪盈眶。木心从29岁到52岁,人生的23年黄金期,几乎都是在管制和关押中渡过的,批斗,打扫厕所,所有的作品被毁于一旦,任何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打他、骂他、欺负他。文革间,三次蒙冤入狱。有一次,是因为有人嘲笑德国诗人海涅,他愤怒地站起来捍卫:你也配对海涅乱叫?!就为这句话,他被囚禁在阴冷潮湿的防空洞里,18个月不见天日。黑暗中,艺术,是照亮生命唯一的光。他用白纸画下钢琴的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和巴赫。他以写检查为由,讨得纸墨,似小米粒般的蝇头小楷,66张纸,正反面写得密密麻麻,小说,散文,诗歌,以及他对美学、哲学的思考……足足65万字,他将稿纸陆续缝入棉衣棉裤,躲过搜查,带出监狱。具体写什么,以至于日后他自己都辩认不清,也全然忘记曾写过什么,这或许只是先生不想辜负艺术对他的教养吧。 

先生,一个坚定的唯美主义者,内心澄净而光明。他永远衣冠楚楚,永远儒雅斯文、风度翩翩,永远保持直立者的姿态和清醒者的状态,不愤怒、不批判,不站队,不怨天尤人,他说:“我生在哪个时代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 

先生早就参透了生命的本质,幸好一生有艺术为伴。艺术帮他熬过最艰难的岁月,艺术让他柔情似水,也让他有金刚不坏之身。所以,艺术的领地,被他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他是著名的画家。看先生的画,有种被巨大能量震撼后的眩晕感。他的山水画,意境深远,气势恢宏,纵向和横向,都取远景,视点很高,仿佛有一双眼睛,从苍穹之上,俯视人间大地——层峦叠嶂,渊深僻静;瀑布浓荫,万籁哑音;冰雪消融,河水寂寥……这些景物,抽象得更像是先生的心造之境。他仿佛要积聚生命所有的能量,将自己的思考、情感尽情地泼洒在画里。还有他的转印画,亦称拓印画。看了作画介绍后,忍俊不禁,仿佛看到先生在满纸水渍前手舞足蹈的样子,临时起意,当场判断,演成一幅画。这多像先生的风格啊,绝对、骄傲、不拘一格、直情径行……难怪有人评价说:“木心的画,是象牙塔里最顶尖的东西,他的艺术高度达到了无法模仿的地位”。 

他是中国当代文学大师。他的文学是通世界的。他说,他是绍兴的希腊人。他爱希腊的神话,也极爱先秦、魏晋、唐宋文化,说他们是雅之极也。他的文字,不贫瘠也不肥美,不喧哗,不壅塞。温暖,空灵,奇妙,丰厚,至真至善至美。他在《从前慢》里说:……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看先生把人与人之间杂乱的是非、纠葛,甚至杀戮、伤害,三言两句,说得惊人的简单明了。从前的锁好看、精美,是因为锁里锁外的人,都活得体面,有尊严。锁外的人,懂分寸,知进退。锁里的人,才不恐慌,有自由。再看先生笔下的爱情,干净、温柔,真挚、纯粹,富有哲理。他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说:“爱情如雪,新雪丰美,残雪无奈------”先生的作品,是人间爱与美的陈述,是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的载体。年过半百,出走纽约,他一边惜时如金,拼命写作,一边如数家珍地给陈丹青等一帮中国学子讲述艺术,文学,音乐,哲学等,这一讲就是五年,让流离失所的文字有了后来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他是音乐建筑的大工程师。他说,是他这个画家和作家联合把他这个音乐家给杀了。他始终觉得他最好的画里渗透着音乐的美,他也是以作曲的方法进行文字书写的。都说,文字的尽头是音乐,那音乐就是说不尽的画和有声的诗词赋……戴上耳麦,静静地听一曲他的乐章。那一刻,万籁俱静,内心感受,无法形容,像是穿越在极大的感受和想像的空间里。天高地迥,苍茫间,仿佛看到有人抚节长歌。时而低沉,缓慢,抒情,像教堂里圣洁的祷告,流淌着说不出的悲悯、深情、慈爱……时而,激昂震撼,响遏行云,仿佛听到“风啸啸马嘶鸣古道上”的雄壮,看到一幅“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的水墨画。再听,舒展、悠扬、跳跃、欢快的音符里流淌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绚丽,“风和闻马嘶,日长蝴蝶飞”的明媚。仿佛看到一群轻盈的精灵,在丛林里,在水云间,载歌载舞的画面……先生的音乐,让我魔怔得时而泪目,时而喜悦,快乐而绝望。那一刹,觉得那个被杀死的音乐家活了,而且全身都流淌着优美的旋律。 

先生,饱读诗书,学识远博,精神壮阔丰富,性情诙谐幽默。他说“人间真可爱,值得天使下凡历劫……”我想,他就是那个下凡历劫的天使吧!一生命运多舛,饱尝人间苦难,却依然挚爱生活。晚年,他居住在乌镇的“晚晴小筑”,东风有信,来人求见,敲门试问,一位诗人可栖此?他正色道:此地没有诗人,只有一位老人。穿着家居棉背心的他,老迈迟缓,但仍卓而不群,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风骨和风度,如果稍有不适,就锁起房门,日常梳理一律关门自理。走出房门,又是一个从头到脚干净斯文,和暖温情,且思维敏捷,常常妙语连珠的可爱老头。有时天真狡黠的神态,似如儿童。 

木心,一个献身于艺术的圣徒;木心美术馆,像极了先生不完美的人生划出的一个优美的圆。乌镇,也因此在桨声灯影、游人如织的喧闹中,有了一份生命的清醒和独立。人们,也因此有了行色匆匆后的一次“从前慢”,在慢慢的日色中,看先生,听先生,读先生。不是先生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先生。成年人的世界充斥着太多的无常--病痛、失业、内卷、情感破碎、梦想幻灭,内心不甘、失望、沮丧、痛苦和孤独……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灵,如何处惊不乱人生的变故,如何拥有独立而自由的人格,温暖而坚定的信念,我们需要文学和艺术的滋养,更需要学习先生的人生智慧和悲悯宽容一切的胸怀。犹如他所言: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一切皆可原谅!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5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张玉兰岁月如流,这个年又过去九天了。总觉得现在这年味越来越淡。回想当年每进入腊月,就闻到年味了。尤其是记忆中的童年年味,比现在过年有滋有味,而且那种情景仍在眼前清晰可辨犹如昨天。可能记忆容易产生错觉也容易捉弄人。可惜的是...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宋继高 去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启东吕四港,这里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次到访的地方。下午三点多钟,完成工作之后,正要登车返回,忽然发现,我停车的桥头,生长了一棵小树,我连忙赶过去看看,树很弱小,几根根须顽强的扎...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吴宏匀香熏袅袅的雨天,和着咖啡的浓厚气息,站在高楼上往外看,天地苍茫,帘幕低垂。路上的汽车仿佛大海中的一粒芥子,飘摇孤独地驶向视线之外。与好友倚在窗边,看上去她仿佛隔山隔水。我们俩经常是这样守在一起,各自想着心事,偶尔只是为了验证对...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邹健美“我一直在想季节的转变,我今年不想错过春天,草变绿的那一刻,我要在身边。”《听客溪里的朝圣》中的这句话提醒着我不要错过今年这个春天。“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立春时节须得“咬春”,咬住不放,不许春天轻易溜走。...

伙  伴

伙 伴

伙  伴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谢桐红疫情似座山,不是巍巍昆仑,也不是五岳泰山,更近乎于富春江畔的绵绵远山。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形势变幻莫测,我和伙伴们须24小时待命。我们,是老师,但又不止是老师。有时是户籍调查员,有时是保洁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