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灯 期待晚归的人——曹桂明
故乡的灯 期待晚归的人
——参加《龙年启新吾乡,筑梦大美吴窑》春晚艺术节有感
曹桂明
每次回家都有特别的原因,往如见一面,思念的弦便越绷越紧。我比城里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更早一些来到了活动现场,他们是下乡慰问,我却是回家过年。
北风的呼啸和吴越的软风在这里汇合,我携酥雨来到“高铁小镇,大美吴窑”。从苏南的“高铁小镇”穿越两座城市来到苏北的“高铁小镇”,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车随导航一起漫游,情绪便一如这满格的信号。一个是“衣被天下”的绸都,一个是以“羊市”闻名的集乡,江还是那条江,有了雨雾的朦胧,横风自然淡了脾气,少了冷冽。
提着年货走了亲戚,土生土长吴窑的美女主持陈沂便从聚齐的人流中认出了我,她是红装我是素裹,相同的是春风拂面的笑意都写在脸上。我的位置在舞台的左前方,红色的桌毯早已铺好。我摊开笔帘,用清水把长毫润了润,捻开瓶盖,一得阁的馨香便沁入心脾。我需要一点内敛的气质来稳定一下激动的情绪。
但无论多腼腆的客人还是架不住主人的热情,我便开笔写了首联:“泽被苍生铺锦绣,紫气东来坡上行”,横批自然是“紫气东来”。此联是我为毛泽东诞辰130周年而写,同时又体现了“遇见东坡,苏杭更美”的意境。上周我应杭州苏东坡研究会的邀请参加了浙江省博物馆的寿苏会。寿苏会在博物馆的三楼,整栋大楼弥漫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气息。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标杆,《宋韵文化展》就在寿苏会的对面。我们和进馆参观的游客一起膜拜苏东坡这位千年的文学巨匠。来自淮安的游客在我的案前徘徊,我亦把这份热情给了这些来自周总理故乡的客人。
我把现场的情况报告给家乡阅读会的时候,季先生的电话正好打进来。原来担心我不认识路的人还是由我带了路,他们带来了100余本新书包巜阅读的力量》,巜传承者》,《笔尖下的流年》赠送给农家书屋。而此刻我的笔下却多了柳先生的邀约:“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的诗意。一起同行的还有《青衣》的扮演者陈晨,主持人张刘源,摄影师果儿,果然是同乡同源过小年。
活力四射的九位幼师舞蹈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她们童心未泯,舞姿曼妙轻盈,脸上洋溢着少女的青春气息,九凤朝阳,喜迎龙年。
吴窑镇党委张书记原来是我们搬经镇的书记,名字早听说起,这回见了真人。他介绍了2023年吴窑镇创建文明小镇的情况,也展望了2024年吴窑把握机遇,创建“高铁小镇,大美吴窑”的总体发展鸿图。
居委会郝书记的新年贺词显然有些过于简短,主持人又岂肯轻易放过。原来他在为下一个节目酝酿情绪。音乐响起,一曲终了,一曲又起,全场嗨动,就连我这个五音不全的人也被带了节奏,真是:吴窑有哥吴歌窑,郝哥连唱好唱歌。
江中宾馆的晚宴仪式感满满,几番推让,显然书记更能活跃气氛,我在左侧落座。每道菜的品味都在江中人的细节上,吴窑的羊排焖蒸是招牌菜,我的比方“上头要晃动,下面要互动”让大家开怀大笑。其实方言乡音的魅力又岂是一两句普通话能够道尽的。比方说,“吴窑的狗儿妈”,到底是“狗儿它妈”?还是“小名叫狗儿的妈妈”?不是家乡人谁也说不清,其实就是乡里人说的“厉害”的意思。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主人留客,天也留客。但客往故乡走,焉能不回家,更何况今夜小年,连廊的灯正在招呼晚归的人。
2024.2.3于加力社区
(摄影 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