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秧草烧河豚鱼——吴国忠

陈蓓蓓1年前 (2024-04-12)散文随笔3450

秧草烧河豚鱼

作者:吴国忠

题记:秧草的绿,河豚鱼的鲜,鱼肠的油脂合在一起的吃口,你想想都能垂涎三尺!今天我就端给你尝尝。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曾经,咱们南通的“长江三鲜”很有名气,刀鱼、鲥鱼、河豚各具风味:刀鱼位列“三鲜”之首,肉质紧实,鲜美无比;鲥鱼号称“鱼中西施”,鱼肉鲜嫩,料理时不需要去鳞;河豚虽毒,但是鱼皮丰腴肥厚,口感独特。“三鲜”味美,以前不过是家常菜,无奈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长江渔业资源日渐枯竭,“三鲜”距离普通人的餐桌愈发遥远。上世纪80年代末,长江野生鲥鱼绝迹,此后野生河豚亦步其后尘,几近消失。刀鱼虽然生命力当然,现在长江十年禁渔。原本最贵的长江刀鱼是没有的。但饭店里还是有卖大海里捕捉的刀鱼,没有回游到长江的刀鱼顽强,但是产量大不如前,身价一路飞涨,从寻常物变作奢侈品。 

清明节前吃一餐秧草烧河豚鱼,约上三朋四友,喝点小酒,是我多时的梦想。主要是想厚厚工作辛苦的女婿一家人,增加一点生活仪式感。

上周六早早起来,来到二案老菜市场,邀上好友在几个卖鱼的摊位上搜寻,河豚鱼还不少有白皮的,斜纹的,桔黄的,大小不一,价格不一,桔黄的最贵,但也是目前最好的品相,皮厚,肋(鱼白子、鱼卵)多。我想一年又吃不了几次,吃就要吃好的。管它贵不贵,就买它,但也节约不浪费,买了条,老板去了零钱,收了我500元,心理价位,只希望物有所值。    

记得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长江镇凭借靠江优势,以吃河豚鱼出名,南通官场上下,只有到了春天就你来我往地到长江镇开头难鲥鱼、吃河豚、吃刀鱼、吃野生鳖和野生鳗鱼以及野生中华毛绒蟹等等江鲜,还给镇上带来了人气、带来了财富,那时长江镇乡镇企业非常辉煌,在如皋、南通所有乡镇中首屈一指、乃至在全江苏省也榜上有名。

那个年代吃河豚还偷偷摸摸,也是有点风险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煮的,河豚鱼必须由专业厨师才能煮,上桌要厨师当面吃过,30分钟后客人才能吃的。

还有个说法,因为野生江河豚鱼毒性强,请人吃时只约不请,什么意思呢?只、告诉你何时我家吃河鱼,但到时不会再请你了,来了照吃不误;不来也不强求。主要是怕吃出了事,负不了责任。

河豚鱼,又名“气泡鱼”。古名“鯸鲐(hóu tái)”,别名也称“鲀鱼”、“气泡鱼”、“辣头鱼”,在江浙一带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等,在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称“乖鱼”,而在河北附近则称“腊头”。河豚外形似河鲀,但在现代动物分类学上将二者划分为不同纲的水生动物。              

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河豚生有很细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造头盔。河豚的牙齿,上颌和下颌是辨别衔接在一同的,仿渣亮佛两块尖利的刀片。这使河豚可以随便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要少量几种生涯在淡水中。河豚一旦蒙受要挟,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很多品种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求0.48mg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局部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指乎肤。河豚毒性巨细,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木、吐逆、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中止。以前每年会听说哪哪儿有人吃河豚吃死了,各地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固然,品味河豚要冒着生命风险,然则因为河豚的滋味非常鲜美。所以,照样有很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实际上只有中毒初期赶紧送医,不用害怕,怕的是自我感觉就一点点麻,小中毒最好,自以为没事的,送迟了,就丧失了抢救的机会。我们长江、江防临江医院处理河鱼毒,非常有经验,听说是输阿托品就行。只是传言,请服从医院医生。    

阿托品(atropine),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的生物碱,无臭、味微苦,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分子式C17H23NO3,可从颠茄或其它茄科植物中提取而得。在临床医学上,阿托品主要用来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内脏绞痛、改善循环和抑制腺体分泌,并扩大瞳孔,升高眼压,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服用时可解除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快。主要用于缓解内脏绞痛、休克抢救、心律失常、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症。

目前河豚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近年来感觉连河豚鱼皮上的刺都已经明显小了很多,毒性已经完全不需要考虑了。

吃河豚有时令,三四月份是吃河鲜最好的时候。此时河鲜大多到了繁殖期,身体里储存了很多营养,正好是最肥美的时候。清明时河豚白子(精巢)最肥。

吃上一份白汤河豚,每条鱼配一个鱼肝一块白子(鱼肋),嫩、滑、鲜,别提多美了。

吃河豚鱼可能会中毒,河豚鱼的毒素主要集中于内脏和血液中,肌肉本来是无毒的,但肌肉很容易被血液污染。去除内脏并不难,但要把肌肉中的血液彻底地“放掉”,从而获得完全不含毒素的肌肉,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听说日本人吃江河豚是生吃鱼片,河豚厨师证需要一百万人民币才能学得到,这还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不是拚死吃河豚,而拚洗吃河豚,要反复清洗,浸漂,把鱼身体中的血都排尽了,洗河豚鱼也得有耐心。

听师傅说洗河鱼时,要先看鱼眼睛是否齐全,如有独眼的,另放一边,意思就是说数前要数好共有几只鱼眼睛,洗好后还要验收多少只鱼眼睛,洗前洗后要一致。 

放鱼的器具单独摆放,除了师傅外,他人别碰。师傅煮鱼同时要把器具放在开水中煮沸,消掉毒素。

我们长青沙一个姓蔡师傅帮一贵人家煮鱼,鱼熟后把鱼肝、鱼肋盛给年近九旬的老太太吃,因忘记把碗烫好,老太太吃后中毒而亡,场面弄的非常尴尬,自感对不起贵人家的后人,不几年也因病找老太太打招呼去了,年纪并不大,有没有自责后悔、长期郁闷的因素,不得而知。

我是没有水平去洗和煮的,不敢造次,规规矩矩请卖鱼的师傅帮我洗,并且请他来我家煮。                  

白汤是用白胡椒为主调味,汤是挺鲜美。白子也细腻润滑,口感类似法式鹅肝。不过可能白烧没红烧味重,鱼肝白子微微有点腥气。鱼肉也因为久煮有点老了。整体还是不错的。感觉还是张家港红烧做的更好。鱼肝油炸到没有腥味,鱼肉则做的很嫩。     

晚上五点钟客人来齐了,我把锅具拉到外面,准备好木柴、煮鱼所需要的生姜、大葱、熬好了的猪板油脂、黄酒、素油、红烧酱油、盐等调料和洗净了的鲜嫩秧草。就等师傅来,鱼下锅,灶燃起。    

师傅煮鱼时我也在旁边看,先把锅里的油烧的滚烫沸腾起来了,先放生姜片、葱把儿垫入锅底,把漂净的鱼一条一条地放进锅里,放入鱼皮、鱼肋、鱼肝,黄酒、红烧、生抽酱油,鸡精(味精),红糖等,锅里柴火火力旺旺的,随着锅火的燃烧,锅里的鱼香鲜味儿不断往锅外溢出,煮了大概四十分钟,他尝了尝说,好了,可以盛了。   煮的时间很重要,时间短,易中毒,时间长了,皮肉老火柴了,火候是师傅凭千场经验获得的。听我母亲在世时说过,煮河鱼,要嘟千滚汤,鱼熟无毒。当然所有用过的器具,要放入开水锅里浸泡,杀毒,否则不能盛物食用。千万要当心,常在河边走,就是不能湿脚。  

桌上的人一边喝着小酒、搭些小菜,聊着天地,一片详和。菜也就是洋蒜炒咸肉、油炸花生米、红烧羊肉、蒲芹炒肉四个,因为以河鱼为主,也没有弄其他菜,影响了主角的地位和馋鱼的味蕾,边吃着边等着河鱼上桌。    

不一会儿,每人一条一盘放在了各人面前,皮、肋、肝各人一份置在鱼上,尝上一口,闭上眼睛,感觉嫩、香、鲜味一直往下,直达的下眼,一条吃下去,再吃着鱼汤下熟的滚烫秧草,秧草的绿嫩,河豚鱼的鲜,鱼肠的油脂合在一起的吃口,太美妙了,无法用语言形容,只有吃了才知道。还有那个汤弄些米饭泡泡吃起来又是另一番风味了,你想起来了吗?那个时刻幸福感顿时上来了,虽然头刀韭菜馄饨也很诱人,但此时已觉无味。

煮鱼的师傅太知趣,不吃河鱼,什么都不想吃,我怎么过意得去,在我硬吖之下吃了十只馄饨和两块羊肉。看到一桌人开心的样子,我偷偷地想,这煮鱼好象与煮红烧肉没有什么区别呀,但得有人高艺胆大。

我又回想我母亲在世时跟我讲她煮河鱼的事,五六十年代,鱼船上的人把捕得的河鱼、鲥鱼、刀鱼,拿到乡下换秧草,也有卖的,很便宜,但常人家一般是舍不得的,一是钱紧缺、二是没有油、三是没有这个闲功夫,四是柴火紧张。我母亲告诉我说,她在家煮河鱼时,由于住的是茅草屋、灰尘重、还有蜘蛛网(喜喜网儿粘着黑灰),必须用伞罩在锅子上,挡住,否则吃鱼中毒,找不到原因。

妈妈在世时,我没有记得小时候吃过她煮的河鱼,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想不起来,也无从问起了。叫老人们说,以前我们沿江地区内河里也经常看到气鼓子鱼,也就是河豚鱼,那时沟系畅通,水质非常好,随长江的水涨来退去,都是活江水,江鱼江虾江蟹随江水进出内河,也只有临江的内河偶见,不常有。

另外还是弄鱼的朋友说,以前船上人煮河鱼,就把鱼在船帮上掼掼,一边在江水里摇摇摆摆,把鱼血派清为止,在船上煮了就吃,活杀、现洗、鲜吃。没有听到过船上人吃河鱼吃中毒了的。还有河鱼籽,放在船顶篷上暴晒,晒透了,晒干瘪透了,再用油炸酥了,吃起来,只叫个香脆。    

但是没有晒干,用水煮就可能吃死人的。既是有毒,还是肿涨,把胃撑破,一只河鱼籽能涨成黄豆大小,你说一口鱼籽下去是多少数字?几口下去,还能有命?我们二案老街上工个姓杨的老年妇女,在别人灰堆上捡了河鱼籽回家煮了吃的,就吃死了。

吃河豚鱼的讲究和故事太多太多,笔者没有兴趣多说了,说多了也没有滋味,还是回味自己家里煮的鱼的味道,快活了差点上天,还不自觉地想起了天上的爸爸、妈妈,好们是否也正吃着河豚鱼下秧草呢? 

当过完年以后,自己再次离开家乡,在外努力打拼,遇四月芳菲醉时,你有没有想起家乡的秧草煮河豚呢?

特别提醒:河豚鱼有毒,千万别轻举妄动,不能以身试毒,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否则害人害已!

长江十年禁捕才三年,千万别冒险下江捕鱼,犯法得坐牢,为了一口鱼,不值当。

 

作者简介:


吴国忠,笔名,四儿和垒字匠,高中毕业,南通市、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乡镇工作者。爱文学,爱摄影,偶有小作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平台刊用。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9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最美的姿势

最美的姿势

最美的姿势朱丁一宁        绵白的雪色映着清朗的晨曦,淡淡香甜的糕香伴皮线咖啡的垃址声。这些平凡的物和人啊,汇集点点的心灵之光,演绎着最美的姿势! &nb...

我的藏身之所

我的藏身之所

我的藏身之所黄赟几年前,那时候还在上大学。一位笔友在给我的一份信中说,初夏君,很喜欢你的文字,比起那些所谓的北大清华的才子才女你的文字更让我感动(好友的偏爱)。可惜你是一个不爱远行的人,不然的话许是早就写文出名了吧。我虽然自负,但是好友的话...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胡萱萱父亲一直以来就喜爱看电影,从年少到年老几十年兴趣不减,无论中外,大陆港台,也不管枪战还是文艺片,一律照看不误。父亲平日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电影,父亲会换作另一个人,兴致勃勃,神采奕奕。记得我上大学时影视课布置了一个作业,...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沈小菲周末回家,94岁的奶奶正笑眯眯地坐在灶前烧火。妈妈告诉我,奶奶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兴奋得很,一早便起床,梳头洗脸,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年迈的奶奶在前年骨髋节摔断之后,尽管现在尚能拄着拐杖行走,但行动着实大不如从前...

看戏

看戏

看  戏陈彦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郭继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陪妈妈看眼睛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妈妈由于白内障在医院治疗,我与姐姐一起陪妈妈住了两晚,早中晚一起吃了七餐,一起超市闲逛,削个苹果一起吃,打个呼噜一起听,心里特别满足。翻看记忆,妈妈的右眼也是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