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四月春风,诗意故乡 ​——曹桂明

陈蓓蓓2年前 (2024-04-24)散文随笔3362

四月春风,诗意故乡

作者:曹桂明


老树闲云故里,

归鸿乡音家常,

四月向美而行。

晨曦微露,

波光潋滟湖上。


这是一棵用生命彰显奇迹的银杏,她把所有的不可能一一排除。年轮1500转,她见证了大唐盛世,倾听过宋词元曲,又在明清的朝代更迭中幸存下来。

她择高处而立,放眼西乡,循着天水的方向送走每一片晚霞;

她又深情大海,俯瞰眺望,因为那里是旭日初升的地方。

努力的人,一直在路上,她把枝干伸向远方,挥挥手阔别春与时长;

晚归的人,总会有些失意与彷徨,她垂下叶片,秋风里的片片金黄轻抚你的缕缕忧伤。

春风拂面时,她在这里看百花争艳,与杨柳共舞;

秋雨绵绵处,她还在这里等游子迟归,期满月团圆。

她像一个守灵的人,把系着希望的每一根红丝带都牢牢地攥在手心,然后香熏袅袅……

她又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打更人,斑驳的脸上刻着时代的岁月沧桑,一句句叨念着:归来吧,归来吧……

四季冷暖,都在那里,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她坚守了三分之一;

春秋轮回,还在那里,迎来送往一代一代,一辈一辈。

这“银”字里有梨花雪花的纯洁,亦有岁月静好的不老神话;这“杏”字有桃李书香的芳华,亦有仁慈悲悯的情怀传承。

银杏故里,情暖西乡;

四月春风,诗意故乡。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9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低眉 “岁月的拐弯处/林子里/有鸟鸣自花叶间飘落/一只蓬松着羽毛的青春在行走/液体的思绪/在滴落”天呢这是我十八岁时候的笔迹,谢老师今天找出来发给我……世上怎么有这样好的老师……我早就忘记,年少的自己,是什么模样。那青...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郭继锋写点闲散文字,记下眼中所看的、心中所想的、日常所做的,这是我的爱好。我的父母常成为我文字中大小不等的一些角色,读文字给父母听,让他们知道被我写进了文章,这又是我的一个喜好。十年前,5月份,农村做秧亩的季节,那时...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邹健美“我一直在想季节的转变,我今年不想错过春天,草变绿的那一刻,我要在身边。”《听客溪里的朝圣》中的这句话提醒着我不要错过今年这个春天。“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立春时节须得“咬春”,咬住不放,不许春天轻易溜走。...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邹健美在故乡,风是大自然全年馈赠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不管是初春的东南风,还是寒冬的西北风,来了,你都要照单接受。当父亲朝着东南方向手搭凉棚,迎风微笑,眼中泛光之时,便是东南风吹起之时,这个时节,他会格外地忙碌起来。会天天念叨...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作者:殷再宏街头又开始有粽子的香味弥漫,芬芳、浓郁且诱人,我又不由自主想起母亲。母亲离世18年了,亲情真的是血浓于水,我还是经常想起母亲在世的片段。母亲在世时,每年都要包粽子吃,自家包的基本是淡粽子、再就是放点蜜枣或红豆之类的,不像现在什么...

梦里梦外思石庄

梦里梦外思石庄

梦里梦外思石庄冒建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读着这首唐朝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名诗,让我想起的不是江南,而是我的故乡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我知道,多年来,虽然自己一直在外地工作,但是故乡石庄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