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陈曦霞作品《幼吾幼,老吾老》

陈蓓蓓10个月前 (12-02)散文随笔3347

幼吾幼,老吾老

作者:陈曦霞

六年之前的秋天,我在小镇的一个休闲农庄吃自助烧烤。酒足饭饱后,我独自一人顺着农庄池塘边溜达消食。

秋天的农庄景色温暖而宁静。阳光和煦,香樟绿色中开始有了红色黄色的叶,水杉开始收敛夏日的郁郁葱葱,偶尔飘落几片细碎的叶片,像鸟儿的羽毛,轻柔而美丽。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边走边戴耳机听音乐,而是一路聆听树上鸟儿的啁啾。这样的天籁之音非常治愈。

倏忽,鸟语中传来了幼童的啼哭声,细小的,隐忍的,惶恐的啼哭声。顺着哭声,我快步向前,在前面拐弯处看到一个小孩,边走边四顾着,彷徨着,抹着眼泪。

小孩约莫四、五岁的模样,剪着西瓜头,面庞白嫩清秀,穿着印花牛仔套装,黑色小皮鞋。我跑过去,蹲下身子,看着小孩的脸:怎么了,宝贝,怎么哭了?

小孩抽啜着断断续续述说:我找不到我爸爸妈妈了┄┄

哦,原来是“只”迷路的小“羔羊”。我笑了,对小孩伸出手:不哭,不哭,来,阿姨带你去找爸爸妈妈。

大概我的长相不是太凶狠,不像狼外婆,小孩看着我,脸上还挂着泪珠,将小手伸给我,让我握住了那软乎乎的小手,跟着我慢慢向前走去。

我边走边和小孩聊天:你叫什么名字啊?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啊?

小孩一边抽泣着含糊不清说着自己的名字,一边用另一只没被我握着的手将松紧带裤子往下拉——这是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我的问题:给你看看,就知道我是男生还是女生了。

我的老天!!!!!!这小孩怎么这么实诚!!!!!!

我大笑着,及时阻止了小孩的举动。他(她)是男孩还是女孩不重要,重要的得赶紧带他(她)找到家人。

停车场边,小孩的爸妈也在四处顾盼。农庄并不大,小镇民风还算淳朴,不至于丟了孩子。

六年后的今天,看着窗外银杏树在秋风的吹拂下金蝶乱舞,想到那个想脱下裤子让我“鉴别”其是男生还是女生的幼童,我依然会忍不住扬起嘴角。孩子真的是天使,你想知道的东西,我会给你最真的答案。

而长大后的我们,早就学会了隐瞒,甚至欺骗,再也没有那样的坦荡和纯真了。

当我们老了呢?

前几天的一个傍晚,我在小镇散步。冬天的夜晚来得早,天色昏暗,路灯刚亮,模糊的房子模糊的街道模糊的人影。对面走来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太太,手里提着一把雨伞当着拐杖,步履蹒跚。我们擦肩而过时,她突然开口,声音怯怯:姑娘,现在几点啊?

我看看身旁没有别人。老太太是在问我。我停下脚步,看了下手表:六点。老太太好像没听清我的话,又问了一遍。我提高声音再次回答她:阿姨,现在是六点钟啊。

老天天这次听清了,轻声喃喃重复着:才六点钟啊,才六点钟啊。

我弯下腰,靠近她,大声问她:阿姨,您怎么是一个人在这里?您家住哪里啊?怎么不回家?

老太太缓缓回答我:我家就住在这里啊,在四楼啊,我在等我闺女回家啊,她在服装厂,要到7点钟下班啊。

家住旁边小区,嗯,还好,不是迷路的。住在四楼,嗯,还能跑下来,说明身体还不算太差。等女儿下班回家,哦,她不是一个人,还有个女儿陪她同住。

我问老太太:阿姨,您今天多大年龄了啊?

老太太回答我:我今年91岁了。现在才6点啊?你是个好姑娘啊,你是个好姑娘啊,谢谢你啊。

我早已经不是做“姑娘”的年龄了,但在高寿的老太太眼中,我还是个“姑娘”,而且还是个“好姑娘”。这样的“鉴定”真让我有点受宠若惊。至于她谢谢我,我是受之有愧,我并没有为她做什么啊。

夜色中,我继续前行,但数次回首看向老太太。老太太停在路口,拄着雨伞,身材矮小,但并不佝偻,腰身挺直着。老太太行动迟缓,语速迟缓,显然,有着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91岁的老太太,家住小区四楼,等下班的闺女。夜幕四合,老太太是一个人不敢独自在家了,还是想着要在路口等下班的闺女一起回家?她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想必她的闺女也已经年已古稀了。这样的母女相伴,是天伦,还是寂寞,抑或是凄凉?冷暖自知,旁人不可道也。

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我早就不是孩子了,也没有到耋耄之年,在目前这个状态,我想,也许我可以不念过往,不想未来,只需活在当下,把诗和蓝莓酱抹在荞麦面包上,用树隙里的冬阳织件外套,跟狗狗以及池塘边的野鸽子说说话,在白茶里倒进碎星星。如果爱着生活,无需用力太猛,不管我们是孩子,还是老人,生活一定比谁都轻松。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95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烟火南门桥

烟火南门桥

 烟火南门桥邓兮童年记忆里的菜市场杂糅着许多的印象,有些吵闹凌乱,也有些多姿多彩。孩童时期常常被大人带着去买菜,听着里面的吆喝声、讲价声,看着各式各类的蔬菜、肉类、鱼类,只觉得新鲜好玩,未曾想过要和这个地方深深结缘。南门桥是母亲最...

 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写在如皋市人民医院100周年 陈正言一个医院历史越悠久,积淀越多,如皋市人民医院建院100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离不开一代一代人学术和精神的传承。我70年代末到医院工作,至今做内科医生四十多年,始终有...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郭继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陪妈妈看眼睛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妈妈由于白内障在医院治疗,我与姐姐一起陪妈妈住了两晚,早中晚一起吃了七餐,一起超市闲逛,削个苹果一起吃,打个呼噜一起听,心里特别满足。翻看记忆,妈妈的右眼也是白内障...

竹园梦忆

竹园梦忆

       梦里总有一片竹园,是那样真实的存在着,醒了却不知所去。但我知道她是真实的,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随着家乡的经济快速发展被“大浪淘沙”了。她陪我度过了清贫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n...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妩 媚北京的秋天,来得特别清,来得静,早晚很冷,一夜之间这个城市老少,年轻人都戴上了帽子,网球帽、鸭舌帽,船形帽、无檐软帽、大檐帽,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帽子。北方的风有些刺骨,稍不注意,就会着凉头疼。秋天的北京,你能看...

我和母亲拉家常

我和母亲拉家常

我和母亲拉家常 张松军 自从老家拆迁后,母亲几乎常年被三个姐姐接去赡养,一是他们已经退休,有时间陪护老人,二是因为我在家排行最小,姐姐们都体谅我们全家人,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所以,平时我们陪伴母亲的时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