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2)——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

季健3年前 (2022-05-20)《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3510

读书,让人生更辽阔

——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

 

“谈到阅读,我最感谢的人是我父亲,父亲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是我读书路上的启蒙老师。”

这是与陈蓓蓓聊读书的话题她说的第一句话。

幼学如漆。小时候她家在农村,没有书店、图书馆之类的读书场所。当时农村的学校教育也不似现在这般重视课外阅读,但父亲一直言传身教地影响着陈蓓蓓。

早在学龄前就教她认了好多字,从上小学起父亲就会从他学校的图书室借回来好多书给女儿看。当时学校的书并不多,主要是一些世界名著,在小学毕业前,《安娜·卡列妮娜》《简爱》《巴黎圣母院》《飘》《呼啸山庄》《童年》《茶花女》等名著就已经读完了。

陈蓓蓓当时读这些书似懂非懂,理解得也不会深刻,却在她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芽。

比如《巴黎圣母院》,对于幼年的她来说虽是浅浅地读,却让她对"美"与"丑"有了新的认知。喜欢看的还有《伊索寓言》之类的童话故事。这类都只是同学间互相借阅的,数量不多,虽说看得意犹未尽,却激发了她童年的奇妙美梦。

陈蓓蓓记得小学时,经常有同村的初中生来她家向父亲请教作文。父亲就会认真、仔细地给他们讲解作文的形式、方法等。她也搬个小板凳在一边旁听,父亲讲完后常常会出一道作文题,要求多少分钟内当场完成,也会发给她一张纸让试着写。最后往往陈蓓蓓最先完成,且写的比别人还精彩。从小耳濡目染,文学的种子种进了她幼小的心灵。那段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无论是课本上还是草稿纸上,到处是她的诗词涂鸦。

后来到城里上学了,陈蓓蓓最开心的不是见识到城市的热闹繁华,品尝到各种风味的小吃,而是她发现学校旁边紧靠着一家租借图书的小书店。课后的乐趣就是溜进书店看小说。不长的时间里,琼瑶的全系列小说,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让她都看了个遍。琼瑶小说中的诗情画意和真挚情感、武侠小说中人物的侠肝义胆,让青春期的陈蓓蓓性格中抹上爱憎分明的亮色。

大学毕业后工作、创业,陈蓓蓓看得最多的是专业书籍,以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企业家传记之类的为主。李嘉诚、比尔盖茨、马云、稻盛和夫、巴菲特,他們的创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給了她很多的激励和帮助。

时光荏苒,陈蓓蓓转眼为人妻,又转眼为人母了。

孩子们小的时候,她喜欢给他们读童话故事,每日必读。一方面弥补自己小时候的童话梦;另一方面,又给孩子们种下梦想的种子。

渐渐地,孩子们也爱上了读书。尤其是女儿,在入学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能够独立阅读不带拼音的童话书籍了,语言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哲理在她从小的家庭教育中就深受其益而延续至今。

不知不觉已年登不惑,读书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习惯晨起读诗词;工作闲暇时读散文、诗歌;周末读小说。出门办事包里总会放上一本书以陪她度过需要等待的时光。

在蒋勋的《品味四讲》、《孤独六讲》《生活十讲》中找到共鸣;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面纱》中读懂人性;在汪曾祺的散文中品味生活;在泰戈尔、狄金森、徐志摩的诗歌中体会浪漫……

而从书籍中所获得的文化积累与生活的感悟相结合,更有助于绘画的思考,常常让她灵感迸发。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对于一个平凡世界里的陈蓓蓓来说,读书的世界就像一座城堡,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城堡。城堡里包罗万象、丰富有趣,足以让灵魂变得饱满强大。

陈蓓蓓说,读书跟年龄、性别、职业、名利无关,读书所获得的宁静、快乐和见识是任何事物所交换不了的。它会刻在骨髄里,流淌在血液中,跟随一生的是从容、丰实,让人生变得更为辽阔。


27242cd0052bccbe42379f28e130063.jpg陈蓓蓓,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如皋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如皋市阅读会会员,喜马拉雅优质主播(蓓蓓声影),发布多部小说专辑;“悦读如皋”责任编辑;如皋市全民阅读十佳文化志愿者;如皋市优秀阅读推广志愿者。 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用声音传递美好,用心感受生活。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5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系列访谈录:70位读书人的故事(3) 书中之侠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段国圣

《阅读的力量》季健系列访谈录:70位读书人的故事(3) 书中之侠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段国圣

书中之侠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段国圣 初见段国圣先生,一种检察官特有的肃立感总能让人为之一颤。然而,只要与这位面似严肃的“检察官”谈起“读书”的话题,先生便会瞬间喜露眉宇,没有寒暄,没有过场,直奔主题畅谈开去,说得眉飞色舞,说...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3)——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3)——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我与文字的千丝万缕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因为念书甚少的原因,每每有人跟张平美谈及文字文学之类的字眼,她内心的卑微感不免油然而生。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手足无措,显得忐忑不安。“我一直以为,文字与文学那些事,与高学历高阅历以...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6)——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6)——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偷偷摸摸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病叫做阅读焦虑症,如果有,响雷可能患上了。症状是这样的,想读书读不进,放下书又想读,反复发作。他是不愿意自揭伤疤的。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他更多是通过手机、电脑浏览,看...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7)——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7)——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岁月静好书中来——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生活总是无时无刻地催促我们迈步向前,启程、跋涉、暂歇、再启程。但不管我们的脚步走多远,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份美好能伴随我们左右,毫不掩饰,毫无保留,顽固地沉淀在记忆最深处。有人说,...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行走于读写间的深情告白——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身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定会是文章高手、著作等身。可谁会想到,潘爱萍竟有一段仇视读书、厌恶写作的心路历程。小学时的潘爱萍,活泼好动,性格外向。对读书写作,率性直言,不喜随流。她曾大...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做一个“专业”的读书人——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记得郭德纲在相声中曾谈及一个话题,相声艺人之间究竟比拼什么?他说拼到底的是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底蕴,就走不远。杜新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文化可以让人远离浅薄与庸俗。其实,不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