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做个幸福的读书人——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朱洪海

季健3年前 (2022-04-14)《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3873

做个幸福的读书人——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朱洪海

 

朱洪海小时候就喜欢书,但拥有的书太少。

隔壁的伙伴家境优越,父亲在煤矿工作,带回来很多武侠小说。

《隋唐演义》《射雕英雄传》《童林传》等书,朱洪海都是在邻居家里读到的。小说里的精彩故事让他痴迷其中。从那时起就奠定了对书的良好印象。

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是《平凡的世界》,路遥的这部作品让朱洪海在精神层面受到深深的震撼。一开始他从广播里断断续续地听了一些情节,后来上师范时,几乎用了半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本。

他感到书中学生时代的孙少平身上,有自己的影子。所以不由自主地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的跌宕起伏而时喜时悲、时怒时笑,常常沉思默虑、情难自拔……

这本书前前后后不知道被他翻看了多少遍,堪称最爱。虽然现在已经被翻烂了,但依然被他珍藏在身边。

真正大量阅读,是从走进如师附小开始的。

2004年他来到附小工作。这所百年老校深厚的书香底蕴,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得其中的每个老师和孩子都不由自主地把读书看作是一件最正常、最必须、最有用的事情。

曹文轩的《草房子》、黄蓓佳的《亲亲我的妈妈》、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等,这些孩子们看的书,朱洪海都跟着一起看,这样才能有共同语言。当然,更多的阅读是教育教学和文学方面的书籍。

他说,初到如皋,租房子居住,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每天消磨时间就靠一本本的书。那时候的工资真低,外出的时候十元一份的盒饭舍不得吃,但是几十元一本的书从不吝惜。无论去哪一个城市,必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前年,朱洪海去南京学习培训半个月,事前他就备好了“南京最值得逛的十家书店”:先锋书店、凤凰书城、万象书坊等一个一个逛过去……

他说,每天晚上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各大书店里徜徉。

最近几年,他迷上了散文的阅读,他也极力推荐女儿以及身边的孩子们阅读各类名家散文。因为他觉得,散文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美妙世界。想要提升自己语言文字上的修养,阅读名家名作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朱洪海比较喜欢一些语言轻松明快的作品,不要太晦涩难懂,这样会更容易产生共鸣。比如铁凝、迟子建、林清玄、丰子恺,读他们的散文小品,如同欣赏一支旋律婉转的小夜曲曲,清雅舒缓、曼妙动人,沉浸其中、怡情悦性。

还有几个作家的作品集他特别喜欢,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丁立梅的《暖爱》,赵丽宏的《我愿走遍世界每个角落》,堪称写人、写事、写景的典范。每年他都会订阅国内的主要文学类刊物,《人民文学》《散文月刊》《天涯》等。而对于每一年的散文年度精选,朱洪海更会一篇一篇逐一欣赏,品味其中的精妙。

读得多了,就想自己写一写,这是很自然的事。但真正推动他去写作的,还是情感。他特别喜欢巴金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情感。”说起他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兰馨》的时候,朱洪海喜形于色:“我完全是因为被小说主人公原型——我母亲的一些亲身故事所打动。母亲告诉我,生活就像走路,一只脚迈出去了,另一只脚就要接着往前迈,就这样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到好日子。年幼无知时对此毫无感觉,现在回头看看由衷敬佩。真不知道那些苦难的日子,母亲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小说部分初稿形成后,我拿给父亲看,他看得泪流满面,而这更坚定了我创作的决心。小说出版后赢得了广大网友、读者的好评,还获得了如皋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这些都是我意料之外的。因为最初,我只是把这定位为送给母亲的一份礼物。”

朱洪海的散文集《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出版发行6000册,几乎销售一空,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全书分为乡情、亲情、闲情三个部分,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点点滴滴的感悟。

生活永远是我们写作中的源头活水,会为我们提供不竭的动力与思路,那些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永远是值得我们去表达的内容,是这些情感让我们的生命拥有了更多的温度与热度。

这本书被列为如皋市中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其中,《阳光下的鞋摊》被出成阅读理解题进入了中学生月考试卷;《葎草》与叶兆言、黄蓓佳等名家作品一起入选了《2016年度江苏散文精选》。这些,也是朱洪海始料未及的。

离开教师岗位多年,经常有学校邀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阅读与写作。

每次面对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朱洪海总是真诚地告诉他们:“我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个读书人,一个文学爱好者。因为喜爱,我在阅读与写作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因为喜爱,阅读与写作也让我的生命更加充实而丰盈。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总结我的体会,我想说,阅读,是情不自禁的吸引;写作,是有感而发的冲动,一切都很美好。”

朱洪海,愿你继续用热情相逢自己喜爱的书籍,用真情书写自己喜爱的文字!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18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9)——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9)——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最是书香能致远——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康德老人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在接触它的时候,往往会感到一种惆怅。郭朝晖先生夜里刚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第二天一大早,便欣然如约接受记者...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3)——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3)——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我与文字的千丝万缕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因为念书甚少的原因,每每有人跟张平美谈及文字文学之类的字眼,她内心的卑微感不免油然而生。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手足无措,显得忐忑不安。“我一直以为,文字与文学那些事,与高学历高阅历以...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3)——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3)——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悦读,遇见最美的自己——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生活的日子里,有书香;读书的日子里,有生活。在寻找与驻足间,打开一本本飘着墨香的书,遇见微光,遇见自己,遇见美好。有人问倪...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6)——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6)——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愿以阅读慰乡愁——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12月的休斯敦,依然阳光明媚。赵美萍坐在后院的户外铁艺桌椅边,一边饮着热气腾腾的乌龙茶,一边第3遍捧读《荆棘鸟》,耳机里同步播放着语音版《荆棘鸟》。此刻,她只醉心于享受一本好书。10年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9)——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9)——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温和地坐在昏黄里——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暮春时节,陌上花开。欣悉如皋初级中学郝明智老师的文化历史散文集《走进1643年的春天》即将出版,我第一时间电话祝贺,周末的午后,我们相约在东大街隐青集,共同回忆那些过往的岁月。郝明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2)——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2)——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狂人”一生欢愉的游戏——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原本有些内敛的大男生会一改常态和你侃侃而谈。就像认识黄赟的人说的那样——在文学领域,他是个狂人。阅读于他而言,是一生欢愉的游戏!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