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4)——记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彭洪钰

季健3年前 (2022-06-11)《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4043

无畏远方,无问西东

——记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彭洪钰


未来与远方,对于彭洪钰,这个站于人生分水岭的女孩来说,无疑是需要思考与踌躇的。但幸得在这个年纪中,她能够与读书写作相伴,从中汲取力量,无畏远方,无问西东。

2020年12月份,彭洪钰参加江苏省第十九届“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获得特等奖,在校内外引起了轰动,这则新闻入选2020如皋教育十大看点之一,如皋电视台《民生零距离》也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报道。面对摄像机,她一如既往的淡定从容,与记者们聊阅读和写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关于回忆,她总说,真正引领她爱上阅读的是妈妈。小时候妈妈在外地工作,每每回家,总会带回一大堆童话书,小小的平屋前,妈妈梳着好看的发辫,仿佛就是她的全部世界,温柔的声音将她拉进文字的世界,在她心中埋下阅读的种子。

就这样,她一步步被领进文学的殿堂,从只能由妈妈为其朗读《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到自己慢慢指读《唐诗三百首》《窗边的小豆豆》,再到后来沉醉于《小王子》《哈利波特》,在《水浒传》中江湖豪杰的世界悠游。她喜欢将自己带入那一页页文字中,去结识那一段段人生。而阅读对于她最大的影响,就是让她的心中住进了诗和远方。她向往诗歌散文中的恬淡温馨,唐诗宋词的古色古韵,抑或外国小说中异域文化的独特与灿烂。她说,因为阅读,每天都是崭新的。

步入初中后,她没有因为学业负担疏远与阅读的距离,或许那早已不是任务,而是与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泰戈尔说:“让我设想一下,繁星中有一颗星星,引导我的生命去穿越那未知的黑暗。”对于她,阅读即是属于她的一颗星星。她犹记得语文老师告诉她“书籍是可以给予人力量,带领人们穿越黑暗”时,那双坚定的,犹如装着漫天繁星的双眼。自那以后,她渐渐明白,阅读不仅是为了消磨时间,更是一场奔赴灵魂的约会。每每教科书发放下来,她总会手执书本抢先阅读。“春之万物,趣味无限”,那是她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所领会到的情趣,“谦卑有礼,温润君子”,那是她在《论语十二章》里所体悟的风采,“壮美落日,情景交融”,那是她从古人诗歌中所感受到的意境。每当走进图书馆或书店,她更是沉浸在宁静与欢悦中,宗璞笔下“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启示她乐观豁达;张晓风笔下“当你走过蔓草荒烟,我便在那里向你轻声呼唤”,抚慰她年少烂漫的心。阅读让她纯粹在自己的风雨中,静静听着为世界而唱的歌。

或许是点滴漫无目的的阅读积淀,彭洪钰有了不同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沉稳,遇事不慌,先想办法,让老师和同学都对她有来自心底的深深信任。作为班长,她在班级里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参加学校活动,她振臂一呼班上应者云集;老师不在,她把班级管理得秩序井然;同学需要帮助,她主动排忧解难。班级有这样的“定海神针”,何愁不会稳健踏实而又欣欣向荣地发展呢?这样的正能量的传递,也便是阅读的力量。

当阅读成为习惯,写作便是水到渠成的自我表达方式了。彭洪钰酷爱写作,但她深知,提升自我的主要途径还是要不断写作实践。很长一段时间,她保持着每周一篇的创作习惯,不是别人要求,仅仅是源于心底的热爱。这份坚持为她奠定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也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从而在参加本届作文大赛时一路过关斩将。犹记得大赛之初,当她被告知进入了南通市的复赛时,内心除了欣悦,仍有几分忧虑。她一遍遍问她自己:“能行吗?”对于她来说,如果将人分为四种类型: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那她就属于沙僧型人格,不爱热闹,也不擅于抢风头,能做好的就是本职工作。但幸好,有书籍给予她的勇气与力量。压力在所难免,但扛住压力,她所迎来的又是另一番海阔天空。

当家人兴奋地告诉她在省赛获奖时,她也只是淡淡一笑,又伏首开始自己的学习。她说成绩也只能代表过去,未来才是眼前奋斗的方向。有人问她,怎样做到在省赛获奖,她想说的也只是“静下心来锤炼”,所谓的成功秘诀,她不知道,她所知道的只不过是不断阅读美文佳作,坚持创作,来回修改作文。她总觉得,如果自己没有别人优秀,但总可以比别人努力,努力成为了她自信的底气。

这样一个勤奋专注的女孩,岂止守住了阅读写作这半壁江山?她注重自身全面发展,各科成绩优异,历次考试总分第一。老师们都说,她是真正能把学习当做乐趣的学生,不知疲倦,永无止境。生活中的她,还爱练习书法,当双手执着那一支毛笔,她便踏上了自己的舞台,虽只有黑白,却不单调,墨迹飞扬,好若落到她的心里与心共舞。除此之外,她还有个接地气的爱好,牵着爷爷的手,在菜市场逛上一两圈,却也不仅仅为逛而逛,在那里的人们永远鲜活,永远灵动,那是世俗中的烟火气息,在那里遇到百味人生,收获对于人生的不同思考。这正契合了“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的理念,因此纵观她的几篇参赛作品,明显表现出对社会个体生命的关注,甚至体现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识觉醒。从市里比赛《不一样的盛开》关注当今社会社老年人生活质量,到大市比赛作品《抗》勇敢展现青春真我,再到省赛作品《打工人》聚焦于“外乡打工人”群体,相比一般崇尚文辞的初中生作品,她的可谓超尘拔俗。

未来,是属于她的,这一路上难免有波折,但起码可与书墨为伴。读书写作,让她有勇气面对未知的远方,一如电影《无问西东》所传达出的真谛一样:爱她所爱,行她所行,无畏远方,无问西东。

 

60785a51635314c04854b5d039e99e7.jpg彭洪钰,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毕业于如皋市下原初中,现就读于江苏省如皋中学,擅长写作、书法。在岁月的堤岸边,她常常手捧一本好书,在无尽的书海中慢慢徜徉,或手执一只毛笔,用笔尖书写文化。她向往远方,用行动去追随心中的未来。2020年获得江苏省第十九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特等奖。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30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系列访谈录:70位读书人的故事(2)书中之行者——访南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程然

《阅读的力量》季健系列访谈录:70位读书人的故事(2)书中之行者——访南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程然

书中之行者——访南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程然   灼灼桃花迎风而笑的季节,湉湉泮水之畔,巍巍学宫之东,因一次特殊的姻缘,笔者一行得以前往如皋师范拜访程然先生。  如果说“把读书作为自己生活中一个部分,生活之中除了教书育人之外就是...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9)——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9)——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温和地坐在昏黄里——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暮春时节,陌上花开。欣悉如皋初级中学郝明智老师的文化历史散文集《走进1643年的春天》即将出版,我第一时间电话祝贺,周末的午后,我们相约在东大街隐青集,共同回忆那些过往的岁月。郝明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8)——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8)——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人在旅途,读书相伴——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人生是一段旅程,一路走来,陶云有幸与书为伴。书籍是她人生之初的心灵导师,带她看大千世界;是她命运河流的摆渡人,由此结识了不少同频的人;也是她心内的一首歌,无论何时想起,欢乐的旋律悠扬...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0)——访如皋阅读会会员陈燕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0)——访如皋阅读会会员陈燕

读书是一场修为——访如皋阅读会会员陈燕 如皋市作家协会有两位同名同姓的女会员:陈燕,都是优秀的读书人。一直以来,读书已是陈燕生活的习惯,哪怕有时因事忙碌到深夜二、三点才上床,也必先看一会儿书方才躺下休息。孩提时代,读过《儿童文学》...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2)——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2)——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

读书,让人生更辽阔——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 “谈到阅读,我最感谢的人是我父亲,父亲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是我读书路上的启蒙老师。”这是与陈蓓蓓聊读书的话题她说的第一句话。幼学如漆。小时候她家在农村,没有书店、图书馆之类的读书...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4)——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田红飞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4)——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田红飞

纸笔为翼,书影相随——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田红飞 与田红飞相识,完全是起源于他的一篇文章——《回得去的母校回不去的青春》。偶然间读到这篇文章,很想认识一下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所谓未识其人、先品其文,读着他的另一篇文章——《我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