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如皋市作家协会举行“爱在此刻”——我们的节日七夕烛光诗会

季健3年前 (2022-08-05)散文随笔3318

如皋市作家协会举行“爱在此刻”

——我们的节日七夕烛光诗会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农历七月初七,84日晚上 , “爱在此刻”——我们的节日七夕烛光诗会在古城如皋举行,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由如皋市作家协会、如皋阅读会、幸福传媒联合举办。

59f9b5b53e79c7151478e6cf061d683.png

活动由“爱·故事”“爱·赞歌“爱·表白”三个篇章组成。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中国的情人节等,“牛郎织女”的故事更广为流传。从古到今,七夕被赋予了浪漫、温馨的色彩。“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活动一开始,朗诵爱好者们带来《上邪》《鹊桥仙》《卜算子》等一组中国古典爱情诗歌,吟诵爱情,歌咏美好,诠释爱的真谛。 

1.jpg

爱情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表演者带来外国经典爱情诗歌朗诵,普希金的《我曾经爱过你》、叶芝的《当你老了》勃郎宁夫人的我是怎样地爱你》,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爱情的感人魅力。


3.jpg

七夕,是爱的象征,而爱的落脚点,就是家。活动中三对相亲相爱的夫妇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并齐声朗诵诗歌《我愿意是激流》,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中还穿插进行了黄梅戏《对花》、经典爱情电影片段配音、人偶双人舞《梁祝》等精彩表演。

2.jpg


爱是永恒的主题,诗会以爱为名,以七夕节日为载体,展现了七夕文化、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如皋的人文风情和优良传统。

df3a721ce0d11a7c3c9dc46c23b98ab.jpg

(文 季健  陈晨,摄影 王海松 季晓婵,编辑 陈蓓蓓)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0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摸  秋

摸 秋

摸  秋钱  进童年的往事一箩筐,随意拎起一个都是那样的妙趣横生……儿时,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农村人家便端出小方桌,摆上月饼开始烧香敬月神。这时候却不见孩子们的身影,原来都趁着月光,溜到田里“摸秋”去了。“摸秋”...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多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菜花惊艳的下午,我们在文字里相遇。 依然清晰地记得,办公室里一群同事最初读你论你的情形,那么欣喜而激动。一整个下午,你成为我们所有语文老师议论的话题。我们开玩笑地说,你就是那个蹲在地上执着捻着花生的女人,捻起了幸福的点...

阳光男孩

阳光男孩

阳光男孩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陈培张畅身高1米80,肤色有点黑,绝不像是一个来自上海的孩子。他穿着灰夹白夹黑的校服,一点也不能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认识张畅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那天新生报到,班主任需要在校门口接新生,...

笑谈盐米茶

笑谈盐米茶

笑谈盐米茶渔樵耕夫   谢通古代大儒孟老夫子说:“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嘛,人类要延续嘛。我国民间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吃的是盐和米,说的是情与理。”一些西方国家迎接客人的时候,就是请刚刚见面的客人,象征性地尝一点盐巴...

回娘家

回娘家

回娘家曹继红正月初二,回娘家。这是老家传统的年俗,是出嫁前妈妈的叮嘱。女人这辈子亏欠的就是娘家,嫁人后,就不在妈妈家过年了,大年初一,按照习俗,是要在婆家的,初二则是嫁出去的姑娘收拾收拾回娘家的日子,也是丈母娘迎接女婿的日子。结婚20多年了...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黄赟近几年,国潮渐成主流。身着锦绣华服出街已不算少见,钟鼓琴瑟悦耳也是时下国人热衷的消遣。古人雅行,逐渐成为我们周遭的日常,这是当今生活美学的依依东望。我们与这个社会一起怀旧了起来,而这一切,似乎都缘起于茶盏间的乾坤浮沉。饮茶,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