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半夜琴声 ——张玉兰

季健3年前 (2022-08-06)散文随笔3079

半夜琴声

张玉兰

我碰到两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一个如皋籍小钢琴家,四岁半开始学琴,七岁登台,十一岁被广州一家钢琴集团首位签约演奏家,同年在香港少儿钢琴比赛获双金奖,十四岁担任第二届世界青奥会开幕式钢琴演奏特邀嘉宾,十五岁免试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十六岁担任中、奥音乐文化大使,十七岁担任萨尔茨堡旅游大使,十八岁顺利地考进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进校后不久有几门课程,(英语、乐理等)给他免读一二年级。直接上三年级课,目前在本校读研究生。

这个小男孩所获取的成绩,是他从小苦学得来的。一年四季,早上五时起床,练琴一小时吃早饭上学(双手练得皮肉破开时,创口帖包着再练)有人说他有天赋,我认为不完全,如果自己不苦学再有天赋,最终都会变成碌碌无为的庸人。不然为何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变成了“伤仲永”的呢?这就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告诫。

小青年每次放假回国期间,都很忙,忙得连自己的吃饭、睡觉都要算好时间。除了全国多地邀约,(上海、南京、北京、武汉等)几处演出,还有几处教课任务。所以一到家只好把自己的练琴时间放在夜间。可是夜间练琴最大的不便是影响邻居休息,好在他家住一楼最东边一栋,只有影响二楼一家住户,也就是琴房上一层。当然这个矛盾也得解决。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用一条单棉被覆盖在钢琴上,再将琴音压低。谁知有一天二楼住户一家三口找上门来了。年轻的夫妇,带上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儿。他们一进门,一楼主人就知道人家的来意了,因为平时他们都不串门。此时的来客刚一出口:“小哥哥夜间琴……”话没说完,一楼的主人立即打招呼说:“对不起!对不起!打扰……”一楼主人话也没说完。没想到的是:二楼的女主人笑容满面地说:“不是!不是呀!我们是来请求小哥哥在弹奏时,能不能把琴声放大一些?”一楼主人一听很吃惊!紧接着二楼的女主人拉着女儿的手帮女儿说话:“我家小敏说楼下小哥哥弹的钢琴好极了,比我老师教的好多了,我要请他教教我!我想跟小哥哥学习可以吗?”一这家才松了一口气。这时一楼主人把他们三人立即迎坐客厅里细谈。

二楼孩子的妈妈从头介绍:“我这孩子也在学钢琴。平时用业余时间请老师教。她也很爱学。从小哥哥回来夜里练琴时,小敏每天夜里,只要听到楼下小哥哥的琴声,她立即趴到地上,将一只耳朵贴紧地面上,仔细听小哥哥的琴声!太累了,再转过头换另一只耳朵听!”这句话一出口,大家都很感动!我在一边听出了眼泪水。没见过有这样苦学的孩子?,心想:(古人那个“凿壁偷光”的小男孩也不要这么费劲地趴在地上学呀,而这个女孩比他学习不是更苦吗,趴地耳贴地面大半夜呢!当时小哥哥就叫她进琴房,先帮她上一课。小女孩爸爸说:“因为小哥哥太忙,我们没好意思麻烦你,真对不起!”于是小哥哥当即给她讲了一课之后,并对她说:“回家好好照讲的练。有时间就来学,不要再趴地上了,我夜里不再把琴音压低了,音量尽量放大!小女孩很开心!

从此小哥哥夜里开始练琴,也不用覆盖棉被了,而且有意放大音量,让小女孩在自家听得清楚。小女孩丝毫也不肯放弃分分秒秒的琴声,直到小哥哥弹到最后一个尾音结束。她都是全神贯注地,将自己的身心融入曲中。

在这万物沉静的夜啊,那流动的琴音,每一个音符都敲击在女孩的心上,化作漫天的星光,她置身其中却忘了自我。这就是一个好学的儿童可贵的精神。她将来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这是我耳闻目睹的真实,而不是虚构的故事。这两个小孩的苦学精神,感动了我,于是写下了些感想,因为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所有成功的努力都是白手起家开始的,没有一兵一卒,更不知正确的路在何方。

 

image.png


作者与趴地学琴的女孩合影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0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江东瘦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间,博爱医院已经风雨兼程二十载。从初识、结识到熟识,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初识那会儿,她的“乳名”叫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从邓元...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渔樵耕夫   谢通旅游专列十八个车厢,满载着上千人的旅游大军。火车从江苏常州出发,拉开东北五省游的序幕,跨长江,过黄河,闯关东,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去撒欢,到中俄蒙边境去遛弯儿、、、、、、东北壮行钢铁洪流机声隆,旅游...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看戏

看戏

看戏陈煜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前冲;有的一手...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原创 石松 明月清泉2018 (高中毕业四十年聚会后记)毕业于十八线小县城的一所普通高中,毕业那年,全校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那是1981年,恢复高考没多久,据说大学录取率只有不到9%。就是初中毕业那年开始,城里的重点高中改成三年制...

校  魂

校 魂

校  魂郝 然一九九一年春天,年轻的我调任周村小学校长。周村小学总共二百多名学生,教职工连我算上不到十人。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了点,教学人手少了点,可是我很满足,精神饱满,工作起来丝毫不觉得累。顾名思义,周村小学就位于周村,座落在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