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再见,2022;你好,2023——陈曦霞

季健2年前 (2022-12-30)散文随笔3206

再见,2022;你好,2023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陈曦霞 

一下笔,我就写了“活着”这俩字。

在2022年12月30日,在这样“全民皆阳”的日子里,活着是一件幸运的事,而健康地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且奢侈的事。

而我是多么散漫多么胸无大志一个平凡女子,在今年10月9日那天,我已经写下了一篇《活着》,那是我梦想中的晚年生活。那里面的活法——就如我昨天和上海小美女说的那样:煎茶坐看梨门雨,我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经济基础如你一样行走四方,但我会在文字和音乐中,在我能触及的身边的大自然景色中,寻找最美好的时光。

这是我的活法。

稻盛和夫的《活法》,是一本罕见的、非常实用的,但并非人人皆能校仿的活法,毕竟他老人家是一个巅峰,用修为去驱动企业,把创业视作个人成长和修炼无止境的锻炼,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如凤毛麟角,前无古人,估计后也不会有来者。

我非常钦佩企业家,包括我的老板,不管他身上存在着多少的诟病,但他能成功,一定有着他的过人之处。稻盛和夫在日本(因为它对中国的罪恶,让我非常不喜欢这个国家,但它的确有着许多我们中国所流失的精进、专注、执着等特质,让我恨得牙痒痒)所创造的价值,无人能及。而老人家的这本《活法》,用他一生的人生理念,告诉世人:我们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年轻人不要看不起老人,你们总有一天也会老去;老人家不要动辄就拿经验教育年轻人,因为他们听不进,他们还不懂。

你看,我简直写不下去了。就像我读这本《活法》,因为我从来没有成功的雄心壮志,所以,对于稻盛和夫的苦口婆心、掏心掏肺,他所谓的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他说的工作即是修行,对于我这样的蝼蚁,该是多么高大上的说教啊!

所以,我阅读得断断续续,阅读得心不在焉,阅读得磕磕碰碰,阅读得艰难万分,最终,掩卷长叹:弹丸之地的小日本,何德何能拥有稻盛和夫这样的奇人?

稻盛和夫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创办第二电信,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2010年2月1日,72岁高龄的他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到2011年3月底共424天,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日航做到了三个第一,一个是利润世界第一,一个是准点率世界第一,一个是服务水平世界第一。就算稻盛离开了日航,日航也是继续健康地发展了。

稻盛和夫的成功秘诀可以从《活法》这本书中窥得一二:他指出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之事的人。

但位于不败之巅的企业家,很少,为什么呢?因为“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有人成功了,觉得自己了不得,态度变得令人讨厌,表示其人格堕落了;有人成功了,领悟到只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就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而真正的胜利者,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会利用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这就是稻盛和夫。他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创造力方程式:创造力=能力×热情×思维方式:“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以及努力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时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思维方式”则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三个因素的乘积。

按照这样的活法去活着,大概率会成功。请原谅,我只是仰望这样的星空,我在谷底,爬不上去。有志之士请好好阅读《活法》,当然,还有稻盛和夫的另一本《干法》,就算不能达到他那样的成功,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也能得到超出预期的回报。

《活法》P94页的《国际问题也不妨单纯化》,稻盛和夫直面中日战争中的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问题,明确认为日本应该谢罪。这一点,我认定老人家是可敬可佩的,虽然他是日本人,我还是没办法喜欢那个小日本。

 

另:

今天是2022年12月30日。2022年,只剩下最后的两天。

在身心俱疲的年末,Omicron猝不及防地被放开,像是要将所有的苦,都留在了2022。

糟糕的点可能有五:一是时间,在寒冬;二是备药,自救式;三是预期管理,如果不说大号流感,而说小号肺炎,会怎样;四是专家,很多时候,疾病需要体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非必要可以不讲话;五是过去三年医疗救护这个宏观命题没有突破。

不错的点可能惟一,人民还是最好的人民。

总之,这是令人无比沮丧的一年。

这颗星球似乎不再关心人类存亡与否。

只是,大部分人都还是挣扎着活了下来。

2018年末的时候,我们期待2019年会好一些。

2019年末的时候、2020年末的时候、2021年末的时候,也是一样。

然而,到了2022年末的时候,我们似乎对于2023年没有了期待。

为什么没有了期待?

王小波说,真他娘的累。

丧得触目惊心,不留余地之后,已是累觉不爱。

——来自上海小美女推荐的《去他的2022》

很丧,对吧?但是,无论是踮起脚来蹦起来像稻盛和夫这样的《活法》,还是像我这样“煎茶坐看梨门雨”的活法,我们只要没想着去死,还活着,就得好好活下去。

Omicron就像一个生命摇铃,提醒着我们,人生除了生之外,还有病,还有老,还有死;提醒着我们,每个人都有问题与痛苦,诚实地透过问题与痛苦去成长,是惟一的幸运;提醒着我们,以一种活在当下的方式,去庆贺我们这痛快淋漓的一生。

王小波曾在《黄金时代》里写到,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就某种程度上而言,受锤也是加持。

重要的是,不被锤废。

木心说,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在生命里,不要试图让每一件事都顺遂如意,试着随顺那种种的不安,并且,将之当作修行。

在生命里,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遇见混乱的生活状况,重要的是,不要试图逃避,而是随顺参与,结果状况总会自行整顿,恢复秩序。

码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想起里尔克的那句“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让我们一起举杯,一杯敬过往,一杯敬余生,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不负遇见,不谈亏欠。

再见,2022;你好,2023。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54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最美的姿势

最美的姿势

最美的姿势朱丁一宁        绵白的雪色映着清朗的晨曦,淡淡香甜的糕香伴皮线咖啡的垃址声。这些平凡的物和人啊,汇集点点的心灵之光,演绎着最美的姿势! &nb...

忆任储尧老先生二三事

忆任储尧老先生二三事

忆任储尧老先生二三事苏东伟微信朋友圈内看到文定雉水先生发的图片,是原先新民初中的老师们最近聚会时所摄。看着一些已经满鬓苍白的老师,已经无法与他们的名字一一对应。问及曾经的化学老师任老先生近况时,先生不无伤感地告诉我,老先生已于前年驾鹤西去!...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张玉兰岁月如流,这个年又过去九天了。总觉得现在这年味越来越淡。回想当年每进入腊月,就闻到年味了。尤其是记忆中的童年年味,比现在过年有滋有味,而且那种情景仍在眼前清晰可辨犹如昨天。可能记忆容易产生错觉也容易捉弄人。可惜的是...

彩虹“鸡尾酒”

彩虹“鸡尾酒”

彩虹“鸡尾酒”张颢龄 今天我听说有一种酒能够变成彩虹的样子,我觉得非常有趣。事不迟疑,我想做个实验。我从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出了实验需要的材料:几瓶不同颜色的色素、又细又长的试管、几个又高又粗的量杯、一根又细又高的滴管、一个短短的胖胖...

伙  伴

伙 伴

伙  伴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谢桐红疫情似座山,不是巍巍昆仑,也不是五岳泰山,更近乎于富春江畔的绵绵远山。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形势变幻莫测,我和伙伴们须24小时待命。我们,是老师,但又不止是老师。有时是户籍调查员,有时是保洁工,有...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黄赟近几年,国潮渐成主流。身着锦绣华服出街已不算少见,钟鼓琴瑟悦耳也是时下国人热衷的消遣。古人雅行,逐渐成为我们周遭的日常,这是当今生活美学的依依东望。我们与这个社会一起怀旧了起来,而这一切,似乎都缘起于茶盏间的乾坤浮沉。饮茶,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