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一南3年前 (2022-04-18)散文随笔4568

作者:殷再宏

街头又开始有粽子的香味弥漫,芬芳、浓郁且诱人,我又不由自主想起母亲。母亲离世18年了,亲情真的是血浓于水,我还是经常想起母亲在世的片段。

母亲在世时,每年都要包粽子吃,自家包的基本是淡粽子、再就是放点蜜枣或红豆之类的,不像现在什么都可以包进去。印象中,母亲把粽子包好了会在晚上用大铁锅煮,第二天起床后就能闻到满屋粽子的清香。尽管芦苇粽叶的绿没有刚包时的鲜亮,但感觉却透出一种别样的温和。

母亲做的粽子,散发着一种清香,咬一口甜而不腻,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那时,我最喜欢吃淡粽子了。剥开一个粽子,阵阵香味便扑鼻而来,那种香是糯米的香,是芦苇粽叶的香,更浓的是妈妈勤劳的手上的香味扑鼻而来。那时候,最令人享受吃法,就是粘着白糖或红糖的粽子,慢慢送入嘴里咬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香香的,别有一番滋味。如今,却要担心血糖升高,故意不去蘸糖。

母亲离世18年了,现在每年依然可以早早就吃到粽子。但没有母亲包的粽子独特的味道。而我也没有学会包粽子,给我儿子动手勤为。

如今,市面上粽子品种繁多,味道齐全,我还是执拗地回想和偏爱母亲包的粽子。母亲包的粽子香袭深深的沉在了我的心底,想来不只是其中的味儿,更多的是因为噙着思忆的泪花,濡湿了一行行字迹。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19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摸  秋

摸 秋

摸  秋钱  进童年的往事一箩筐,随意拎起一个都是那样的妙趣横生……儿时,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农村人家便端出小方桌,摆上月饼开始烧香敬月神。这时候却不见孩子们的身影,原来都趁着月光,溜到田里“摸秋”去了。“摸秋”...

西藏纪行

西藏纪行

西藏纪行渔樵耕夫  谢 通 我们不仅需要红酒与香肠,我们还要诗与远方。因此我们去了还能算得上远方的西藏,从东海之滨来到西南边疆。我还边走边玩,信手涂鸦几首小诗用来装模作样,其实就是顽童一个,心血来潮扮...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戴林萍我本不想写它,因为我们农村到处都能见到它。大河小河边,沟沟塘塘边,甚至灌溉渠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每天我从二案到石庄,能走小路绝不走大路。因为我讨厌大路的喧嚣,喜欢小路上不经意闪现的美景。所以我是朝也看它,暮也看它,朝朝暮暮都看...

母亲

母亲

母  亲顾小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孩子对异性长辈的依恋往往高于同性长辈!”回首自己成长的岁月,我的外婆、母亲、姑姑们在我的成长印迹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母亲的影响最深!昨日在餐厅用餐时,餐厅音响里播放起了“……妈妈的吻...

又见腊梅香

又见腊梅香

又 见 腊 梅 香郝晓霞又到了数九寒冬、腊梅飘香的季节。“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特别欣赏朱自清先生形容荷花香味的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似有若无、隐隐约约;桂花的香味呢,则是甜丝丝的,有一种世俗的烟...

小城春早

小城春早

小城春早陈燕周末,去南门桥菜市场。去市场买菜,是近两年新增的爱好。有段时间依赖天猫超市和飞牛网,尽享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的便捷的同时,也承受了每每打开袋子时抽中“谢谢惠顾”般沮丧的心情。蔫头耷脑的叶菜和莫名颜色的肉类,让人怀疑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