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父亲节想父亲——吴国忠 

季健2年前 (2023-06-15)散文随笔3513

父亲节想父亲

吴国忠

过两天,就到父亲节了,我想起了心中久久难忘的的父亲,我父亲1924年8月15日生于通州平西乡9大队五队,解放前夕与母亲把家安在了永安沙,现长江镇二百亩大队二队,1999年4月14日去世,享年76岁,如在世,今年正好一百岁。   

我父亲嗓门大,年轻时,庄邻家娶媳妇,接“横杠”(嫁妆)都想办法请到他,他喊的“横杠号子”音量高、音量尖、音量脆、传的远,听母亲说,他还是通剧的女高音。

我父亲胆子大,成年后为了躲避国民党抓壮丁,一个人带上干粮藏匿在永安沙的芦苇荡里好多次,每次都好多天。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不误生产队做工分,偷偷地做些小生意贴补困难的家境。生产责任制改革后,他更是学着做些小生意,贩卖梨子、油菜秧儿、蕃芋苗儿,再后来贩运大蒜、马铃薯等蔬菜。从通州观音山镇、先锋乡三圩头用自行车驮至50多公里的家乡二案小镇菜市场卖,骑自行车时,由于负重过大,头向前伸的像“鸭子”,小生意没有大财发,摸点儿皮儿,挣点儿钱,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有学上,有饭吃,有小钱花。年纪大后,改卖轻一点的麻皮、脚手绳索、钉杷柄等一直卖到去世。

我父亲压力大。由于爷爷发现他通过躲壮丁期间,发现有许多涨起来的滩地,就用18个豆饼和两大包皮棉在永安沙置办了两三亩地,父亲的家就扎在了“永安沙”,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没有任何手艺,没有任何技能,一直劳累至死

当时“穷奔沙滩富奔城”,由于爷爷奶奶不舍得我已成家的父母搬来,因此一点财产也没有给我的父母,一担子就把全部家当挑来了。26岁时跟我母亲结婚后相继生了四个儿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物资匮乏,家里“一穷二白”,想把四个儿子培养长大,娶媳安家,受的压力,吃的苦,现代人难以想象。

我父亲力气大,靠着强壮的身体,透支着身体去务农,担子拣重的挑,农活拣工分多的做。那时多是生产队集体劳动,大合笼,粮草凭工分结算得找。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分配全靠生产队,起早贪黑地在集体生产队不停地劳作,一家人还吃不饱、穿不暖、过不好。

我父亲食量大,家靠江边,每年冬天就下(芦苇)滩斫芦苇,一直斫了15年,吃的是冷饭,穿的是千层衣,没得吃就吃“芦苇嘴儿”、“白硼芷颜(马兰草)”和上一点豆饼煮一下,像那种猪吃的东西充饥。那时白米饭吃的极少,能有苋子红薯饭、芋头饭、菜饭带去吃就算不错了。

那时斫芦苇的人都逢“三把刀”,肩上扛的破了的芦苇会割脖子是“第一把刀”,腰上别着的斫芦苇专用斫刀是“第二把刀”,在芦苇滩中行走,遇到的芦苇斫好后留下的尖尖儿会戳破鞋戳坏脚是“第三把刀”。

他日夜奔波在冰冻的江水中,每天清晨还得踏冰把前天斫好的芦苇送达码头上。工分都是以上船的芦苇个数计算,他总想着比人跑快点、做多点,多挣工分养家呀。为的是队里多记点工分,多分点柴草,多拣些芦苇,卖些小钱补贴家庭庞大的开支。

我父亲靠着力气大,透支着身体,不停劳作,消耗大,自然饭量大。

我父亲生性木讷,不善语言表达,但他用苦力养家的方式来表达如山的父爱! 

2023年春节,正月初六我带着一家人去了父亲的出生地拜了个年,重走了父亲在世时不知走了多少回的回家之途,见到了父亲的小妹子以及外甥和外甥女一家。

令我欣慰的是,我们魂牵梦绕的老园地,老家还在,我们的根还在,是我们灵魂的安放之处。如父亲在天之灵看到了,也是幸福的!

每每想起我父亲心中仍是感动,仍是泪眼婆娑。现在我脑海中经常浮现父亲那躬着背,头伸向前方,驮着重重的货物艰难地向前蹬着自行车的背影。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致远在天堂的父亲,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

永远怀念我可爱可敬的父亲!

谨以此文纪念已离开我们二十四年的我敬爱的百岁诞辰的老父亲!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1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母亲

母亲

母  亲顾小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孩子对异性长辈的依恋往往高于同性长辈!”回首自己成长的岁月,我的外婆、母亲、姑姑们在我的成长印迹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母亲的影响最深!昨日在餐厅用餐时,餐厅音响里播放起了“……妈妈的吻...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渔樵耕夫   谢 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史的框架中来考察,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现在我想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来彰显这种民族自豪感,好比...

竹园梦忆

竹园梦忆

       梦里总有一片竹园,是那样真实的存在着,醒了却不知所去。但我知道她是真实的,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随着家乡的经济快速发展被“大浪淘沙”了。她陪我度过了清贫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n...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吴宏匀香熏袅袅的雨天,和着咖啡的浓厚气息,站在高楼上往外看,天地苍茫,帘幕低垂。路上的汽车仿佛大海中的一粒芥子,飘摇孤独地驶向视线之外。与好友倚在窗边,看上去她仿佛隔山隔水。我们俩经常是这样守在一起,各自想着心事,偶尔只是为了验证对...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邹健美在故乡,风是大自然全年馈赠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不管是初春的东南风,还是寒冬的西北风,来了,你都要照单接受。当父亲朝着东南方向手搭凉棚,迎风微笑,眼中泛光之时,便是东南风吹起之时,这个时节,他会格外地忙碌起来。会天天念叨...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作者:殷再宏街头又开始有粽子的香味弥漫,芬芳、浓郁且诱人,我又不由自主想起母亲。母亲离世18年了,亲情真的是血浓于水,我还是经常想起母亲在世的片段。母亲在世时,每年都要包粽子吃,自家包的基本是淡粽子、再就是放点蜜枣或红豆之类的,不像现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