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学车记——吴国忠

季健2年前 (2023-06-26)散文随笔3422


学  车  记

吴国忠

现在出门,一眼望去大多是川流不息的各种品牌的汽车,特别是公休假日更是一望无垠的汽车队伍,高速路成了停车场。每逢假日别人出去旅游,我坐在家里看电视屏幕上的人头攒动、风景诱人,但也欣赏到汽车堵了动不了的尴尬。坐在旁边的老婆开玩笑说“你喜欢写文章的呢,把你学车的过程也写出来,让人瞧瞧,回忆回忆童年的趣事?”。还别说,我小时候的学车记,还真的可以拿出来说说,当然是学骑脚踏车(官方称自行车,你不脚蹬,它会自己行走?哈哈),不是学骑摩托车,更不是学开汽车,可别笑话这篇像是老玩童的小学生作文,读起来却是别具一格的趣事。

我学骑脚踏车比发小们可迟多了,别人家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比我家好,都早早地从学猫洞开始,十一二岁就会骑脚踏车了。

1981年7月,我初中毕业,要上高中了,才想起还没有学会骑脚踏车呢。在对父母苦苦相求之下,从父亲手中接过脚踏车,“你自己学去,不能把车子摔坏了,否则不饶你。”父亲说完,他挣他的工分去了。

是年,我已16岁了,个子说高不高,但腿肯定是长了,脚似乎硬了,刚刚学,推车还推不稳,不是东倒,就是西歪,不能掌握好平衡,猫洞根本弄不了了。没有办法,先学着把车子先推走,推稳了再说,慢慢地我终于掌握了平衡,后来就逐步从生产队大场上的高处往下,一步一步地学着踮踮,慢慢也熟悉了,脚可以高开地面,能踮着行一断距离了。

车子推稳了、会踮着脚踏车走了、不会骑猫洞,就直接上扛,半圈半圈地蹬,学了大概半个月,并且学会了拐弯、刹车,但好像不够灵巧,总是不开窍,总是离不开生产队场上的下波,一直重复着踮、上杠、半圈半圈地蹬,记着父亲的提示“眼睛看前方,不要看脚,要用力蹬……”,但还是慢慢学不会

早已会骑车的小伙伴在我面前飞骑,非常得瑟,生产队做农活挣工分的大人们也总是拿我取笑,“这么大了,还不会骑个脚踏车”。我被笑的满脸绯红,羞的没有洞躬,想中途放弃,又不太服气。也正是这个压力变成了我的学车动力,我心想,本人比别人又不是特别的笨,难道学个骑脚踏车,还真的学不会?暗下决心,假期间一定要学会。

有一天下午,家里正好没有人用车子,我偷偷地把车子推出来,想骑车子去“五案桥代销店”(当地人把去此地当成上街)玩玩,由于天热,去的路上没有什么人。刚开始还是椅在杠上,半圈半圈地蹬,特发奇想,何不坐上座位,骑上去试试?摔下来也没事,反正没人看见。28式老车子,刚坐上去了,觉得高低正好,脚就突然自觉地整圈整圈蹬起来了。当时,我好兴奋,终于把骑车子学会了。

开开心心地享受着会骑车的兴奋,又面对了一个新问题,怎么停下车、下车呢?一直以来,没有想过此事啊?骑车会了,下车不会,怎么办呢?一边骑着,一边看着前面,不敢停下,又没有人提醒和帮助,没有办法,一直前行。

到了目的地,不敢下车,又不好意思请人帮助。突然看到我们三队的卫汉如修理自己车子的前面有个草垛,何不撞上草垛,让车子停下?拿定主意,往上一撞,车子停下来了,人也摔下来了。当时想,有软的草垛,摔下来不会太重。谁曾想,脚踏车的踏脚儿尖处把我的腿划开了几个大口子,流了好多的血。还好卫师傅看到了,忙走过来帮我掀起脚踏车,用清水帮我腿上的血清洗干净,并把上车、停车、刹车、下车的方法耐心地教给了我。

由于腿疼,也没有心事玩了,推着卫师傅帮整理好了的车子,慢慢地回到了家。虽然腿有些疼,但还是兴奋地告诉家人,我把车子学会了,家人也开心的笑了。真是是应了那句老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上高中后,只有偶尔骑那一两次去上学的机会,家里的车子父亲要外出帮我挣学费。随着哥哥们挣钱多了些,家里购置了新旧车子,每个人有了一辆时,我接过了父亲骑了多年的旧脚踏车,远行35公里去原马塘乡上班,再后来自己旧换新连续买了十几辆,一直坚持骑脚踏车出行和上下班。

学脚踏车已过去了40多年了,只要看到腿上未消失的伤疤,就想起学车的痛苦历程,更没有忘记家人和3队卫师傅帮忙以及鼓励的温暖。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2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宋继高 去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启东吕四港,这里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次到访的地方。下午三点多钟,完成工作之后,正要登车返回,忽然发现,我停车的桥头,生长了一棵小树,我连忙赶过去看看,树很弱小,几根根须顽强的扎...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渔樵耕夫   谢 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史的框架中来考察,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现在我想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来彰显这种民族自豪感,好比...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张源源我想天堂一定很美,奶奶才会一去不回。我出生那年,奶奶五十二岁,我十岁那年,奶奶六十二岁,我结婚那年,奶奶七十五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奶奶八十九岁。这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您选我做孙女三十六载。2022年2月15日中午11:...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低眉 “岁月的拐弯处/林子里/有鸟鸣自花叶间飘落/一只蓬松着羽毛的青春在行走/液体的思绪/在滴落”天呢这是我十八岁时候的笔迹,谢老师今天找出来发给我……世上怎么有这样好的老师……我早就忘记,年少的自己,是什么模样。那青...

听,轻雨

听,轻雨

听,轻雨徐 丹滴答,滴答,滴答......听,古屋檐下,拂风沥沥,雨声淅淅,悄然惊扰而又盈盈诉说,如清泉流水般清脆;围着伞尖旋转的雨,像个调皮的孩童,簌簌作响,那是天使在唱着动听的歌;聆听雨意,且看雨丝,树花落成溪,微雨曼妙,徐徐...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原创 石松 明月清泉2018 (高中毕业四十年聚会后记)毕业于十八线小县城的一所普通高中,毕业那年,全校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那是1981年,恢复高考没多久,据说大学录取率只有不到9%。就是初中毕业那年开始,城里的重点高中改成三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