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遇见——陈燕

季健2年前 (2023-12-21)散文随笔2949

遇 见

作者:陈燕

岁聿云暮,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将近尾声,我们每一天都在不断地遇见,阳光、细雨、落叶、你、我、他。在这个冬天,在这里,围炉烹茶,遇见各位文友,就这么一起静静地坐着便很开心。

今年我一直在彷徨,孩子即将幼儿园毕业回城读小学,是辞职另寻他作,还是怎样,五月我交了辞职信,被领导驳回了,教导员劝我:“你再想一想,这份工作也算能兼顾家庭孩子,忙碌也只是偶尔。”“孩子回去读书,我总不能路上花两小时通勤,真有个啥事,孩子顾不得,工作也做不好。”“我来想一想......”沉默许久,领导说:“这样吧,我看看,能不能把你借调去局里,你每个月帮我们单位写一篇文章,偶尔回来开个会议什么的。”我们相视一笑,原来是这一技之长,让领导舍不得我呀,幼时的爱好月月总能给单位争来那么点儿弥足珍贵的考核分,后来我调到了城里,新的岗位,新的人事磨合,孩子幼升小的迷茫,让我很久都没有再静下心,去读一本书,记一些事。

回城工作数月有余,每日按部就班的送娃、上班、下班、接娃。有天新领导找我:“听说你会写文章,写一篇儿吧!”后来工作群喜报连连,先是说我的文章被如皋局里录用,后是被南通市局录用,接着被省厅录用,热心的同事说:“原来你这么会写呀,何不找一些杂志投稿呢。”“不,不,不,我不行。”“没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来!我给你联系。”同事挺着孕肚就火急火燎开始满办公室找杂志:《知音》、《读者》、《半月谈》...挨个打电话咨询投稿,被这份热情感染,我也开始偷偷打听咨询,山河不足重,重在贵人遇,老人说:“遇见是福气,不遇也是。”某个冬日的午后,我联系上了季老师,忐忑地请教加入作家协会有些什么要求和门槛,季老师平易近人,很是随和,给我指点迷津,帮我修改文章,白首如新,轻盖如故,初见亦如久识,亲切又新鲜,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谢谢您发现角落里的我,让落满灰尘的星星也能发光。感谢季老师的知遇之恩,让我从井口一样的天空,看见更广阔无垠的天际。

冬至,炉红暖茶,悠然围坐,院中闲话,天气渐寒,岁暮清欢,愿风雪知心,流年安暖,执笔为安,落字为年,纵然无雪,古城亦有诗意,遇见就是最好的冬礼。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3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多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菜花惊艳的下午,我们在文字里相遇。 依然清晰地记得,办公室里一群同事最初读你论你的情形,那么欣喜而激动。一整个下午,你成为我们所有语文老师议论的话题。我们开玩笑地说,你就是那个蹲在地上执着捻着花生的女人,捻起了幸福的点...

烟火南门桥

烟火南门桥

 烟火南门桥邓兮童年记忆里的菜市场杂糅着许多的印象,有些吵闹凌乱,也有些多姿多彩。孩童时期常常被大人带着去买菜,听着里面的吆喝声、讲价声,看着各式各类的蔬菜、肉类、鱼类,只觉得新鲜好玩,未曾想过要和这个地方深深结缘。南门桥是母亲最...

淮安情结

淮安情结

淮安情结渔樵耕夫   谢通淮安,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因为那是一代伟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踏上淮安的土地,急于寻访周总理的故居,却在无意中撞上了总督漕运部院。这是旧时代主管航运的官府衙门,外观显得相当气派。门前两...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沈小菲周末回家,94岁的奶奶正笑眯眯地坐在灶前烧火。妈妈告诉我,奶奶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兴奋得很,一早便起床,梳头洗脸,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年迈的奶奶在前年骨髋节摔断之后,尽管现在尚能拄着拐杖行走,但行动着实大不如从前...

看戏

看戏

看  戏陈彦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