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8)——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季健3年前 (2022-05-16)《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3513

人在旅途,读书相伴

——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人生是一段旅程,一路走来,陶云有幸与书为伴。

书籍是她人生之初的心灵导师,带她看大千世界;是她命运河流的摆渡人,由此结识了不少同频的人;也是她心内的一首歌,无论何时想起,欢乐的旋律悠扬,心间开起了花一朵。

至今,陶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家里有不少队里订的报纸。当她刚开始牙牙学语,父亲就一手抱着她一手指字一边念:“新—华—日—报—光—明—日—报”。这大概是陶云读书的启蒙。

父亲是个农民,可陶云总觉得他不太正宗。与村里那些识字很少或大多不识字的农民相比,父亲更像一个读书人。她常看到父亲捧着不知名的书看得入神,有事喊他几声也不应。为这事父亲没少被母亲埋怨。这在当时农村是很少见的。

常言道,儿子随妈,女儿亲爸。在陶云眼里,爸爸读书的样子真美!渐渐地,她也染上了这种“恶习”,常常学着爸爸的样子,捧着一本书,有模有样地看着……

和小伙伴们去邻居家玩,只要看到有书,不管什么书,立马抱着津津有味读起来。在书里上天入地,,如入无人之境,四周的喧闹通通与她无关……

当然,那时的邻居家基本没什么特别的书,多是大孩子的语文书。

小学时,她曾订过一段时间的《童话报》。报纸发下来的时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通常下课期间或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就看完了。是等不及到家做完作业再看的。这个阶段陶云陷入一种如痴如醉的快乐状态。

后来,读到古人“裸体读经”的故事;读到欧阳修“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的名言;读到乡贤先辈李渔夏天在林间、荷下裸体读书的记载,顿让陶云产生了自己与古人有一种“读书知己、惺惺相惜”的神交之感。

读书时代,陶云遇过不少交集虽短,却令她感念至今的老师。

上小学时,有一位女老师四五十岁了。长长的白果脸上印着几粒雀斑,眼神清亮,清脆动人的声音如同少女一般。老师把陶云叫到她家中,给陶云写朗诵稿,教会她朗诵。让陶云知道,原来除了默读,文章还能以这么美好的方式演绎出来。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女老师教她朗诵的情景,心里总是暖暖的……

初中时,陶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读,每当这时,她总是很羞怯地趴在课桌上,头也不抬,可耳朵里却一字不拉地听着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的文章,心里那个美呀,美得想放声大笑……

又是一堂作文课,她趴在课桌上,瞪着双眼,打着腹稿。这时陶云的眼睛对上一双温柔的眸子。“感冒了吗?”“嗯,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当然知道,你呼吸这么重!注意保暖和休息。”

老师一句关心的话语,让陶云小小的心里暖乎乎的。暗下决心好好读书,写出更多好作文来报答她——一位衣着简朴,短发齐肩、妈妈一样的女老师。

高中时,陶云的语文老师清瘦白净,看着文弱,头发却根根竖起,透着一股子倔劲,宛如翻版鲁迅。老师擅讲鲁迅作品,于是有人称他“阿贵”。陶云虽不能完全读懂“阿贵”,却成了“阿贵”老师的粉丝,还曾数次计划要给“阿贵”老师送本鲁迅的书。可在那个忙得人仰马翻的高中时代,鲁迅的书最终有没有送出去自己也已记不清了。每每想起,心湖犹如投入一颗小小的石子,荡起圈圈涟漪……

高考结束,极度偏科的自己自然没能如愿考上心仪的学校,懵懵懂懂学起了市场营销。

当时,正是整个社会在“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号召的鼓动下,全都陷入了“一切向钱看”的“创业狂潮”时代。陶云理所当然地被这股狂潮裹挟着,卷入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时代亿万淘金者中的一员。奋身不顾地开发市场、开发财路,每天接触着形形色色的商贾客户,接听着连续不断的各方来电。享受着销售达成或售后解决的快感;承受着交易失败、资金断链的痛苦;更为揪心的事,而商场的变幻奠测、货款的回帐难收,更让陶云如履薄冰、心劳日拙!

这时候,书于陶云,只似一个年少时的旧梦、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与她挥手而别、渐行渐远……

工作的紧张、生活的压力、风尚的劲霸,让陶云改变了生活习惯:下班看看电视,吃饭唱歌,逛街勾物,翻看时尚杂志成了她打发闲暇的主要内客。

可是渐渐的,生活好像无所附着,活着像个空心人,莫名的压力让人暴躁……

一次偶然的同学聚会,加了很多同学微信。陶云读到昔日同学们的文章,如同浊流中的一洼清泉,让陶云从中照见了自己过去的影子。哎!曾经和书相依相伴的陶云,在匆匆赶路的途中已经把书弄丢了!难怪工作以来时常心浮气躁、情绪不稳,原来是自己丟掉了书卷、丟掉了灵魂之本!

想到这里,陶云暗下决心,不行,从现在开始要把她找回来·····

重新拾起书本,陶云为沈复和芸娘的悲欢离合唏嘘不已,感叹“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为《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捏了一把汗,心情随着海浪浮沉,随着小船颠簸,敬佩他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陶云,一个厨房小白,跟着汪曾祺先生“看着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颠勺掌厨,品尝到了人生“交织着的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她还试着拿起了笔,以手写心,以心观世界,体悟生活种种。

陶云在遍地六便士的世界里奋斗,也不忘抬起头看天上的月亮。人在旅途,读书是福!

 

caf8f1527fd1e07fa646a95f20cfeb3.jpg陶云,如皋人,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苏州。喜欢看书、写字。闲来以笔记录生活感悟。有散文、随笔等作品发表于各报刊。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4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7)腹有诗书气自华——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周荣丽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7)腹有诗书气自华——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周荣丽

腹有诗书气自华——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周荣丽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快乐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宅到市井,从学堂到街头,无论是方块汉字还是异国字母,“文字”将它的精髓用“心领”“神会”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读者不一样...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9)——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9)——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最是书香能致远——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康德老人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在接触它的时候,往往会感到一种惆怅。郭朝晖先生夜里刚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第二天一大早,便欣然如约接受记者...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7)——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7)——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岁月静好书中来——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生活总是无时无刻地催促我们迈步向前,启程、跋涉、暂歇、再启程。但不管我们的脚步走多远,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份美好能伴随我们左右,毫不掩饰,毫无保留,顽固地沉淀在记忆最深处。有人说,...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2)——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2)——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狂人”一生欢愉的游戏——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原本有些内敛的大男生会一改常态和你侃侃而谈。就像认识黄赟的人说的那样——在文学领域,他是个狂人。阅读于他而言,是一生欢愉的游戏!出生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7)——访南通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引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7)——访南通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引

欲以三寸笔锋 写出七尺立锥之魂——访南通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引 你一定见过早晨八九点的太阳,但你可曾见过凌晨四点的阳光?这个90后的女孩,为了她的文字梦,曾经连续一个月通宵达旦,然后看着凌晨四五点的阳光冉冉升起。看到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2)——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2)——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

读书,让人生更辽阔——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 “谈到阅读,我最感谢的人是我父亲,父亲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是我读书路上的启蒙老师。”这是与陈蓓蓓聊读书的话题她说的第一句话。幼学如漆。小时候她家在农村,没有书店、图书馆之类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