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8)——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季健3年前 (2022-05-16)《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3689

人在旅途,读书相伴

——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人生是一段旅程,一路走来,陶云有幸与书为伴。

书籍是她人生之初的心灵导师,带她看大千世界;是她命运河流的摆渡人,由此结识了不少同频的人;也是她心内的一首歌,无论何时想起,欢乐的旋律悠扬,心间开起了花一朵。

至今,陶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家里有不少队里订的报纸。当她刚开始牙牙学语,父亲就一手抱着她一手指字一边念:“新—华—日—报—光—明—日—报”。这大概是陶云读书的启蒙。

父亲是个农民,可陶云总觉得他不太正宗。与村里那些识字很少或大多不识字的农民相比,父亲更像一个读书人。她常看到父亲捧着不知名的书看得入神,有事喊他几声也不应。为这事父亲没少被母亲埋怨。这在当时农村是很少见的。

常言道,儿子随妈,女儿亲爸。在陶云眼里,爸爸读书的样子真美!渐渐地,她也染上了这种“恶习”,常常学着爸爸的样子,捧着一本书,有模有样地看着……

和小伙伴们去邻居家玩,只要看到有书,不管什么书,立马抱着津津有味读起来。在书里上天入地,,如入无人之境,四周的喧闹通通与她无关……

当然,那时的邻居家基本没什么特别的书,多是大孩子的语文书。

小学时,她曾订过一段时间的《童话报》。报纸发下来的时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通常下课期间或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就看完了。是等不及到家做完作业再看的。这个阶段陶云陷入一种如痴如醉的快乐状态。

后来,读到古人“裸体读经”的故事;读到欧阳修“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的名言;读到乡贤先辈李渔夏天在林间、荷下裸体读书的记载,顿让陶云产生了自己与古人有一种“读书知己、惺惺相惜”的神交之感。

读书时代,陶云遇过不少交集虽短,却令她感念至今的老师。

上小学时,有一位女老师四五十岁了。长长的白果脸上印着几粒雀斑,眼神清亮,清脆动人的声音如同少女一般。老师把陶云叫到她家中,给陶云写朗诵稿,教会她朗诵。让陶云知道,原来除了默读,文章还能以这么美好的方式演绎出来。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女老师教她朗诵的情景,心里总是暖暖的……

初中时,陶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读,每当这时,她总是很羞怯地趴在课桌上,头也不抬,可耳朵里却一字不拉地听着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的文章,心里那个美呀,美得想放声大笑……

又是一堂作文课,她趴在课桌上,瞪着双眼,打着腹稿。这时陶云的眼睛对上一双温柔的眸子。“感冒了吗?”“嗯,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当然知道,你呼吸这么重!注意保暖和休息。”

老师一句关心的话语,让陶云小小的心里暖乎乎的。暗下决心好好读书,写出更多好作文来报答她——一位衣着简朴,短发齐肩、妈妈一样的女老师。

高中时,陶云的语文老师清瘦白净,看着文弱,头发却根根竖起,透着一股子倔劲,宛如翻版鲁迅。老师擅讲鲁迅作品,于是有人称他“阿贵”。陶云虽不能完全读懂“阿贵”,却成了“阿贵”老师的粉丝,还曾数次计划要给“阿贵”老师送本鲁迅的书。可在那个忙得人仰马翻的高中时代,鲁迅的书最终有没有送出去自己也已记不清了。每每想起,心湖犹如投入一颗小小的石子,荡起圈圈涟漪……

高考结束,极度偏科的自己自然没能如愿考上心仪的学校,懵懵懂懂学起了市场营销。

当时,正是整个社会在“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号召的鼓动下,全都陷入了“一切向钱看”的“创业狂潮”时代。陶云理所当然地被这股狂潮裹挟着,卷入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时代亿万淘金者中的一员。奋身不顾地开发市场、开发财路,每天接触着形形色色的商贾客户,接听着连续不断的各方来电。享受着销售达成或售后解决的快感;承受着交易失败、资金断链的痛苦;更为揪心的事,而商场的变幻奠测、货款的回帐难收,更让陶云如履薄冰、心劳日拙!

这时候,书于陶云,只似一个年少时的旧梦、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与她挥手而别、渐行渐远……

工作的紧张、生活的压力、风尚的劲霸,让陶云改变了生活习惯:下班看看电视,吃饭唱歌,逛街勾物,翻看时尚杂志成了她打发闲暇的主要内客。

可是渐渐的,生活好像无所附着,活着像个空心人,莫名的压力让人暴躁……

一次偶然的同学聚会,加了很多同学微信。陶云读到昔日同学们的文章,如同浊流中的一洼清泉,让陶云从中照见了自己过去的影子。哎!曾经和书相依相伴的陶云,在匆匆赶路的途中已经把书弄丢了!难怪工作以来时常心浮气躁、情绪不稳,原来是自己丟掉了书卷、丟掉了灵魂之本!

想到这里,陶云暗下决心,不行,从现在开始要把她找回来·····

重新拾起书本,陶云为沈复和芸娘的悲欢离合唏嘘不已,感叹“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为《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捏了一把汗,心情随着海浪浮沉,随着小船颠簸,敬佩他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陶云,一个厨房小白,跟着汪曾祺先生“看着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颠勺掌厨,品尝到了人生“交织着的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她还试着拿起了笔,以手写心,以心观世界,体悟生活种种。

陶云在遍地六便士的世界里奋斗,也不忘抬起头看天上的月亮。人在旅途,读书是福!

 

caf8f1527fd1e07fa646a95f20cfeb3.jpg陶云,如皋人,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苏州。喜欢看书、写字。闲来以笔记录生活感悟。有散文、随笔等作品发表于各报刊。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4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时鹏寿,和他聊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他绝对算得上一个“绝顶聪明”且幽默风趣有趣的人。他说:“读书、藏书、写书是我人生的重要内容,是图书垫高了我的人生。”在时鹏寿成长的过程中,经历...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9)——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9)——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岁月流逝涌诗情——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在文坛渐渐寂寞和冷落的时候,如皋女作家朱广英在文学园地里默默地耕耘三十年。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出版《青春的印记》、《心灵的独白》、《水边佳丽》著作,多次荣获各级政府文艺奖,日...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只为快乐而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喜欢读书是郝晓华从小养成的习惯。他读完小学三年级,基本就能自己看书了。课余偷偷地看连环画书,俗称“小人书”。若遇到不认识的字,他的一个办法是联系上下文和画中的情景,“猜字”,另一个办法...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6)——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6)——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愿以阅读慰乡愁——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12月的休斯敦,依然阳光明媚。赵美萍坐在后院的户外铁艺桌椅边,一边饮着热气腾腾的乌龙茶,一边第3遍捧读《荆棘鸟》,耳机里同步播放着语音版《荆棘鸟》。此刻,她只醉心于享受一本好书。10年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3)——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3)——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阅读,是生命中的缕缕清风——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说起阅读,夏邱梅的心就会不知不觉地愉悦起来。阅读,是她生命中的缕缕清风,拂去尘埃,荡涤心灵,丰盈了她的精神家园。70后的夏邱梅,人生中初识的书应该是课本吧,课外书,那是稀有品...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9)——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费存杰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9)——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费存杰

追梦之路的酸甜苦辣——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费存杰 这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初中时代,他接触到了自己阅读的第一本书,犹记得那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自此以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阅读。每个晚上,他都偷偷地躲在宿舍看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