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跟我走西藏一一情系拉萨 (任小萍 )

季健3年前 (2022-07-20)散文随笔4010

跟我走西藏一一情系拉萨

任小萍

 

走在摄人心魄的蓝天下,感受着世界上最明亮的阳光,我忘了我自己。眼前的风景夺走了我所有的心思,经它渲染下的拉萨城,无不闪烁着纯净和明快的美。

远处,阳光下的布达拉宫鲜亮夺目,金顶辉煌。而它的上空,天,蓝得干脆连一丝云彩也没有,洁净得如湛蓝的海水。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让我彻底的明白,拉萨是一个只能体验,无法想象的地方。

 

尽管在拉萨城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布达拉宫这座建筑的雄伟身姿,但若要进一步了解它的文化精髓,还是需要走进它的内部,用心去感受其瑰丽景象。

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我从门前道路的右边,一直仰望着布达拉宫慢慢前行,红墙、白墙、黄墙交错延展,蓝天白云瞬间变幻。

前进的人流一拨拔走过,而我却一直处于一种梦幻状态之中。直到一群白鸽在广场上翻飞,才想起举起手中的手机,连同自己一道摄入布宫壮丽的画面之中。

 

等待参观的人流排成了纵队,离预约的时间还早。我同前几天一样随着前来朝圣的人流,绕着布达拉宫的外墙,顺时针走上了转经道。

 

 这条转经道将布达拉宫紧紧围绕,金黄的转经筒在红色的围墙下面异常耀眼。

转经的队伍浩浩荡荡。

信徒们轻摇手中的转经筒,滑动着手中光亮的佛珠,口中念念有词,神情凝重,步履坚定。

 

不断有人从我身边走过,他们有着共同的神态,走起来毫不犹豫,一副义无反顾的样子。

有两名女子在被无数朝圣者的脚板打磨得光滑的青石道的中轴线上磕着长头。她们穿着皮围裙,掌心戴着木板,“啪啪啪”木板脆响,嘴里念念有词,身体伏地,两手过头合掌,磕下敬畏的头颅。起身,一步一击,于头顶、面前、胸口连击三响,伏身再磕拜,又一等身长头。她们用古老艰苦的等身长头,丈量着经道,以最虔诚的仪式朝拜心中的神灵,让人最直观地感受什么叫五体投地。

这种矢志不渝,对生活在内地的我若不是亲眼所见,也许就只能是一种道听途说。而一旦亲眼目睹,充满了震撼和佩服。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徒们的手虔诚地拔动着泛着金光还滴着酥油的转经筒,一步一步走向圣洁。

 

漫出人流的我,在宗角禄康公园大门边的树荫里伫立着,仰望着布达拉宫背面的身姿,心里默默的数着布宫的层数直至红宫以上的金顶。

仰望中的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宫宇叠砌,白宫托着红宫,红宫举着金顶,在透明的蓝天下,简洁、强力。一个圣洁的白,一个活力的红,一个神圣的金黄,并同山体饱满的绿相融合,在正午阳光的任意照射下,一切都让人陶醉到眩晕!

我对色彩有着很强的偏好,而这种偏好引领我来到西藏,来到了拉萨!以至好长时间都不愿离开。

在西藏,看到最多的是和白宫一样洁白的哈达。无论是山上还是谷底或是佛寺;千年老树;藏家人的房前屋后直至屋顶。白色的哈达缭绕着大地,飘舞在空中。蓝天下洁白如云,纯洁得让人感动。

在拉萨,像红宫这种高原红,无论是僧人穿的袈裟还是藏家少女们的藏袍都是以这种红色为主,给人一种凝固的美感,挥之不去。

而金黄色,无论在西藏还是内地,她都是一种敬意,一种人神共享的色彩。

 

无数的人都梦想着走西藏来拉萨,参拜布达拉宫。而我坚定不移的实现了这个梦想,这也是我的虔诚!一种机缘!

 

午后的拉萨,阳光总是任意洒落,落在身上,温暖而甜蜜。

在拉萨的日子里,除了去布达拉宫的转经道,我还会去“大召寺”,一座位于拉萨老城区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寺庙。

围绕着大召寺的八廊街转经“圣路”上,人流如织。

我跟随着人流向前走,一遍又一遍。试图从他们轻快坚定的步履和目光凝重的脸上读懂他们的心愿。

傍晚的大召寺,四周的香火鼎盛,信徒如云。

大召寺正门外,满是焚香长跪的朝圣者,以及一排排的等身长头磕拜虔诚的信徒。

  场面壮观,令人感叹。

由于佛教知识的缺乏,我只能一次次远观庄严的宗教仪式。我以为,恰当的距离更是一种尊重。所以,除了偶尔去八廊街文艺小清新的店铺里转悠,我还去“玛吉阿米”(一个极

浓藏式风格餐厅),在那里感受“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的爱情故事。更多的时候就在大召寺门前的荫凉处发呆,用镜头记录下大召寺门前朝圣者平凡而又深刻的瞬间。

 

拉萨不大,游人如潮,却是出奇的安宁。也许是因为那无处不在的轻微低沉的诵经声,这种神秘的声音从那些手持转经筒的老人、朝圣的信徒、喇嘛们的心中传出,在嘈杂的世界中保持着它的节奏,给人心安、充实的宁静。这种感觉在我两度赶去“色拉寺”,坐在树荫

里静观僧人辩经后尤为明显,也是我决定在拉萨停留最主要的因素。

 

同内地所有的城市一样,入夜的拉萨,灯光璀璨,到处人头攒动。

我虽已身老,却始终保持着一个年轻的心态。人说的老玩童,在我的身上彰显无疑。我会裹着大衣,和年轻的大学生们一起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行道的路牙上,等看第二天国庆升旗仪式;我会匍伏在新疆库车县“独库公路”起点公路的中间,为了拍下与美国66号公路相PK的壮丽景观。

 今晚,我又带着两瓶矿泉水,来布达拉宫对面的广场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学年轻人把水洒在脚下,然后趴在地上,就为能拍一张更好的倒影中的美丽的布达拉宫!

欢快的音乐喷泉不知何时停止的,兴奋的游人渐渐散去,仍有一小部分人还在广场上向布达拉宫眺望。夜色中的布达拉宫一如白天的景致一样耀眼鲜亮。海拔3700米的高原拉萨,夜空照样可以看到有淡淡的蓝色和浅浅的浮云,这使布达拉宫更显得厚重而神秘。

 

和许多的孤身来到西藏的人一样,我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踽踽独行在拉萨的夜色里。

夏夜的高原城市虽然寒气逼人却快意无限,丝丝气息伴着微风划过耳畔,呼吸吐纳间听着自己心跳的韵律。

夜已深。

没有了太多人流的布达拉宫门前的大道、广场漫起了薄雾。整个画面,诗一般沉浸在一片恬淡之中。

在这里行走,仿佛走进了遥远的梦乡!

……

 

这是一个注定了的不眠之夜。

为了完成来拉萨许多必须中的必须一一登“药王山”看日出,我选择了“守株待兔”。

药王山上,已经有人开始在布置拍摄用的三脚架,人头越聚越多。

上药王山观景台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因为窄而坡陡,每走上一步就会胸闷、头疼到无法呼吸。攀扶着墙壁,走一步歇三脚,吸一口气喘三分钟,几乎是爬行着……我,用我的方式实践了我的虔诚,“一步三叩首”!

五更天,刮起了风,冷风刺面,我将头脸藏进羽绒的衣帽里。

远处,布达拉宫上的幡布被风吹得犹如海上的波浪一样,好美。

 

静待日出!

 

东方开始发白。

渐渐的,有光亮从云层里透出……出现了淡淡的黄……桔色的黄……慢慢的,慢慢的………终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霞光万丈!

 

我看到了日出金山!

我看到了朝霞中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37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那时的陀螺

那时的陀螺

那时的陀螺刘正林小的时候,我很喜爱陀螺。初时,缠住父亲,削了个粗糙的陀螺,我连蹦带跳,挨家挨户找小伙伴们炫耀了好半天。后来,条件改善,我“忍饥挨饿”,积攒了好些天的馒头干,在学校门口小贩那里换了个精美的陀螺。同学们喜欢带陀螺到学校,下课铃一...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戴林萍我本不想写它,因为我们农村到处都能见到它。大河小河边,沟沟塘塘边,甚至灌溉渠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每天我从二案到石庄,能走小路绝不走大路。因为我讨厌大路的喧嚣,喜欢小路上不经意闪现的美景。所以我是朝也看它,暮也看它,朝朝暮暮都看...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江东瘦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间,博爱医院已经风雨兼程二十载。从初识、结识到熟识,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初识那会儿,她的“乳名”叫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从邓元...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我的航天梦曹桂明小时候,天际是很遥远的事情,夏夜凉风习习,左邻右舍聚集居住河上的水泥桥听老李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说到鹊桥相会的最后桥段,我们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仰望星空,直到看见流星闪过或飞机的航照灯消失在茫...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渔樵耕夫   谢 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史的框架中来考察,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现在我想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来彰显这种民族自豪感,好比...

怀揣美好,赴一场春的邀约

怀揣美好,赴一场春的邀约

怀揣美好,赴一场春的邀约王晓宇春天,万物萌发,孕育着生命和希望。你不经意间的一个抬头,就见那纯净透彻的蓝天作底,桃红柳绿作画,莺歌燕舞作曲,好一幅动人的春之画卷。听,万物跃动,蛰伏的生命,正在积蓄向上的力量,春姑娘凭着实力演奏出一曲美妙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