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让期待变成⾃觉——孙建华

季健3年前 (2022-08-02)散文随笔2743


让期待变成⾃觉 

孙建华

正值⾖蔻年华的南通⼥孩景⾬酥撰写的《我期待什么样的⽗ ⺟》付梓成书了。这是⼀部饱蘸真情、独具⻅地⼜催⼈换位思考 的新品⼒作。

在这本书⾥读到了“新⻆度”。⻆度有多种多样。从⽣物的⻆ 度看,有⻓少之分。⽗⺟是⻓辈,孩⼦是⼩辈,⼩辈尊重⻓辈乃 传统美德,但⻓辈亦不能总是以“不听⽼⼈⾔吃苦在眼前”俗语来 空洞说教倚⽼卖⽼。依⽣物进化⽽论,⼈类⼤脑会变得越来越聪 明,所以说⻓辈对⼩辈的智慧能⼒不可⼩觑也不可随意断⾔。从 物理的⻆度看,⽗⺟身⾼体⼤,孩⼦相对矮⼩,双⽅⼒量对⽐有 强弱,⽽能量对⽐则不然。看似⽗⺟阅历丰富,殊不知这是⼀个 知识更新裂变的时代,孩⼦从多⽅⾯吸纳的新知识新能量有很多 已达到或超过了⽗⺟,⽗⺟依此对孩⼦有时也须“礼贤下⼠”。从 数学的⻆度看,⻆有锐⻆、钝⻆和平⻆之分。⽗⺟往往⽤俯视的 锐⻆居⾼临下看⾃⼰的孩⼦,孩⼦则⽤仰视的钝⻆看⽗⺟。这种 主从关系按传统伦理讲是⼀种正常现象,⽽⽤平⻆来互看对⽅, 以平起平坐的姿态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做“我期待倾听我⼼声 的⽗⺟”,或许⽅能维系真正的感情和亲情。 

在这本书⾥读到了“新维度”。当今⽗⺟对⼦⼥的成⻓教育⽐ 以往要超乎寻常的重视,这⽆可厚⾮,因为竞争让⽗⺟感到压⼒ 重重,但这种压⼒不宜再传导⾄孩⼦身上。⽗⺟往往为了不输在 起跑线上,常常“供给”⾜够多的“兴趣班”等资源填满课余空间,但这⼤多不是建⽴在孩⼦的有效“需求”上。正如书中所⾔“没有 兴趣,哪来的爱好”,反之则会让孩⼦的压⼒不堪重负。孩⼦需 要的是⽗⺟给予更多适合孩⼦⾃身成⻓的多维时空。⼀个健康向 上的孩⼦仅仅有家庭与学校的两点⼀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 多⾃由的时空、想象的时空和选择的时空。历数世界贤达名⼈: 如果伽利略年幼时没有时间在苹果树下观察再到⽐萨斜塔做苹 果⾃上⽽下落地的实验,哪有⾃由落体定律的发现;如果爱因斯 坦少年时未开动脑筋怀疑欧⼏⾥德定律,也许就不会有震惊世界 的相对论;如果⼩时候被讥讽为“⽩痴”的毕加索缺少在梦想天地 ⾥的遨游,或许⾄今尚未有印象派画作的问世……古今中外,凡 此种种不胜枚举。 

在这本书⾥读到了“新温度”。⽗⺟爱孩⼦是天性使然,但怎 么爱孩⼦却是需要⽗⺟亲身感受和体验的⼀⻔学问。爱的过热, 宠爱会变为溺爱;爱的过冷,感情会变得疏远。这种恰当的“温 度”如何把握调节好,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卷。孩⼦需要陪 伴的⽗⺟。这种陪伴不是随时随地的,⽽是从⼀些⼩事做起。⽐ 如:⼀起去参观⼀次博物馆,在陪伴中了解更多的⼈⽂科技历史; ⼀起去逛⼀次花⻦市场,在陪伴中体验⼈与⾃然的和谐相处;⼀ 起做⼀次志愿者,在陪伴中践⾏起善念⾏善事的公益理念,等等。 孩⼦需要⿎励的⽗⺟。孩⼦在成⻓过程中总会不断进步,也难免 会有⼀些缺点和过错,孩⼦们需要容错和适时⿎励的⽗⺟。成年 ⼈在⼯作中尚有多种激励机制,更何况是孩⼦们呢。孩⼦从⿎励和赏识的环境中会汲取很多正能量。孩⼦需要以身作则的⽗⺟。 ⼈们常说,⽗⺟是孩⼦的第⼀个⽼师,表率的作⽤是⽆穷的。以 身作则,是润物细⽆声,是从⽣活中的点滴做起。优秀的⽗⺟总 是⽤⾏动告诉孩⼦如何做好每⼀件事,让孩⼦在潜移默化中快乐 ⽽健康的成⻓。 

天下第⼀等好事还是读书。读⼀读《我期待什么样的⽗⺟》, 让普天下的⽗⺟⾃觉成为孩⼦们⼼⽬中期待的好⽗⺟!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0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初识丁立梅

初识丁立梅

初识丁立梅彭红霞周末,参加如皋市作家协会举办的作家丁立梅《美的感知》阅读分享会,第一次面对面的认识丁立梅这个女作家。说实话,名人和作家也见过一些,但她给我的印象仍然有一些些的不同。首先这是个会害羞的女作家,写过那么多的作品,做过那么多场演讲...

萝卜情缘

萝卜情缘

萝卜情缘何松明        萝卜是养生专家们非常崇尚的一种蔬菜,比如:消食、消脂、止咳、通气、防癌、抗癌等等。萝卜生吃、凉拌、榨汁、红烧、煲汤,腌制都可以,可谓是老少咸...

笑谈盐米茶

笑谈盐米茶

笑谈盐米茶渔樵耕夫   谢通古代大儒孟老夫子说:“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嘛,人类要延续嘛。我国民间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吃的是盐和米,说的是情与理。”一些西方国家迎接客人的时候,就是请刚刚见面的客人,象征性地尝一点盐巴...

看戏

看戏

看戏陈煜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前冲;有的一手...

看戏

看戏

看  戏陈彦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

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彭红霞不出意外的,今年父亲的生日我仍然不可能回家给他祝寿了。自从远嫁异乡,回家便变成奢望,尤其是自上次回家因疫情一隔多久不能回来,想起就感觉后怕。怕什么呢,其实当然不是怕去了回不来,也不过是为了孩子要上学,还有需要那个能保生活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