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为皮爷赶鱼——万元坤

季健3年前 (2022-12-14)散文随笔3712

为 皮 爷 赶 鱼 

万 元 坤


一大清早,皮爷就敲门,喊着“虎头鲨”的名字,要我与他同去外城河里看鱼鹰捕鱼。皮爷告诉我,他前些天从外地买了几只鱼鹰回来,可厉害了,它们长着一个钢钩般的嘴,入水后,靠两只能选眺千米以外的眸子与一双形似鸭蹼都胜过鸭蹼的脚,在水里瞄准猎物,快速游动,精准地实施抓捕。它本属于鹰的一类,但在人类的长期驯化下,它的羽翅已经退化,故而上不了天,反而入得了水。鱼鹰的名字就是被这样称呼而来的。

听得敲门声,我赶紧起床,也不洗漱就去开门,见着皮爷一脸兴奋的样子,我就猜想一准是这些鱼鹰🦅武士已经为皮爷立下了赫赫战功。皮爷呢?故意的笑而不语,藏而不露。只是吩咐我赶快到毛竹行去买一根毛竹,至于派什么用场,他也不说。

我很顺当的把毛竹买了回来,皮爷这才吩咐我,叫我就守在外城河岸边,等他船行而至,就用竹竿在水面上反复拍打,等鱼鹰全部进入水中后,再停止拍打。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照办就是。

一会儿,皮爷的船已经驶近了我站立的河岸边,一只只“如狼似虎”的鱼鹰吃饱了,喝足了,颈脖子下挺着个园鼓鼓的食囊,殊不知,它们的颈脖子上已经被用粗粗的纱线扎了一道匝,这道当年孙行者才配用的“金匝咒”,如今用在了这些鱼鹰的身上。

船行至我站立的水边时,皮爷的哨声响了,我开始用竹竿在近岸的水面上拍打起来,船上的鱼鹰显得高度亢奋,只见皮爷手中的竹竿这么高高的一挥,它们立马乖乖的钻入水中。不一会儿,只见一只鱼鹰什么也没有逮着,便浮出水面,似乎在敷衍着皮爷,果然被皮爷那高高扬起、狠狠劈下的竹竿,吓的又钻进了水中。

我不停的用竹竿拍打水面,忽见一条很大的鲫鱼从竹竿下惊起,飞过,向河中心游去。这时我才猛然醒悟,皮爷交代我的任务是为他赶鱼,让这些可怜的鱼儿尽归鹰口。我一旦醒悟,丢下竹竿,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一下,我可得罪了皮爷,但皮爷并没有责备我。他依然如故,只要是能让我在大自然里多增长一点见识,他照样会早晨敲门唤我。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53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戴林萍我本不想写它,因为我们农村到处都能见到它。大河小河边,沟沟塘塘边,甚至灌溉渠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每天我从二案到石庄,能走小路绝不走大路。因为我讨厌大路的喧嚣,喜欢小路上不经意闪现的美景。所以我是朝也看它,暮也看它,朝朝暮暮都看...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郭继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陪妈妈看眼睛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妈妈由于白内障在医院治疗,我与姐姐一起陪妈妈住了两晚,早中晚一起吃了七餐,一起超市闲逛,削个苹果一起吃,打个呼噜一起听,心里特别满足。翻看记忆,妈妈的右眼也是白内障...

不睡觉的“大白”

不睡觉的“大白”

不睡觉的“大白”钱孝诚伴着“呜——”的声音,一辆大巴打破了小区的宁静。里面,一位位医护人员走了出来,羽绒服外裹着洁白的防护服,活像动画里的大白,在黎明的微光中显得格外明显。我在凌晨起夜时,这一幕映入眼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疫情如同一头猛兽...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妩 媚北京的秋天,来得特别清,来得静,早晚很冷,一夜之间这个城市老少,年轻人都戴上了帽子,网球帽、鸭舌帽,船形帽、无檐软帽、大檐帽,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帽子。北方的风有些刺骨,稍不注意,就会着凉头疼。秋天的北京,你能看...

榆 树

榆 树

榆 树陈光瑞当春姑娘潇潇洒洒、悄无声息地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人间,桃花还含苞未放,迎春花零星地露出点笑容,而榆树却已经繁花满枝了。远远望去,榆树像一把撑开的绿色的大伞,努力地吸取阳光,为下面的人们遮风挡雨。走近细看,它的花小巧玲珑,如同一粒粒小...

麻 花 辫

麻 花 辫

麻 花 辫郝然那年,年轻漂亮的她来到位于乡村小镇的县农业技术中学任教,担任我们高二(1)班的语文老师,一直到我们高中毕业。她皮肤白皙,明眸皓齿,身材适中,一头柔美漆黑的长发,梳成了一条又粗又长的麻花辫,辫梢系着红绳儿。摇来摆去的麻花辫散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