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回忆“许和尚”—— 周荣林

季健2年前 (2023-09-12)散文随笔3120

回忆“许和尚”

周荣林

1985年左右,我9岁光景,暑假里在江安汽车站卖水。 

那时江安汽车站,紧靠江安乡政府。乡政府有个院子,我经常到院子里瞎逛,临近马路边,有个二层红砖简易楼,好像是江安唯一的楼房,算是江安的标志性建筑吧。 

汽车站,也很简陋,一间售票处,两间候车室,外加几间生活房。售票处里有老式黑色电话机,打电话时要先摇。江安就两个电话机,还有一个在江安派出所。 

车站有两名工作人员,是一对夫妻,男的叫金雷学,我叫他金师傅,女的姓周,我称呼她“孃孃”(如皋方言,书面语是姑奶奶)。他们夫妻,慈眉善目,对我很好,满是善意。他们有一双儿女,儿子挺帅,女儿非常漂亮。 

江安汽车站的院子里有口井,我用吊桶打井水,然后放些颜料和糖精,颜料是可食用的,这是他们夫妻免费送给我的。然后倒进玻璃杯里,杯口放一小块正方形的玻璃,以免尘土等飘进来。 

大夏天,我就在汽车站门口的马路边卖水,3分钱一杯,有过路的人来买,更主要的是长途老式客车上的旅客买,因此我就盼着客车停靠车站。 

在江安汽车站卖了三年水,对在汽车站谋生的人非常熟悉。当时没有出租车,因此附近老百姓就到车站踏“二轮车”,就是在自行车的座上,绑些棉布或者海绵,送旅客。 

他们每天都排队的,今天排第一个,来了生意,就让你第一个送。明天就排最后一个了。排最后一个,基本没啥生意了。 

在踏轮等车有个光头胖子,叫许应道,我叫他许和尚,大家也跟着我叫他许和尚。他最爱捉弄我,有时突然把我短裤扒下来,然后大家哈哈大笑,他也笑。 

他的自行车跟别人稍不一样,整洁,结实。二八大杠下边,用白色帆布做了一个车兜,里边可以放水烟,铜制的,里边有水,一吸,有水响声,我一吸就能吸到水,非常苦涩,他们却吸不到水,好像有技巧。

有时,别人来了烟瘾,这个水烟就借来借去的。但许和尚从不借人的,好像也没借给别人过。 

60年代,江中有个食堂师傅,倒玉米粉时,不小心掉进烧粥的大锅里,被烫伤了,捞上来后惨不忍睹。就是许和尚把这个师傅绑在自己背上,踏着自行车去南通的医院抢救,那时江安到南通没有高速,只有一班客车,弯弯曲曲的石子路,大概90公里左右。 

很遗憾,食堂师傅没能救活。许和尚,把去世的师傅又绑在背上,踏着自行车回到江安,胆挺大的。 

难忘许和尚,难忘卖水的日子,一晃38年了。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7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又见腊梅香

又见腊梅香

又 见 腊 梅 香郝晓霞又到了数九寒冬、腊梅飘香的季节。“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特别欣赏朱自清先生形容荷花香味的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似有若无、隐隐约约;桂花的香味呢,则是甜丝丝的,有一种世俗的烟...

神游葛仙山

神游葛仙山

神游葛仙山渔樵耕夫   谢通江西拥有许多名山。不必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道教圣地龙虎山,风景秀丽、蜚声天下的庐山,也不必说奇峰飞天宛如蟒蛇出洞、堪与张家界天子山媲美的三清山,更有中国革命的摇篮、朱德总司令毛泽东主席率领红...

看戏

看戏

看戏陈煜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前冲;有的一手...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刘关碧踩着起起伏伏的古石板路,扣响一扇扇写满故事的木门,内心莫名的激动,如同遇见从未奢望能够遇见的故人。这弯曲悠长窄窄的小路,宁静得让人心痛。远处穿街而来的风如同异族的歌者,呜呜地来,轻轻捋过我的发丝,就从从容容地跑去,从头顶上从...

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彭红霞不出意外的,今年父亲的生日我仍然不可能回家给他祝寿了。自从远嫁异乡,回家便变成奢望,尤其是自上次回家因疫情一隔多久不能回来,想起就感觉后怕。怕什么呢,其实当然不是怕去了回不来,也不过是为了孩子要上学,还有需要那个能保生活的工...

淘书乐

淘书乐

淘 书 乐季健逛商场是一种乐趣,逛风景也是一种乐趣,而我觉得逛书店乐趣无穷。小时候,买不起新书,只能到图书馆去借阅。逢周日,早早去新华书店看“白大”(方言,免费的意思)书,一坐半天。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每周去看一部分。有些书甚至还没看完,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