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荣耀的可可托海——任小萍

季健2年前 (2023-10-25)散文随笔3260

荣耀的可可托海

任小萍



从乌鲁木齐市到可可托海镇有四个方案:


一. 飞机直飞可可托海机场(富蕴县)

二. 坐火车到富蕴县,然后乘班车去可可托海镇

三. 拼车(环线游)

四. 班车

我选择了低价格的班车。


坐在150块钱一客的乌鲁木齐开往可可托海的大巴上,可以看全长500公里有余的沿途风景。


尽管我不是第一次新疆行,但走这条穿越准噶尔盆地中央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第二大沙漠)腹地的,S21(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还是第一次。它沿途沙漠、湿地、山脉、湖泊……苍茫中的壮美,让我总想要用镜头来向世人展示。


同车的旅客大部分是当地人,有几个是外地来此地的打工仔。与我邻座的,是来自西安的到可可托海考察矿石的老板。

老板很友好,时不时地要与我分享他的美食,我总是笑着婉拒。

偶尔他会冒出一句:看,有野驴。


透过车窗,荒寂的沙漠上除了几株矮小植物外,什么都没有。

我们正行进在长达200公里的无人区。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就用他的“看,有野驴”来调侃他,每次都引得车上的人大笑。


我没有看到野驴,倒是看到骆驼和马群,以及看不大清楚移动着的小点点。

当地人说:骆驼不是野骆驼,那马是野马,小不点的应该是野羊。


可可托海的夜非常静谧,可以听到屋外河流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整个世界如在水中一般。


墨色中的可可托海的凌晨的风,特别温柔,牧草的芬芳混合着牛马羊特有的气味,在清冷的空气中弥漫,偶有“哞哞哞”的牛的叫声,也是柔和的平声。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北小镇,当最后一颗晨星退去,我在第一缕晨光中,看到了草地上牧民的房子、牛羊的围栏、默默地吃着草的马和在路边上踱着步的老牛,还有远处的黛山。


沿着门前的彩虹路慢步,可以看到路边牛羊围栏上的挂牌,上面写着:跨越罚款50元。

我打量了半天,终于明白,围栏边一排白桦树林的脚下,就是新疆第二大河流,也是我国唯一一条自东南往西北流动,最后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

跨过河水,对面就是景区。

这就让我想起,网上订单上的地址是可可托海景区。

又想到昨天傍晚,我蹭来接同行的西安老板的车子进可可托海镇,暮色中有一条闪亮的河流一直伴着我们而行,这条伴行的河流应该就是穿镇而过的额尔齐斯河。

原来,这一夜,我是靠着阿尔泰山山脉,枕着额尔齐斯河的潺潺流水而入梦的。


顺着额尔齐斯河冰凉的河水而行,有一个与我们所有中国人命运息息相关的地方,它就是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这个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边壁上盘山道呈螺旋状的大坑,我在网上第一次看到时,感觉像罗马角斗场。

就是这个我看似罗马角斗场的世界上第一大矿坑,竟然是世界公认的“地质圣坑”、稀有金属“天然陈列馆”,它拥有全球几乎一半的矿物种类,有钽、铌、铍、锂、铯等珍稀矿产品。

六十年代前,这个三号矿坑所有的矿石全部运往前苏联。六十年代开始,它完全回归我国,回归后的三号矿坑,为国偿还了52亿多债务的47%给前苏联。

还是这个三号矿坑,为国家“两弹一星”提供了珍贵的原料。

依然是这个三号矿坑,为国家国防、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资金后盾。

这是一个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功勋矿坑。

这是一个对国人无私奉献的英雄矿坑。


站在三号矿坑前,凝望历史,感受它曾经的神秘(198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可可托海这个名字,“111”是它神秘的代号。1980年,国家对可可托海解密,才标注上它的名字——可可托海),不得不被它英雄而伟大的气息所震撼。


这里曾经有导弹之父钱学森的身影!


这里曾经留下地质之父李四光的足迹!


这里……

站在三号矿坑前,我突然想起我的一位老年朋友程玉茹老师。

程玉茹老师是六十年代初,响应国家号召支边的众多知识分子中的一员。程玉茹老师把她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可可托海(可可托海是寒极之地。有记录显示:冬天的可可托海最冷气温达零下57℃以下,我听程玉茹老师说得最多的也是“冬天太冷了啊!”)。

站在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前,我想对程玉茹老师说:“程老师,在那个物资匮乏,国家极度困难,国民极其困苦的时候,您响应号召,奔赴边疆,为国做贡献,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您和这三号矿坑以及那些献身在这里的每一位建设者一样,值得炫耀天下,值得世人尊敬和爱慕!”


在额尔齐斯河边漫步,看着绿得逼眼的山谷,呼吸着绿山绿水间纯净的空气,我想:有生之年,能到祖国的西北小镇,感受如此温和细腻明亮的生命的色彩,享受原始之美好,一切都是因为有那“功勋矿坑”、“英雄矿坑”。


走进额尔齐斯大峡谷,望着川流不息、奔腾的额尔齐斯河河水,看着连绵排列的山峰;登上大峡谷观景台,面对圆润平滑、陡峭的神钟山,我想:蜿蜒的额尔齐斯河与额尔齐斯大峡谷的群山,都在向我叙述可可托海的荣耀。


我敬仰那些为了国家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我深信,英雄的大爱、家国情怀,会永远激励后人前行!



写在最后的话:

在一对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乘他们的汽车,专程前往程玉茹老师曾经工作过的“可可托海矿务局第一小学”。位于镇中心,曾经的“可可托海矿务局第一小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迁址,如今成了可可托海酒店。当年学校俄式建筑得到了完好的保存。

有记载表明:曾经的“可可托海第一小学”,是阿勒泰地区教育走在最前列的一所名校,为可可托海培养了众多的各类人才。

衷心感谢在可可托海行程中,给了我帮助的朋友!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0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摸  秋

摸 秋

摸  秋钱  进童年的往事一箩筐,随意拎起一个都是那样的妙趣横生……儿时,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农村人家便端出小方桌,摆上月饼开始烧香敬月神。这时候却不见孩子们的身影,原来都趁着月光,溜到田里“摸秋”去了。“摸秋”...

又见腊梅香

又见腊梅香

又 见 腊 梅 香郝晓霞又到了数九寒冬、腊梅飘香的季节。“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特别欣赏朱自清先生形容荷花香味的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似有若无、隐隐约约;桂花的香味呢,则是甜丝丝的,有一种世俗的烟...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郭继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陪妈妈看眼睛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妈妈由于白内障在医院治疗,我与姐姐一起陪妈妈住了两晚,早中晚一起吃了七餐,一起超市闲逛,削个苹果一起吃,打个呼噜一起听,心里特别满足。翻看记忆,妈妈的右眼也是白内障...

竹园梦忆

竹园梦忆

       梦里总有一片竹园,是那样真实的存在着,醒了却不知所去。但我知道她是真实的,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随着家乡的经济快速发展被“大浪淘沙”了。她陪我度过了清贫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n...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邹健美在故乡,风是大自然全年馈赠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不管是初春的东南风,还是寒冬的西北风,来了,你都要照单接受。当父亲朝着东南方向手搭凉棚,迎风微笑,眼中泛光之时,便是东南风吹起之时,这个时节,他会格外地忙碌起来。会天天念叨...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黄赟近几年,国潮渐成主流。身着锦绣华服出街已不算少见,钟鼓琴瑟悦耳也是时下国人热衷的消遣。古人雅行,逐渐成为我们周遭的日常,这是当今生活美学的依依东望。我们与这个社会一起怀旧了起来,而这一切,似乎都缘起于茶盏间的乾坤浮沉。饮茶,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