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琴舍雅集“横滨客”——曹桂明

季健2年前 (2023-11-14)散文随笔4165

琴舍雅集“横滨客”

作者:曹桂明


拥挤的路,

并没有挡住夜行的客。

八点的聚会,

两首古琴的韵味下来,

撩起了我涂鸦的兴致。

既然是琴舍的雅集,

琴师的耳语便特别的重要。

今天我们便是那露台的芝兰,

静候月色下星星的眨眼。


子安琴舍在水绘夜澜的对面,

河心亭向北七八十米的样子。

你从霓彩的喧闹到古琴悠悠,

可以一两分钟的样子,

也可以携友夜行

和缓平抚一下白日里的繁杂。

《雁落平沙》或《高山流水》

从虚掩的柴门传出,

你心驰神往,

主人则邀月而坐。


琴舍主人从书架上取了曲目的唱和之词,这自然是我的意思。我要借禅院的斜松静卧,月印西壁请他给我们上一堂古琴的文学素养课。我用金砖的残片捋开宣纸的折痕,水润老墨,七弦琴的意蕴在指间流淌。字的大小是根据词的篇幅来的,不多不少,落款铭印刚好。仔细看开去,却也有个别疏漏之处,功夫不“付”有心人。

759dfbdc86b373b8426e681fdc012ad.jpg        

8646287235ad16bd956862d332912fe.jpg今年的秋,热得久却冷得特别,一眨眼的功夫,就把我们拉入了初冬的序列。日历说节令已到,秋被夏魅惑了,但却不能坏了冬的规矩。许是少了岁末的霜雪,年味便会淡了许多。我们期待风暴渐息的雪后初晴,春阳和煦万物初长……思绪被脚步声打断,客人到了。


d4aace08d78be930755b1c62093e5f9.jpg盘坐榻上,静候松声,月映西壁,芝兰生香。琴台早先安放,琴师子安一顶毡帽、两襟开怀,报了曲名后便指袖拂弦,韵律如水流潺潺,泉清气香。

我们几个算半个主人,围坐条案前,直视轩榭外,曲随袖影动,不觉夜渐凉。上部《高山》,琴声高亢,如奔涌之江河,气势雄浑;下部《流水》,曲意绵绵,如同耳语,推心置腹。琴师礼毕,掌声响起。

水绘夜诵是《秋皋诗情到碧霄》的续集,青衣的嫦娥,不在春来茶馆婀娜多姿,却在秋水夜凉里翩翩起舞,《只此青绿》泛秋黄。多情的宁公子则正装领带,气宇轩昂,铮铮傲骨,金甲寒霜。

ebc01fa096b1c2ed86db04d4143b046.jpg

从琴舍步行到车位大概走了七八分钟的样子,夜露浸衣,颭遮秋凉。零点时分,门锁的咣当打破了夜的静寂。院墙的拐角,一只长腿的螃蟹伺机而动引起了我的注意,它高举双钳像个斗士。午后写到蟹肥,午夜螃蟹等候,这不是一般的巧合,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我轻声细语,右手慢捋其背,“来就来了,你得陪我几日,走时放你不迟”。它好像心领神会,放下了武器,配合我的抖音记录。我把视频投影,它也看得起劲,只是它的满腹经纶我却未懂半分。

第二天,我应邀与友人共进早餐,蟹黄包里说蟹事,大家连连称奇!我说螃蟹喜欢横着走,那我们就叫它“横滨客”吧。

三天后,“火焰蓝”的活动一结束,我就着急往回赶。第一件事情就是履行承诺,把它放到门口的水泥路面上,灯光如炬,好让它找到来时的路。二十分钟,“横滨客”纹丝不动,雨淅淅沥沥,我又把它抓回放在客厅,它环着我的左脚走了几圈趴着不走了。我说,那就再呆一晚吧。

第二天凌晨两三点的样子,我再次放它出来,它仍不肯离去。我说,你这是要跟我去江南吗?

六个小时以后,“横滨客”出现在姑苏的课堂上,它的故事让每一个书画班的小朋友都津津乐道,他们用小手轻轻地为它按摩,以舒缓它紧张的情绪。“横滨客”伸伸懒腰,冬阳和煦,孩子们的笑意写在脸上。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2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多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菜花惊艳的下午,我们在文字里相遇。 依然清晰地记得,办公室里一群同事最初读你论你的情形,那么欣喜而激动。一整个下午,你成为我们所有语文老师议论的话题。我们开玩笑地说,你就是那个蹲在地上执着捻着花生的女人,捻起了幸福的点...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江东瘦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间,博爱医院已经风雨兼程二十载。从初识、结识到熟识,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初识那会儿,她的“乳名”叫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从邓元...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张玉兰岁月如流,这个年又过去九天了。总觉得现在这年味越来越淡。回想当年每进入腊月,就闻到年味了。尤其是记忆中的童年年味,比现在过年有滋有味,而且那种情景仍在眼前清晰可辨犹如昨天。可能记忆容易产生错觉也容易捉弄人。可惜的是...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原创 石松 明月清泉2018 (高中毕业四十年聚会后记)毕业于十八线小县城的一所普通高中,毕业那年,全校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那是1981年,恢复高考没多久,据说大学录取率只有不到9%。就是初中毕业那年开始,城里的重点高中改成三年制...

万物清明

万物清明

节气|万物清明文/余慧 相比清明的细雨,我更喜欢清明的阳光;相比清明的忧伤,我更爱清明的明朗。它清亮、明媚、朗润,在清明,我们以一种轻盈的心态,向早春致敬。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果说三月的春意最是朦胧,那么四月...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又闻粽香,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作者:殷再宏街头又开始有粽子的香味弥漫,芬芳、浓郁且诱人,我又不由自主想起母亲。母亲离世18年了,亲情真的是血浓于水,我还是经常想起母亲在世的片段。母亲在世时,每年都要包粽子吃,自家包的基本是淡粽子、再就是放点蜜枣或红豆之类的,不像现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