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足球文字里的狂欢与泪水——陈曦霞

季健2年前 (2023-08-26)散文随笔3031

足球文字里的狂欢与泪水

——读潘采夫《梅西,是谁突然收回向你挥舞的手帕》笔记

作者:陈曦霞

我不是足球迷,只是文字爱好者。我也无法拒绝互联网的诱惑,也时常会丢弃纸质书去做网络文字碎片化的阅读。足球这个人类疯狂的竞技运动我们无人能忽略它,除非你是外星人。大概是22届世界杯梅西封王那个时间段,我读到了潘采夫的《梅西,是谁突然收回向你挥舞的手帕》。

只是公众号一篇千字短文,却让我一见钟情,反复细读了数遍,依然拍案叫绝。

潘采夫是这样开头的:“在沙漠里孤舟一样的体育场内,阿根廷人拿出了手帕准备哭泣,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没想到他们忽然举起手帕欢呼,在梅西轻轻挥动了一下小腿之后。阿根廷人的眼泪,世界球迷的心啊,就这样飘来飘去,被一个小巫师操纵着。”

阿根廷,一个小小的但因为足球而闻名于世的国家;梅西,一个闻名于世,却又低调亲民的球员,就这样以排山倒海之势将我一下子裹挟进了这场世界杯,也让我第一次认识了潘采夫,这个70后的资深媒体人,并不怎么出名的怪才。看文末后读者的留言,我才知道我与潘采夫的“相遇”是一种巧合:貌似潘采夫之前有一段时间没“写字”了,“看样子是世界杯把小潘潘给整激动了,居然开始写字了。”

原来,我是如此幸运。

《梅西,是谁突然收回向你挥舞的手帕》一文中,潘采夫从自己作为一个足球迷的视角,用一个体育部主编(曾经)的视角,多维度剖析了阿根廷对墨西哥2:1那场比赛,点评了梅西踢得好还是不好。足球这个激情澎湃的运动,这场热火朝天的比赛,在潘采夫的解说中,他竟然用了“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这样席慕蓉的诗!同时,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除了赛场,还关注了其他网友的评论,还有球迷的留言:平心而论,我是罗迷,而且是与梅迷死磕的那种,但是这届世界杯我真心的破天荒的支持了梅西,因为斗了那么多年,我们也都慢慢老了,陪伴我们青春的绝代双骄也要落幕了,就像故事的最后结局,大家没羞没躁的生活在一起也挺好的。

这些文字,显然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球迷与球迷之间的调侃与懂得。

潘采夫指点我这样步履蹒跚的“足球盲”看足球背后的诗情画意:看,散着步的梅西,用它灵光乍现的进球,把下一代扶上驴再送一程的助攻,就这样征服了敌对阵营的死忠分子,沙漠里升起了不落的太阳。

这哪里是写球赛啊,哪里是写梅西啊,这是写人生呢!

前些时候看到一篇文章里说:文学作品以第一人称“我”写就,总是显得狭隘了,个人圈子就那么大,能有多大的见地呢?但是,潘采夫在这篇文章里说:作为一个世故的人,我不喜欢有人在我的心里加冕,因为从来不愿对人五体投地,但对于梅西这样的艺术家,我愿意在台下不吝啬我的掌声,直到肥腻的巴掌被拍得艳若桃花。

你看,已经是中年的他,毫不避讳自己的“世故”和“肥腻”,但就是这一段描述,真率情,让我立即对“六根”这个公众号对潘采夫这个人产生了好感和兴趣,当机立断点了“关注”。对,就是这样的,潘采夫凭借他这一张“素描”吸引了我。

阿根廷,潘采夫带着我第一次认真认识这个诞生过切格瓦拉、博尔赫斯与马拉多纳的国度,他说:这里的人们没我这么矫情,他们会随时举起手中的花手绢,在前一刻,你以为他要擦拭眼泪,在后一刻,他们已经挥动成了欢乐的海洋,这就是悲情的阿根廷,激情的阿根廷。

结合网络那段时间各类小视频上阿根廷夺冠后铺天盖地的狂欢画面,这段文字有激情,更有难言的柔情。

果然,文章最后这句“梅西,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我从世界杯的狂欢里感受到了泪水,从老潘的理性而诙谐的描述里,感受到了一股浓重的铁汉柔情,剑胆琴心。一如今天早晨看到《六根》里潘采夫的《濮阳胡辣汤,安慰老灵魂》结尾的那句:最后一句,中原不像南方那么野蛮,我们几乎不吃野生动物。不得不说,潘采夫是懂得驾驭文章的“虎头豹尾”的。 

从梅西关注足球,关注潘采夫,到关注中超,关注南通支云,再想到了另一段文字:如皋是一片善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神奇沃土,支云是一支善于突破自我创造奇迹的队伍。在如皋奥体,你可以永远去相信,相信进球,相信胜利,相信奇迹。

于是,又认识了这位资深球迷,时评、散文、小说、公文写作、自由行走在各个领域的朱校长……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6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阳光男孩

阳光男孩

阳光男孩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陈培张畅身高1米80,肤色有点黑,绝不像是一个来自上海的孩子。他穿着灰夹白夹黑的校服,一点也不能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认识张畅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那天新生报到,班主任需要在校门口接新生,...

偶得

偶得

偶  得戴林萍当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时,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一个人的得与失,是守恒的,在一个地方失去了一些,就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一些。 两年前我响应号召,到村小交流。以前几分钟的上班路变成了十倍的时间,而且路途也是陌生的。...

扎进天山的怀抱

扎进天山的怀抱

扎进天山的怀抱                渔樵耕夫  谢通 当年读著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一天,我能走近天山,亲近...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胡萱萱父亲一直以来就喜爱看电影,从年少到年老几十年兴趣不减,无论中外,大陆港台,也不管枪战还是文艺片,一律照看不误。父亲平日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电影,父亲会换作另一个人,兴致勃勃,神采奕奕。记得我上大学时影视课布置了一个作业,...

看戏

看戏

看戏陈煜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前冲;有的一手...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沈小菲周末回家,94岁的奶奶正笑眯眯地坐在灶前烧火。妈妈告诉我,奶奶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兴奋得很,一早便起床,梳头洗脸,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年迈的奶奶在前年骨髋节摔断之后,尽管现在尚能拄着拐杖行走,但行动着实大不如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