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问道钟山》 作者:曹桂明

陈蓓蓓6个月前 (03-18)散文随笔2822

问道钟山

作者:曹桂明

《问道钟山》中正刚健,如钟鼎立于庙堂。如此老辣苍劲的笔锋是隆相大和尚的手迹,被悬挂在展览大厅正中的位置,让倒春寒的“火炉”多了几分的禅意。栖霞高僧封笔多年,能为雅集题写展标,可见道友的佛缘非同一般。

前日应道友相邀夜宿汤山小镇,他是《问道钟山》的策展人,痴迷书画,兼纳北派南流。汤山是南京的“阳朔”,云集了以薛亮等为首的丹青高手。

金陵画派中的京剧脸谱,我时有观赏,以周京新的戏剧写意最为喜欢,以为兼具文人个性。七八年前,我们的学生作品在省妇女儿童中心展出,周先生弟子的描摩让我印象深刻。我以为这样的画风是文人画和农民画的参透,既有文人的幽默诙谐,又有农民的朴实温润和憨厚真诚。以笔为刀,捕捉戏剧灵魂,传递英豪精神。

盛恩军的《徽班晋京》给我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而赵钲的《祥瑞满庭》却像喜鹊登梅一样别开生面。他的趣味在一个“闹”字上,画面中既有群猴的“团伙作案”,又有“独当一面”的权衡取舍。

笔墨付诸激情,大家卸下冬袄,润笔献艺。彭城的徐总邀傅必荣书家一挥。傅老问询所想,捻管开笔《见贤思齐》,夫人铭印落款,夫唱妇随。傅老表达了“海纳百川,生意兴隆”的美好愿景。我却另有一番解释。我说傅老是阳春白雪,我是下里巴人,我看下面是“见钱(贝)心开”,众人一听,哈哈大笑。我道这是“其乐融融”,大家这才注意到,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荣”字。

金陵来了姑苏客,大家问我单衣薄衫冷不冷?我说我是带着东风来的。刘小玲书家道,天太冷,东风有点儿慢。我说,我带的是“东风快递—-巡导一号”,春情萌动,日子会“越来越好”,正如您的作品一样。

晌午时分,天空放晴,总算没有辜负心中的美意。我们到南京理工大学的科技园就餐。这是沈同学母校的科技园,我请了游客为我打卡留念,我还记得她当年竞赛论文的答辩稿。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和策展人相磊先生作最后的辞行,我的辞行作品被南京电影制片厂的徐导收藏了,唯一的歉意是未能盖章,只能下次再补。诗文如下:

钟山问道过风雨,

汤山有泉人亦奇。

西行五百二十步,

东渡四千追禅意。

 

缘起栖霞,再接晚霞;

追梦东渡,星月东行。

千里金陵次日还,

大浪淘沙思鉴真。

来年横渡东瀛去,

花开见佛总关情。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99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汀烟雨寻故岸

一汀烟雨寻故岸

如皋区位独特,东临黄海,南枕长江,江岸绵延数十里。由于水流疾缓无定,江岸坍涨屡移苍黄翻覆,前人曾发“湍急者桑麻,黍稌者澎湃。”之慨。近百年汹汹江水流经如皋呈缓滞疲态,由是港道淤阻,积沙成滩,为政者不失时机组织乡民大规模围堤垦殖,扩地无数形成...

西藏纪行

西藏纪行

西藏纪行渔樵耕夫  谢 通 我们不仅需要红酒与香肠,我们还要诗与远方。因此我们去了还能算得上远方的西藏,从东海之滨来到西南边疆。我还边走边玩,信手涂鸦几首小诗用来装模作样,其实就是顽童一个,心血来潮扮...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宋继高 去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启东吕四港,这里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次到访的地方。下午三点多钟,完成工作之后,正要登车返回,忽然发现,我停车的桥头,生长了一棵小树,我连忙赶过去看看,树很弱小,几根根须顽强的扎...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任小萍我决定好了的事,一般是难以改变的,除非遇到不可逆的天灾人祸。尽管我在上海看完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之后在赶回旅店的公交车站摔了一跤,摔到前趴后仰,摔得膝盖充血,腰肌扭伤,摔坏了新买的手机的镜片,但我还是毫不犹豫...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吴宏匀香熏袅袅的雨天,和着咖啡的浓厚气息,站在高楼上往外看,天地苍茫,帘幕低垂。路上的汽车仿佛大海中的一粒芥子,飘摇孤独地驶向视线之外。与好友倚在窗边,看上去她仿佛隔山隔水。我们俩经常是这样守在一起,各自想着心事,偶尔只是为了验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