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9)——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吕丽

季健3年前 (2022-06-16)《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3208

我与诗书共白头

——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吕丽

 

吕丽,一位定居皋城已有十年、来自湖南的女孩。

“你读了那么多书,取得了那么高的学历,最后还不是来到了我们这个苏中小城,在普通的私企里做着普通的工作,你觉得值吗?”记者问道。

“我想,这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来回答。工作虽然平凡,但我坚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吕丽说道。

正是这种从小养成的诗书情怀,让吕丽能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不一样的心境。

吕丽的阅读启蒙于她的父母。他们的工资有限,但在给女儿买书这项花费上,却舍得用钱。《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木偶奇遇记》……从中到外,从古到今,大量的阅读让她裨益良多,写作文遣词造句信手拈来。

吕丽大学本科学的是英语语言文学。于是阅读范围大到欧洲文学,小到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再小到盎格鲁-萨克逊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启蒙运动时期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即使这些喜欢的东西要面临着一道道干巴巴的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但因为爱好,她能够在全英文的阅读中领略到异域语言的别样风情,也能够在中英互译中体会到中西文化各领风骚的隽永魅力。

吕丽研究生阶段学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同样是因为兴趣而选择的研究专业。她的阅读方向也愈加精细:屈原之香草美人,司马相如之玮奇绮丽,竹林七贤之疏旷凄美,李白之飘逸豪放,李清照之凄婉清丽,辛弃疾之沉郁豪放等。

吕丽的思考也愈加深刻:中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西方诗画分立的美学对比,中国诗与中国画的时间与空间观念如何构筑,宋明理学与审美有何内在关联,晚明的心学思想如何影响晚明的文艺思潮;唐宋派文论的复杂性,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的童话性、神话性与喜剧性……

记者问她:“将‘第一兴趣'作为研究生的专业,你后悔过吗?”

吕丽坚定地回答,说实话,有过后悔的念头。但因为足够深爱,所以我才能骄傲地说:‘我是中文系毕业生。’”

面对青春飞扬,笑容写在脸上的吕丽,记者仿佛看见了多年之前,那个在新华书店能够一整天都站立着阅读世界名著的小女孩;那个抱着一摞厚重的古籍行走在开满凤凰花的校园、与诗词曲赋有约的花信少女。

如今的吕丽,每天过着往返于单位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晚上睡觉前,她会陪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有时候讲得久了,孩子不耐烦听了,她就任他把绘本翻过来、倒过去,随他嘴里咿咿呀呀念叨听不懂的稚言幼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吕丽并不要求她的孩子三岁就能识文断字或者背诵多少古诗,她只想将书香满溢的童年传承给孩子。

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变成“今来为君做羹汤”;从“琴棋书画诗酒花”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吕丽的诗书情怀没有消失,即使步履匆匆,看见花池里的落花,她会想到“林花谢了春红”;春夏之交的气候反复,抬头看见东边天空的乌云,她会想到“黑云压城城欲摧”;看日历提醒立夏节气,她会想到“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偶有所感,她会付诸笔尖,一字一句,对偶平仄押韵,让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慰藉。

文学是能让吕丽在蝇营狗苟的生活中获得一方心灵净土的神器。 “诗酒趁年华,诗书共白头”。愿吕丽超然物外,书香一生!

微信图片_20220430101938.png吕丽,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祖籍湖南郴州,现定居江苏如皋,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在某机关从事文字材料工作。散文作品多见于《如皋日报》等刊物及《我是朗读者》栏目。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32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系列访谈录:70位读书人的故事(3) 书中之侠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段国圣

《阅读的力量》季健系列访谈录:70位读书人的故事(3) 书中之侠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段国圣

书中之侠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段国圣 初见段国圣先生,一种检察官特有的肃立感总能让人为之一颤。然而,只要与这位面似严肃的“检察官”谈起“读书”的话题,先生便会瞬间喜露眉宇,没有寒暄,没有过场,直奔主题畅谈开去,说得眉飞色舞,说...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与余慧同事二十多年。她给我的印象是个内向且不多言的人,甚至害怕与别人打交道。然而,媒体工作却需要经常跟别人打交道,而且是很多很多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余慧曾经一度担心自己会人格分裂。外出采...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7)腹有诗书气自华——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周荣丽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7)腹有诗书气自华——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周荣丽

腹有诗书气自华——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周荣丽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快乐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宅到市井,从学堂到街头,无论是方块汉字还是异国字母,“文字”将它的精髓用“心领”“神会”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读者不一样...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1)——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1)——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培

 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培 小时候读书,是带着一份好奇、一份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了解去读书的。陈培的童年,是在“小儿书”的陪伴下长大的。每到星期六,他最迫切的心情便是等待夜幕的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7)——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7)——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岁月静好书中来——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生活总是无时无刻地催促我们迈步向前,启程、跋涉、暂歇、再启程。但不管我们的脚步走多远,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份美好能伴随我们左右,毫不掩饰,毫无保留,顽固地沉淀在记忆最深处。有人说,...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行走于读写间的深情告白——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身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定会是文章高手、著作等身。可谁会想到,潘爱萍竟有一段仇视读书、厌恶写作的心路历程。小学时的潘爱萍,活泼好动,性格外向。对读书写作,率性直言,不喜随流。她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