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为你,千千万万遍 ——陈曦霞

季健3年前 (2022-09-30)散文随笔3643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陈曦霞

阅读这件事,在时代的车轮里被裹挟,被改变,深度阅读越来越稀缺,我也不能免俗,已经很长时间不看长篇小说了,尤其是国外小说,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为里面冗长的名字。上次看《悲惨世界》好像在二十年前吧。

这本《追风筝的人》,是当年部门东北妞为一件小事要酬谢我,我选择了书。当时它应该是在老先生推荐的书单里,不知所以然,所以被我束之高阁快两年了。我明白它的分量,但又不肯真正静下心来去阅读。

但是许多已经计划好了的事情我还是会去做的,这是我脆弱的倔强,有始有终。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小说,又用了一天的时间让它沉淀、反刍后,才真正感触到了该作品的魅力所在。

在评论里,这是一部政治史诗,我更偏重故事情节。

这是一个关于阿富汗少年心灵自我救赎的故事,这是一场关于人性真理的探讨。它是一个悲剧,一个宽恕,一个救赎。

故事里,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

小说残忍而又美丽,书中出现的人名并不长,哈桑、阿米尔、索拉博……故事被娓娓道来,却又是跌宕起伏,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反转。兔唇的哈桑被阿米尔背叛,但数年后,阿米尔为救哈桑的儿子,被阿塞夫差点打成了兔唇;当年哈桑为阿米尔免受阿塞夫的欺负,用弹弓逼退阿塞夫:我会打瞎你的左眼。数年后,哈桑的儿子用弹弓将阿塞夫的左眼打瞎,救出了阿米尔……

“风筝”是象征性的,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贯穿全书的线索就是一只风筝,还有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最初,由哈桑对阿米尔说出来,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忠诚友爱,事隔二十年,又由阿米尔说出来,而这次对象却变成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王尔德曾经说过: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洁白无瑕的未来。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星斗小民,人们总是会有一点过去的黑历史,这些黑历史可能是无足轻重也可能不可饶恕,人们总是习惯去逃避而不是正确面对,而这些过去让我们感到痛苦或者愧疚的事情会像毒药一样慢慢沉积在我们身体里,无法抑制也无法治愈。

  风筝不仅仅是阿米尔与哈桑童年的玩物,更是存于心中的理想,是亲情、友情、爱情。控制着风筝的鱼线,连接着风筝和卷轴,是机会,也是割伤手指的凶器。痛却依旧不肯放手,就像拉辛汗对阿米尔说:真正十恶不赦的人是不会感到愧疚的,所以那些不肯放手的都是心存善意、希望悔改的人。只有追到了风筝,才能找到归属,成为内心健全的人。

  书中好多情节我并没有读仔细,都说好书读多少遍也不多,但其实我们不需要懂得太多道理,能将一句话吃透,当成信仰,就已经能解决人生大部分的问题了。

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长日尽处,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受伤,也曾经痊愈。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就算再艰难,再凶险,为你,我追。

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筝。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6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朋友的微博更新说“秋天来了”。不经意中,秋天真的已经走来了。坐在电脑前,不由自主地想敲打出一些文字。一段简单明了的文字,读懂或不懂,只是文字里带去的感觉是否遇对了人,没有难懂的文字,只有难懂的人,有无病呻吟,也有喧嚣里寻求的一丝静谧。这几天...

去往水边的高地

去往水边的高地

去往水边的高地 弋舟 一水韵江苏,我欲见识何处?受命书写这“水”之主题,预先的功课,将我引向了南通的如皋。如皋位于河网稠密、湖荡众多的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达4千米以上,全市水乡皆属长江水系——这些,尚只是地理...

守松如松

守松如松

守松如松赵宏建杨守松也是属于走在路上没人多看一眼的人物,黑且瘦,虽然也着西装戴着眼镜,但满脸的沧桑。我先是在《扬子晚报》繁星副刊上读到杨守松的散文,后来在南通与苏州两市文联共同主办的活动中与杨先生初次相遇且在宾馆促膝长谈。1995年8月的一...

母亲

母亲

母  亲顾小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孩子对异性长辈的依恋往往高于同性长辈!”回首自己成长的岁月,我的外婆、母亲、姑姑们在我的成长印迹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母亲的影响最深!昨日在餐厅用餐时,餐厅音响里播放起了“……妈妈的吻...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胡萱萱父亲一直以来就喜爱看电影,从年少到年老几十年兴趣不减,无论中外,大陆港台,也不管枪战还是文艺片,一律照看不误。父亲平日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电影,父亲会换作另一个人,兴致勃勃,神采奕奕。记得我上大学时影视课布置了一个作业,...

不睡觉的“大白”

不睡觉的“大白”

不睡觉的“大白”钱孝诚伴着“呜——”的声音,一辆大巴打破了小区的宁静。里面,一位位医护人员走了出来,羽绒服外裹着洁白的防护服,活像动画里的大白,在黎明的微光中显得格外明显。我在凌晨起夜时,这一幕映入眼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疫情如同一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