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人的认知:可分四个层级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季健3年前 (2022-10-29)散文随笔3742

人的认知:可分四个层级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周荣林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作家豆豆写的一本书《遥远的天国》。作家豆豆,原名李雪,她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女性,却把人性、商战写得如此深入人心。这本书有些地方,需要停下来,多读读才能读懂,才能思考出其中的道理,我也不敢说真懂,因为涉及佛学的知识,我有点欠缺,难以深入理解。

这部小说2008年被改编为电视剧《天道》,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自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应和追捧,可惜由于男主角丁元英的不当言论遭到禁播,慢慢地被淡忘,直到2018年,又经反复修改和删减后,才又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豆瓣评分9.1分。这部小说不仅故事精彩,更是有着对文化、历史、制度的思辨,读完之后各有收获,大有裨益。

主人公丁元英将一切都属于”文化属性“,特别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简单点理解这是一种客观规律,往高处理解,这也是一种天道。透视社会现有的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所以将它归属于”文化属性“一点也不为过,任何一种命运都逃不过文化属性这四个字。

一个人的文化属性决定了一个人选择的道路,有人不求功名利禄,追求一种超然;有人贪慕虚荣,视金钱名利为人生目标,不同的选择注定有不同的归宿。

丁元英将人的认知分为4个层级,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听起来似乎有点拗口。

第一层级,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些人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但他其实真的什么都不懂,通常是很狂妄又很愚昧无知。这个层次的认知会让一个人固步自封,一事无成。

第二层级,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人对于很多未知的领域,未知的人和事,都充满着敬畏,他们时刻在学习,时刻在丰富自己的脑袋和知识。这个层次的认知,经过努力,会让一个人成为优秀之人。

第三层级,知道自己知道。这一类人他们能看到全局,抓住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预判和引导事情走向的人,他们敬畏规律,做事依道而行。这个层次的认知,会让一个人脱颖而出!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比如马云和任正非。

第四层级,不知道自己知道。其实这一类人非常难得,极为稀少,几乎接近于神,不是积极修炼就能达到的层次,就像高僧智玄和尚对丁元英所讲的那样“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这类人知识极其丰富而且非常谦逊,又充满了敬畏,无欲无求,超然洒脱,自由自在,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这其实是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无知胜有知的境界。这个层次的认知会让一个人有大成就,而且这种通透的智者通常表现出来很普通,大智若愚,却能流传千古。比如庄子、苏格拉底。

我感觉丁元英超越了第三层级,努力接近于第四层级,但未成功。他似乎完全超越了人的思维层次,可以是魔,是鬼,也可认为是神。他熟悉规则,通晓人性,像是从三维看二维世界,从四维看三维世界一样,透透彻彻,明明白白。

从物质方面,他解决了自己的财务自由,拥有德国永久居留权。私募基金一把,丁元英就可以分到500多万马克,按照1995年的汇率,相当于3000多万人民币。而当时中国普通职工的年收入大约在5000元左右。

在精神方面,他看透了人间冷暖,看透了商业运行规则,深谙俗世之道!这么高智商却愿在古城这个地方隐居,几乎等是一个“世外高人”。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显示他有绝情、精明、利己的一面。他缺少一些人文的温度,他常常口出禅机神语,尽管这样,他的大脑替代不了儒释道,他又不能融入世俗,他只是一个行走在糊涂边缘的明白人,又是一个深居简出逃避红尘的可怜人,还是一个喝茶论道的生意人,以及一个格局广大的慷慨人。人尽取之于他,他从未有求于人,有的只是送去利益用来交换他需要的东西。

成功的逻辑是将手中的资源整合起来,然后应用到你想完成的事情上。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半人半神的丁元英、高境界的韩楚风以及捉摸不透的冯世杰。这种不同性格的背后,也是不同的生活模式,我们都能从中学到 “处世智慧”。

最后用书中的一首诗,作为结尾。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8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戴林萍我本不想写它,因为我们农村到处都能见到它。大河小河边,沟沟塘塘边,甚至灌溉渠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每天我从二案到石庄,能走小路绝不走大路。因为我讨厌大路的喧嚣,喜欢小路上不经意闪现的美景。所以我是朝也看它,暮也看它,朝朝暮暮都看...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陈曦霞这年代,有两个地方不能有家人:没有家人在医院,没有家人在监狱。道理不言而喻,但是2019年3月,我们进了医院,确切地说,是我爱人住进了医院——他发生了一起不应该的工伤事故,在拍片检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肾脏里...

小城春早

小城春早

小城春早陈燕周末,去南门桥菜市场。去市场买菜,是近两年新增的爱好。有段时间依赖天猫超市和飞牛网,尽享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的便捷的同时,也承受了每每打开袋子时抽中“谢谢惠顾”般沮丧的心情。蔫头耷脑的叶菜和莫名颜色的肉类,让人怀疑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看戏

看戏

看  戏陈彦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

80高堂爱上《悦读如皋》郭继锋写点闲散文字,记下眼中所看的、心中所想的、日常所做的,这是我的爱好。我的父母常成为我文字中大小不等的一些角色,读文字给父母听,让他们知道被我写进了文章,这又是我的一个喜好。十年前,5月份,农村做秧亩的季节,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