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再见石中——田红飞

季健3年前 (2022-11-28)散文随笔3593

再见石中

田红飞


回得去的母校,回不去的青春,匆匆又匆匆,一天又一天,像一阵又一阵的风,吹落了日子里的一些树叶,时间在不经意间,走到了十年后的冬天,故地重游,物似人非,我已不再是十年前的那个少年。

最美不过少年时,不是少年美,而是回忆美。今天再一次回到母校,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曾经所在班级的教室门口,心中感慨:教学楼还是那个教学楼,教室还是那个教室,空调还是那个空调,桌子还是那个桌子,椅子还是那个椅子。我好想好想推门走进去,还是和以前一样,习惯性地坐在自己原来喜欢坐的地方,静静地待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听一天课。不为高考,不为考试,而是认认真真听老师们都说了些什么,看同学们都做了些什么可惜,自己的十岁过得太匆忙,等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的日子早已经结束了;可惜,我这一次回母校,已不再是学生,也没有办法再次坐到曾经熟悉的教室里,认认真真地听课学习了。就算我可以再次坐到那熟悉的教室里,可曾经教室里,一起坐着的那些熟悉的同学,早已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年少的自己,曾经以为,有些人见不到只是一时,还有下次。可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我慢慢的意识到,有些人一分开也许就是一辈子,我们常常不知道,哪一次的分别就是最后一次的相见。

走在熟悉的校园,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石中气息,宿舍楼、教学楼、食堂,处处都有我曾经的身影。曾经走过无数遍的“凤凰桥”,是连接教学区和操场的必经之路,曾经都是匆匆的走过,没有长时间的停留。如今,再次站在凤凰桥上,思绪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一幕一幕过去生活的画面,仿佛重新在眼前回放。夜空的星,晨曦的光,门口的路,屋后的田,空中的云,熟悉的脸,熄灭的灯,残留的影,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秋天的月,冬天的雪,春天的风,夏天的雨,一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风儿轻轻地吹,叶子轻轻地摇,三年的时光如流水一,倒映在微微荡起涟漪的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三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旧日熟悉的面孔还有黑板上那写了又擦、擦了又写的板书,空气中恒久漂浮着的粉笔屑,听了一遍又一遍,那不知疲倦亲切又熟悉的铃声,以及独自一人在学校操场狂奔的身影,这些都变成了故事,温暖了记忆。

在跨出大门的一瞬间,我又回头看了一眼,蓦然发现我背后一栋一栋的教学楼,忽然高大起来,校门口“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九个大字格外凝重,也似乎有了生命。我心里想着:石中,我再好好的看你。我挥挥手,在内心深处大声喊道:再见,石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51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多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菜花惊艳的下午,我们在文字里相遇。 依然清晰地记得,办公室里一群同事最初读你论你的情形,那么欣喜而激动。一整个下午,你成为我们所有语文老师议论的话题。我们开玩笑地说,你就是那个蹲在地上执着捻着花生的女人,捻起了幸福的点...

如皋水土

如皋水土

如皋水土渔樵耕夫   谢通如皋的土壤是富硒的。如皋的土地是美丽富饶的。在如皋这片热土上,孕育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这,自有历史学家、地方志专家、骚人墨客、传媒高手挥毫记载,我只能用我的一支秃笔,写下...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渔樵耕夫   谢通旅游专列十八个车厢,满载着上千人的旅游大军。火车从江苏常州出发,拉开东北五省游的序幕,跨长江,过黄河,闯关东,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去撒欢,到中俄蒙边境去遛弯儿、、、、、、东北壮行钢铁洪流机声隆,旅游...

看戏

看戏

看  戏陈彦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

​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

​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

【谨以此文献给看似普通其实并不平凡的所有女性】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渔樵耕夫   谢 通 去年浙江旅行,走了一个大环线,从湖州到杭州,到台州,到温州,到宁波,到绍兴,再到杭州,最后到千岛湖,名山秀水,历历...

校  魂

校 魂

校  魂郝 然一九九一年春天,年轻的我调任周村小学校长。周村小学总共二百多名学生,教职工连我算上不到十人。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了点,教学人手少了点,可是我很满足,精神饱满,工作起来丝毫不觉得累。顾名思义,周村小学就位于周村,座落在村子...